53.不舍(1 / 1)

加入书签

赵源走后,漪宁很快将那本书的事抛诸脑后,又寻了本书来看。

此时外面太阳已经升起,明媚的阳光洒落在这阅朗轩内,落下暖融融的光芒来。漪宁捧了书去外面翠竹旁的石桌前趴着,十分认真地看起来。

经过方才的一场变故,邵恪之才吃了一半的早膳也没了什么胃口。郡主还在,他这个主人自然不好躲着,便也寻了书册陪她一起看。

漪宁但凡认真看起书来,素来很是安静,全程单手托腮坐在那儿,周遭静悄悄的,只偶尔传来翻书的哗啦声。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漪宁看得脖子泛酸,抬起小粉拳在肩膀处捶了两下,张嘴打了个哈欠,又抬手揉了揉微微酸涩的眼睛。

见她把书搁下,邵恪之抬眸看她:“要喝点茶醒醒脑吗?”

“我不渴。”她摇摇头,却又突然笑眯眯,双手托腮想着他,“不过如果有琼花软糖糕,我不介意的。”她都来这里待大半天了,一口都没吃饭呢。

“郡主年幼,甜品吃多了恐对牙口不好。今日乳娘并未做点心。”他声音温和,说话的语气却是不容置喙的。

看他这态度,漪宁心知自己今日怕是吃不到自己钟爱的琼花软糖糕了,一时有些蔫蔫儿的。但人家不给,她到底是不好意思强要的,只得继续埋头看书。

但这会子却不比方才看书时那般用心了,时不时便被琼花软糖糕勾了魂儿,做什么都漫不经心的。

这时,邵稀突然跑了来,看到漪宁高兴坏了:“郡主,你怎么在这儿?”

她今日穿了件海棠红绣着木槿花图案的掐腰襦裙,外罩鹅黄色小坎肩,纤细的腰肢不赢一握,左侧垂挂一只桃粉色的小香囊。邵稀本就生得好看,又素来偏爱这般鲜艳亮丽的颜色,每每都是活力四射的样子,让人瞧了心上欢喜。

看见她漪宁也高兴,拉住她的手,让她在自己旁边坐下:“我觉得无聊,便来邵哥哥这里找书看。”说完,又揶揄着道,“你要不要坐下来陪我一起看看书?”

邵稀脸色登时变了变,勉强笑着一副讨饶的架势:“郡主你快饶了我吧,与其看那无甚趣味的东西,还不如咱们来吃点心呢。”

她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块包的鼓囊囊的小帕子,献宝似的拆开来:“方才来阅朗轩的路上我瞧见二哥的乳娘了,看她手里端着点心,我就打劫了几块儿。郡主你快瞧,这个叫琼花软糖糕,只有我二哥这里才有,别处可是吃不到的哦。”

说完又一副得来不易的架势:“你不知道,乳娘很少做这个点心的,我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吃上一次。”

眼看着邵稀居然带了自己最爱的点心来,漪宁眼前一亮,下意识舔了舔舌头,笑眯眯看向邵恪之:“邵哥哥,你方才不是说乳娘今日没做这点心吗?原来是哄我的。”

“咦?郡主也吃过这点心?”邵稀诧异地看着漪宁。

漪宁倒也不瞒她,如实道:“以前邵哥哥在宫里给三皇子做伴读,给我吃过的。”

邵稀闻此也是了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想起来了,怪不得以前二哥入宫时会用荷包装了琼花软糖糕带着,我以为是他自己吃,原来是给郡主的呢。郡主和我二哥关系真好。”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又兴高采烈的吃起了琼花软糖糕。

邵恪之看着那俩围着糕点边吃边聊得欢快,恨不得把脑袋都钻进去的丫头,无奈摇摇头:“你们俩少吃些,当心坏了牙口。”说罢,自己拿着书回屋去了。

他走了,邵稀便同漪宁肆无忌惮地吃起来。

姐妹两个一人一块儿分完了点心,差不多已经快到午膳时间了。漪宁每日里来阅朗轩的事太后是不知道的,此时便也不再久留,翻墙回了家。

临走前还不忘嘱咐邵稀,若是无聊了就到隔壁去找她玩儿。左右太后生辰之前,她都会住在这儿的。

邵稀闻此自然高兴,忙不迭地应下来。

午膳时,太后从包子铺带来了很多包子,其中就有漪宁喜欢的蟹肉包。配着玉嬷嬷烧制的可口饭菜,漪宁心情大好,竟也用了很多。

看她胃口好,太后自然是高兴,膳后饮了口玉嬷嬷奉上的消食茶水,问她:“阿宁最近在家做什么?”

漪宁知道自己总往隔壁跑也瞒不了太久,索性便将事情跟太后说了。

太后听闻隔壁住着邵恪之也是意外:“这倒是巧了,咱们住了这许久竟不知那是长浚伯府。”

漪宁挽着太后的胳膊,娇滴滴道:“正是呢,奶奶不知,邵哥哥的书柜上摆了很多很多书呢,我这两日闲来无事便去他那里看书。”提到书的事,漪宁又想到了今日看到的那本画册,脸上一阵羞赧,抿着唇没再做声。

太后倒是没发现她的异样,听她这么说倒是放了心:“奶奶还怕你一人在家中会觉得闷,如今既然知晓你去他那儿看书,倒也是放心了。敬霆那孩子饱读诗书,又是你岑伯父钦点的状元郎,你跟着他多读读书也是好的。”

祖孙两人说了会儿话,太后觉得犯困,便回了房中午憩。漪宁懒洋洋打了个哈欠,也回了房里。

午憩醒来,太后已经带着玉嬷嬷出门了,佟迎在水井旁洗衣服,狄青则是在院子里练习拳脚。

狄青的武艺高强,伸手敏捷,只见他手执长剑,动作迅如闪电,挥舞之时让人瞧不清楚他的真实方位,似乎只有影子在闪动,如鬼魅一般。

漪宁愣愣看了一会儿,狄青似乎发现了她的注视,慌忙收了招式,对着漪宁行礼赔罪:“属下扰了郡主休息,请郡主降罪。”

漪宁笑着摆摆手:“无碍,我早就醒了。”说完又禁不住夸赞一句,“狄侍卫好身手。”

“郡主谬赞了。”狄青低垂着头,话语恭瑾,面上倒是一如继往的没什么表情。

漪宁突然发现这个侍卫生得倒也眉清目秀,虽不是邵恪之那种儒雅俊美,气质出众,却也是刚毅凌然,自有一股阳刚和浩然正气。

她不由得又想到了今日看到的那本书,以及赵源给自己的解释。

她摸了摸鼻子,小心翼翼上前两步,半捂着小嘴儿压低了声音道:“我问你件事。”

狄青眸中闪过困惑,却依旧恭恭敬敬的:“郡主请讲。”

“……就是,你不是习武之人吗,可曾修习过那种武功?”她话还没说怎么明白,脸蛋儿倒是粉扑扑了起来。

狄青却明显没听懂:“什么武功?”

“就是,就是……”漪宁默了一会儿,摸了摸鼻端,随即又摆了摆手,“算了,也没什么。”自己怎么也是读过诗书,明白礼节的,到底没好意思开口问人家这样的问题。

狄青被她搞得一头雾水,但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终究不好多问,倒也没再说什么。

——

自打漪宁知道了隔壁住的是邵恪之,她几乎每天都要摸着翻墙过去坐坐,当然,也少不得顺带讨些零嘴带回去。

日子突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便快到太后的生辰了。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跟随太后回宫,她心里还觉得有些不舍。

到了宫里规矩大,估计就很少再有如此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了。仔细想想竟还觉得有几分伤感,以至于最近漪宁往隔壁跑得愈加频繁了。

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了,她得好生珍惜。

这日,她用罢早膳,又如往常一样去往阅朗轩,但邵恪之早早去翰林院当值了,并不在,她只得又十分失望的翻墙回来。

这时,却见到太后回来了。她急忙迎上前:“奶奶不是刚出去吗,怎么如今又回来了?”

太后拉着她道:“姚闯同村的一个兄弟叫李达的,前些日子不是说要带着他娘来长安城里看病,还记得不?”

漪宁点头:“自然是记得到,奶奶不还说等咱们回了宫便让他们一家子人住在府上。”说到这儿,她顿了顿,“莫不是那李达一家子已经来了?”

太后点头:“正是呢,我方才去包子铺,姚闯家的说人可能今儿个就要到了。我听闻那李大娘身子不好,便回来让狄青赶了马车和姚闯一起去码头等着,到时候也免得他们一家子人生地不熟的到处奔波。”

漪宁知道,太后收了姚闯为干儿子,和他们一家子关系好,自然有什么事都能帮便帮,她也能理解太后的想法,便道:“如此也好,李大娘重病在身,坐马车也的确方便很多。”

“正是呢。”太后说着忙去吩咐狄青了。

狄青领了命驾着马车去同姚闯接李达一家子,太后则是又转而漪宁道:“既然他们住进来,咱们不如收拾了行囊回宫?这样也免得你不自在。”

漪宁闻此乖巧点头:“好的,我让佟迎去收拾东西。再过五日便是奶奶的寿诞了,其实咱们也早该回去了,如若再不回,只怕岑伯父和岑伯母都该着急了呢。”说着,她下意识望向隔壁开得正盛的桃花,心上突然升起一丝不舍。

她似乎总喜欢跟邵哥哥待在一起,也不知为什么。

如今骤然要走,还真是不太习惯。

不过再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左右两人在宫里也是能时常见面的。

何况,她出来这么久,再不回去岑伯父和岑伯母只怕也该担心了。

这般一想,她倒觉得也没什么了,便唤了佟迎吩咐:“你先去收拾行囊吧,提前收拾总是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