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道(1 / 1)

加入书签

半晌,卓小凉轻咳一声,问道:“师父,你怎么不说话?”

苏子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道:“我无话可说,实在是不知道对你说些什么好?甚至有些后悔收你做了徒弟!”

卓小凉闻言,连忙道:“师父你可千万不要把我逐出师门啊,可是弟子这三个愿望太难了些?”

苏子叹了一口气,笑道:“徒儿啊,男欢女爱,人之常情。少年暮色,亦可理解。但切记不可好高骛远。”

苏子顿了顿,又道:“况且这三人与你八字不符,没有缘分。”

卓小凉有些不死心地问道:“师父,师姑那么大嫁不出去,你就不愁吗?再说师妹,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吗?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

苏子不由得有些头大,你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刚进门就开始惦记师姑和师妹,真是有辱斯文啊!

苏子轻咳一声,道:“你师姑从小便不听我话。你师妹现在还小,才十二岁。”

卓小凉眼睛一亮,大笑道:“徒儿今年十八,再过五年,我二十三,师妹十七。再过十年,我二十八,师妹二十二。岂不是刚刚好?”

苏子心中千言万语浮过,最后汇成一个字,怒骂道:“滚。”

卓小凉赶紧为苏子倒了一杯酒,笑道:“师父喝点酒,别那么生气,气大伤身。况且徒儿也是为师父考虑,想想百年之后,师父师娘离开人世。我那师妹该有多伤心?有我这个师兄照顾一二,你和师母两人也放心了不是?”

“噗”

苏子闻言,气得喷出了一口酒,他指着卓小凉的鼻子,大声骂道:“你这孽徒,快给我滚,滚得越远越好。”

卓小凉看苏子生气,赶紧滚出房门,一边滚一边道:“师父,徒儿说的是心里话,你可要好好考虑考虑?”

……

……

苏子见卓小凉已经滚远了,笑骂道:“这小子还真是个好色之徒!也不知道以后会闹出多少大事,也不知道以后会给他收拾多少烂摊子。”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教君子骨髓枯。”

“贪恋美色可不是好事,将来被好友们议论起来,定会说我苏子不会教徒,一个酒鬼教出一个色鬼。”

“我得想个办法。”

……

……

第二日清早,卓小凉手提着一壶酒,站在苏子门前,敲不敢敲,进又不赶进。

他挠了挠头,实在是有些进退两难。

半晌,屋内传出苏子的声音:“进来!”

卓小凉将酒壶放在桌子上,嘿嘿一笑,道:“师父这是知味观的酒,徒儿特意给您买来的。”

苏子穿着一袭单衣,从床上坐起,将头发分开,露出一张温文尔雅的脸,他拿着一根绳子,在头上随手一扎,打了个哈欠,似是还有一些困意。

苏子伸手一招,将酒壶招到手里,打开后,猛地喝了一大口,笑道:“看在你小子这么有孝心的份上,为师便不记你扰清梦之过了。对了,昨天那些话就不必再说了,为师听得耳朵疼。”

卓小凉讪笑一声,道:“师父我昨天想了一宿,方才想到自己想学点什么!”

苏子笑了笑,道:“说来听听”

卓小凉拍了拍胸膛,笑道:“徒儿想学那种,学会了,就有无数美人喜欢的法门。”

苏子面不改色,心道:“果然你小子换汤不换药,还惦记着师姑和师妹。既然如此就别怪为师无情了!”

苏子摆出一副思考的模样,过了一会后,缓缓开口道:“却有这种法门,你当真要学?”

卓小凉喜上眉梢,如小鸡啄米般使劲点头。

苏子笑了笑,道:“你可知前唐时的玄奘法师?”

卓小凉连连点头,笑道:“当然知晓,听说他还有三个神通广大,本领非凡的妖怪徒弟,也不知是真是假。”

苏子笑道:“玄奘法师却有神通广大的三个徒弟,不仅如此,其本身修为亦是深不可测,身怀丈六金身,有神鬼莫测之能,西行之路,神挡杀神,妖挡除妖,魔挡伏魔。玄奘大法师从长安慈恩寺一路杀到了西天雷音寺。”

“如今这天下平静,妖魔不敢生祸,唐皇和玄奘两人当居功至伟。”

“这玄奘不仅修为厉害,更重要的是他的长相也是那般厉害。丰姿英伟,相貌轩昂,眉清目秀。就连为师,也甘拜下风。”

“玄奘之美,迷得人间女儿国国主投怀送抱,迷得天上仙女坠落凡尘,迷的妖精魔女改邪归正,弃恶扬善。”

卓小凉越听眼睛越亮,美滋滋地笑道:“师父,莫非你要传我的就是那玄奘法师的修行法门?”

苏子点点头,笑道:“不只是玄奘之法门,为师所传的法门乃是将儒释道三家之美男,合而为一所创之功法。释之玄奘,儒之潘安,道之卫阶。”

卓小凉一听,喜不自胜,这可都是天地间有名的美男子,他连忙问道:“师父,这功法叫什么名字?”

苏子心道:“这功法刚创出来,叫什么名字……”

苏子略微思索后,缓缓开口道:“《礼记•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法门我唤它为修身法,若你不满意改个其他名字也无所谓?”

卓小凉点点头,笑道:“师父,你这起名字还真一般,修身法也太难听了些!我看不如就叫它《二京法》如何?”

“从今以后,我卓小凉,便是这天下第一美男子。以我之名,方为大道。”

苏子以手挡面,强忍住笑意,道:“就依你所言,你且过来,我传你《二京法》。”

卓小凉连忙走到苏子面前,跪下俯身倾耳以请。

苏子慢慢低下头,靠近卓小凉的耳朵,传法道:“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

“盖人自先天埋藏,性命不固,若不得栽接之法,返还之道,焉能延年益寿,完成大道哉。有为者,欲还其所已去,返其所本有,此系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之道”

“……”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

“是故神清骨秀,气宇轩昂。”

“是故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是故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是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