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往未知(1 / 1)

加入书签

时光穿梭间,二年级末的假期某日,母亲找到在卧室里盘坐着看电视的王灵,通知他三年级要去闽都投靠独自务工的父亲,并在那找学校上学。

“父亲”的形象对于王灵来说已经有些模糊了,除了平时会通过手机和父亲讲两句话外,就只有他偶尔寄回家的明信片中附带的信息和家里的相册中能得到关于父亲的消息。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曾在他幼儿园期间还在和朋友合资一间不小的模具加工厂,在二十世纪末期每个月净收入能到几千元,当时家中吃喝不愁甚至还在老君山的山脚下买了一套两居室,王灵记得那个房子四季都有阳光,特别是在秋季的下午五点左右,温暖的阳光刚好透过窗户照在床上,那个时候他特别喜欢在太阳的照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

可惜父亲识人不明,那个合资的朋友签订一笔金额巨大的订单后,卷了定金携款跑路,至今未能捉拿归案,而父亲则卖了家里房子弥补债务,独自在外工作还债,王灵也随母亲回了娘家,毕竟他从小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和外公外婆比较亲。

现在说要去投奔父亲,王灵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和母亲确定了出发日期和具体情况。

夜里,王灵右手垫在头下虎口包住耳朵,左手拇指内包握拳,膝盖微曲,侧身安睡。

他的灵光迷蒙的循着接引向后山飘去。

当他“回神”时,已经是在熟悉的农家小院里了。

师父依旧躺在他平时躺的摇椅上晃晃悠悠。

王灵张了张嘴,似乎在考虑怎么开口,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倒是老道乐呵着,头也没抬,闭着眼睛笑着问:“怎么了,小小年纪有心事?”

“嗯…师父,过两天就要和我妈去闽都上学了,后边可能很久不回来。”

老道收敛了笑意,摇椅也随着平静下来。

王灵坐在小桌子边,低着头沉默。

“唉。”老道叹了口气,“今天不修功课了,师父给你讲个故事。”

王灵坐直了身子,表示自己准备好了。

“我出生在战国时代,当时还是诸侯争霸,各处硝烟四起…”

老道士躺在摇椅里望着天空,眼神中带着追忆。

“我的师父把我捡回山的时候,我才很小,师父常年各处行走行医,救治百姓,那个时候是师兄一点一点把我拉扯大。”

“师兄一直笑嘻嘻的,他说师父不在山上我俩乐的自由。也没人强逼着念早午晚课。”

“后来师父死了,师兄就再也不笑了。”

“往日最爱去林子里掏鸟蛋也不再去,就成日坐在云窟边上打坐修行。”

“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师兄的魂已经散了。”

“当时送师父登天时,师兄一句话都没说,可是师兄其实才是师父从小带大的,和师父最亲了。”

说着说着,老道士沉默了。

“后来师兄也死了。”

“所有东西都传给了我。”

老道站起身,“跟我来,记住这一路怎么走,别忘了。”

随着老道的动作,周围景象不断变换,最终变成了王灵熟悉的老宅样子。

他随着老道士从老宅一路向山里走去,不时左右看看借此确定方位,大约走了有半个小时,随着走过一道微微发亮的光幕之后,最终进入了一间石室。

内部空间不大,几个素色的檀木大箱子就占了大部分空间,箱子边上一块隆起的石板可以看出是用作床榻,而石床上躺着一个人,外表和老道士一模一样。

“师父…那个人…”王灵有些疑惑也有些害怕,跟在老道身后拉了拉他的袖子。

老道士严肃的回头看着他。

“今天上最后一课。”

说着他打开了各个木箱,露出里面的竹简。

“把这两篇看完。”

“…是。”反正也不过是看书,在哪看书都一样,王灵渐渐找回了一些熟悉感。

《苍生玄术》六册

《黄帝内经》十八册

王灵把所有竹简都取了出来,发现在这两篇之外箱底还放了一本《巫觋符篆书汇编》,是少有的纸制书。

两篇看起来册子多,但其实字数都不算多,因为竹简记不了多少东西,虽然都是文言文导致他的阅读磕磕绊绊,大致意思还是了解了。这有赖于老道平时的教导——他平时在老道那学的看的基本上都是《道藏》《道德经》《太上感应篇》一类的,一开始老道还会逐字逐句告诉他,等到他熟练之后就自己独立阅读了,除了某些生僻字不会翻译外他已经基本学会了文言文的大意。

等到他示意老道已经看完了之后,老道走过来拿起《苍生玄术》看着他说。

“我道名为苍生道,祖宗原本修持黄帝所传《黄帝玄术》,见苍生苦而了悟玄术要义,自创《苍生玄术》,这就是苍生道的由来。”

说着他放下了《苍生玄术》,拿起《黄帝内经》

“我们苍生一脉,人人为庇护苍生庇护百姓而行走,所以这本《黄帝内经》里的医术也要学会,必须学精,医术不精严禁救人。苍生一脉行走世间不留名,只有百姓感念我们救治,称我们一声[术士],后来得了道祖传道,统合天下杂乱之法,自此后便都以道自居。当然,我是本脉最后一个道士。”

说着他自嘲的笑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石床上的自己。“因为我还没收徒就死了。”

“死…死了?师父这…”王灵听着感觉不对。他本就对石床上的另一个“师父”十分在意,只是师父不说,他也不好问,如今突然得知师父已经死了他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记着,灵儿,人都是会死的,哪怕修炼至高处,也不过多活几年罢了。”老道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头。“苍生道的人死于救苍生,是得了善终的。”

说着他笑了笑,“幸好我遇见了你,传下道统,否则真不知如何去面见各位祖师。”

“一直到离开前,就修行《玄术》的法门,辅以《太上》开悟明智。如果你能在离开前入门,师父送你一个大礼。”

“是,师父。”

于是王灵趁着假期日夜修行,终于了悟得气。

他在天井下睁开眼,感觉眼前变得不同,万物生灵都染上了一层奇特的色彩。

门前探头的歪脖梨树发着翠绿色的光,而更远处,山上青绿一片,连绵不绝。

他起身出门,门前各处晃荡的鸡鸭也有亮光,那是闪烁的微弱流光,一身内外各处不同,分别以五行对应五脏,最终融成一道五彩的光溢出体外。

然后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象征五脏的光华在体内闪烁。

夜里,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师父,老道笑了笑。问道:“灵儿觉得苍生是什么?”

王灵想了想, “人?”

老道士笑着摇了摇头,“花鸟树木,鱼虫蚊蝇,飞禽走兽,所有自然,都是苍生。按照那群格物派的说法,苍生道格的是天下苍生。”

“万物有灵,这个灵就是灵气,灵气又主分五行,颜色不同红色为火蓝色为水,植物多为青木,带有少许水,以此类推。万物身体终将老去,你所看到的向外散发的气就是他们自身所失去的灵气,也就是生机。”

听到这,王灵才注意到师父身上的光是通体的灰,灰到发黑。

老道士笑了下,“注意到了?刚刚说的都是生灵,生灵精彩,死灵就只剩灰白了。”

“来,坐过来。”老道士招呼着王灵坐到石床边上,“修持玄术。”

王灵闻言过去盘腿坐下,双手掐印开始修行,意识慢慢沉进丹田。

在他身后,老道士也盘坐下来,一手拍向王灵的后脑。

王灵修行中只觉后脑一暖,笼罩神泉的灰雾如冰雪消戎。体内气机流转逐渐加快,慢慢竟如同奔流汇海一般,随着流转不断壮大。

突然,神泉彻底光明,而气机也壮如河流,最终归于丹田处,凝炼成一颗旋转着的金色小球。

王灵慢慢睁开眼睛,想要找师父询问原因,然后感受到脑后的手摸向了自己的头。

“师父,我…”他转过头去,却发现老道的身影在慢慢消散。“师父!师父你怎么了!”

“灵儿别怕,师父去找师公和师伯去了。”老道揉着他的头,“我这一生无愧于心,唯有传承成我执念,徘徊不得去,如今有你传承,我心愿已了。”

“虽然想留你在身边亲自调教,但总有一别,不如早些把东西传给你,我也早日解脱。”

“你的家教不错,从你娘家人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对你教导极好,以后有他们教训,你当不会成为恶人。”

“切记!不可恃强凌弱!不可危害众生!”

他的身影越发虚幻,收回手指了指石床上的自己,

“腰间有块玉牌,是苍生道主令,没什么用,但是还有些老家伙的传承会在意这种东西,以后你随身带着。”

“最后,师父很高兴能收你为徒。”说着他做了个道稽。“照顾好自己。”

“师父…师父…师父…”王灵哭着,喃喃念着,身边的母亲摇了摇他的身子把他推醒。

“怎么了儿子?做噩梦了吗?”母亲问到。

王灵睁开眼快速四处打量了一下,哭着把师父的事告诉了母亲。

母亲以为他只是做了个很真实的梦,于是安慰他说:“现在还早,等天亮了妈妈和你一起去找找你那位师父,如果真的找到了,我们一起把他下葬了再走。”

“嗯!”

第二天,听说了这件事的外公也带着锄头一起上了山,半个小时后,王灵指出一个背着光的山洞,率先跑了进去。

母亲和外公在洞口面面相觑,然后相继也往里走,还没进到石室就听见王灵大哭,进去后看到王灵跪在一张石床边哭着,拉着床上道士的手低声说着什么。

外公看了看边上的大箱子,低声和母亲说了句回去推三轮车来就离开了,母亲走到王灵边上蹲下,手放在他的背上不断抚摸。

等到外公推着三轮车带着外婆回来,就看到母亲抱着王灵。

“哭累了。”她低声说了句。

之后他们把箱子和尸身搬回家,在王灵陪同下盖棺入了葬,王灵亲自在灵前跪了三天,期间只喝了些水,直到彻底虚脱晕过去。

清晨村口,王灵背着他的小书包,装着他这两年拿的奖状,文具,族谱和那本《符篆汇编》,以及一块刻了个古体苍字的玉牌。隔着晨雾望着安知山头,师父就葬在山里,在他的山洞边上。

城乡巴士哐啷哐啷的开过来,母亲催他上车。

他深做了个道稽。

“师父,弟子告辞。”

转身上车,巴士哐啷哐啷向前开去,驶进那片迷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