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它叫“C”(4k)
打小就清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它叫“C”(4k),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打小就清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紧张准备,随着一声令下,试车台上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一道火光亮起,烟雾升腾,发出持续的“轰轰轰轰”的声音。 很快,火焰熄灭,整个过程也就20秒不到。 导研院、碳研所,还有其他厂、所、院多人齐心协力,就是为了这短短的一小段时间,什么叫短?这才叫短嘛。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提供了591发动机壳体材料的第三轧钢厂。 至于高振东,不用说,那是真的帮了大忙。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烧完了,然而实验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就是测量新的喉衬在发动机工作后,各方面情况的时候了。 试验一组不算完,整个试验过程一共进行了5组,以全面掌握情况,避免只搞一次带来的偶然性。 这种试验,如果只做一次的话,那运气太好的后果往往远比运气差严重得多。 全部流程下来,试验人员开始归拢分析数据。 从直接表征上来说,喉衬需要检验的数据项并不多,分析起来很快,其他的可以放在后面去检验分析。 曾工拿到数据一看,点点头:“嗯,老段他们这次干得不错。” 语气看似平静,可微微颤抖的手还是把他现在的心情给出卖了。 转过头,他向型号总师汇报道:“数据很好,x兆帕压力下,烧蚀率比原来用的材料降低了60左右,只有毫米秒,多次试验的数据波动也符合要求,这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总师问道:“强度够不够?” 看过碳研院测试数据的曾工,记性很好,随口就报了出来:“轴向剪切强度达到了xxx兆帕,而且抗热震性能很好。” 总师大喊一声好:“本来以为,我们拿着一颗未爆弹搞仿制,也就是练练手,最终可能还是要靠北边。没想到这跌跌撞撞的,好像前景越来越明朗了。” 曾工笑道:“是啊,红外探测解决了,发动机也基本上解决了,其他的技术,我们多少有点底子,好像我们真的能把它搞出来了。”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哪怕是有了北边的k-13做原型仿制,后来仿制定型的雷电-2导弹最大问题还是集中在几个方面。 红外探测器灵敏度不足,导引头探测距离短,对太阳、天空背景抗干扰能力低,引信早炸,导弹平均速度低,低空发射射程短。 其中前几项,都主要是红外导引头问题,最后两项主要是发动机问题,因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雷电-2乙改进型导弹,其气动外形并没有太大改变,主要改进还是在发动机上。 现在红外导引头直接用上了第二代的致冷红外导引头技术,加上发动机壳体、喉衬使用了先进材料带来的改变,使发动机可以工作在更苛刻条件下。 虽然推进剂还是不如20多年后的雷电-2乙,但是毫无疑问,总体来说,发动机性能是比霹雳-2乃至k-13都要优秀太多了。 剩下一个引信早炸问题,对导弹定型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没准没有了太多其他问题困扰的他们,能把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也未可知。 老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更多是没条件,而不是没脑子。 总师和曾工交流了一会,突然想起个事情来,向着过来观摩试验的陆工道:“老陆,我们聘请高振东同志做顾问的聘任书送过去了么?你还别说,最近这几个事情,还真多亏他。” 陆工摇摇头:“还没有,前段时间他都没在单位搞材料和工艺,被运算所请过去搞计算机去了。听说回来了,他主持的那个科研项目管理的培训不是要开课了嘛。那谁,连伟,回头你给他送过去一下。” 听见陆工嘴里高振东这些五花八门还各不搭界的工作,再想想自己院,想想碳研院,总师不由得摇摇头,啧了一声,语含佩服。 而此时的高振东,正在看着一个托人送来的大包裹发呆,自己在那边的战友也没说过要给自己带东西啊。 这是碳研院的段工,趁给导研院送东西的时候,顺便一起给高振东带来的。 不过他的鼻子很灵,闻到一股腌肉的味道,再加上包裹上简单的写了一个“段”字儿,这让他想起了东北碳研院那位很豪爽又很细腻的段工。 估计是他发来的,这种风格,像是他的。 没有太多迟疑,高振东打开了包裹。 里面有一封信,打开一看,果然没猜错,是段工写的。 信里,段工代表单位,表达了对高振东的感谢,同时还表示一点山货,不成谢意。 另外,信里还说了一件事,鉴于高振东在石墨喉衬材料研究上的大力支持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日后还可能叨扰高振东同志。 他们单位特聘高振东同志为技术顾问,就一个头衔儿,没别的好处,希望高振东同志不要介意。 高振东倒是挺高兴,有钱没钱,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但是有个头衔,有时候没准还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兴冲冲的拆开包裹,里面果然是腌制或者风干的山货,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洞里眠的,树上长的,水里游的,还挺全乎。 看着这一堆东西,高振东还有点儿激动,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一堆东西放在他前世,够踩一辈子缝纫机的。 这些东西,他系统里是真提不出来,否则那几个店估计早就关张了。 这回要麻烦傻柱了,一想到这个,高振东差点口水都流出来了。 不过左右也吃不完,分点儿给师父,分点儿给王德柱,和傻柱一起先吃点儿,剩下的等娄晓娥过来的时候,两个人自己弄,完美。 顾问的聘任书,被油纸包得很好,一起放在包裹里,高振东拿出来往鼻子面前一放,嗯,腌肉味儿! 而远在东北的段工像是有所感应,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一点啥,想了半天,突然一拍脑袋:“坏了,老曾他们的狍子腿!得赶紧弄去!” 而这边,临下班,高振东跑去老陈办公室,把东西给他留下,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困难,这些东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然后剩下的悄悄收到存储库里,把一条狍子腿,一条大马哈鱼,一只飞龙鸟,还有些干货,夹着两罐奶粉层层包好,外面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放到自行车上,骑车直奔王德柱家而去。 王德柱在家,万月芹快临盆了,没有上课,王德柱是一下班就赶紧回家,所里也知道他家情况,这段时间也尽量减轻他这位副所长的工作。 看见高振东,小梅“哒哒哒”的就冲上来了,高振东左手包裹,右手小梅,走进王德柱屋里。 王德柱正在忙着做饭,看见高振东进来,对着椅子支了支下巴,算是打过招呼了。 高振东把小梅放下,关上王德柱家的门,招呼王德柱:“大老王,快过来看看,我带什么来了。” 王德柱放下活计,走了过来,走过来就看见高振东正在打开包裹。 还没全打开,王德柱就闻出味儿来了。 “老排长,肉?” 高振东点点头:“东北的朋友送来的,分你点儿。” 王德柱笑得很开心,这个时候,已经有钱也难买到肉了,老婆马上临盆,正想着去哪儿整点呢,高振东这就送来了。 包裹打开,看着里面一堆东西,王德柱重重的拍了高振东两下:“老排长,啥也不说了,谢谢。” 说完,就要割些狍子肉下来,准备弄出来和高振东一起吃。 高振东摆手制止了他:“不用不用,留着给嫂子。现在弄的啥我吃啥,反正这顿饭我是一定要蹭的。” 明白他的意思,王德柱也不矫情,这一堆东西,能完全解决万月芹临盆前后的营养问题了。 肉+奶粉,就算没奶,也不怕饿着老二。 倒是小梅,给她割了一小条狍子肉,穿铁钎子上烤着吃,烟灰擦了半张脸,可开心了。 万月芹笑嘻嘻的看着这两人,没说太多话,不过眼里神情,很是恬静。 吃完饭,分开的时候,高振东悄悄的对王德柱道:“这些东西我还能搞得到,你这边有需要,随时给我说,我外地的路子多。” 说完,轻轻捏了下小梅的脸,骑车跑了。 王德柱在后面喊:“老排长,喜欢小孩赶紧结婚自己生啊。” “快了快了” 听见高振东的话远远传来,王德柱一脸高兴,这下,自己的小棉袄不会飞了。 第二天,是项目管理体系第一天培训,高振东看着运算所厉所长和池总工,一脸错愕。 这还在早上,不是说请你们下午来么?你现在来了,我也招呼不了你们啊。 也许是明白高振东心里的疑问,厉所长拿出一本《项目管理体系》,笑道:“不用奇怪,我也是来参加培训的,正好。” 高振东恍然大悟,笑道:“啊,对对对,看我这记性,那我暂时先不管你们了。” 转过头,林连伟站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个文件袋:“老高,来来来,这是我们院聘请你当顾问的聘任书,牛啊你,不在我们单位,我们单位却有你的传说。” 高振东有点哭笑不得,你们是商量好的是吧。 他还真不知道,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导研院曾工和碳研院的段工两人商量了,然后上报院里执行的。 左右这不是什么坏事儿,高振东接了过来。 随着时间到了9点,培训正式开始。 到了中午,高振东请运算所的人吃了顿饭,吃完饭,反正他们也来了,那就中午就把c语言的事情解决掉。 这样正好让他们没借口躲掉下午的小测验,高振东有些腹黑的想着。 带着几人换好鞋子,进了机房。 运算所的人眼看着高振东的循环值守环境里,多了一个名字非常简单的程序选项“c”。 这个选项,在高振东提供给运算所的程序里,是没有的。 c?这是什么东西,一群人有些奇怪的想道。 不过当高振东选择运行c,并开始在里面编写代码的时候,他们有些明白了。 厉所长和池总工对视一眼,轻轻问道:“algol60?fortran?” 作为国内计算机方面的顶级大牛,他们对这两个东西还是明白的。 他们正想组织人手,在djs-59里面,实现fortran语言,这门诞生于ib的语言,适合用于数值运算,这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这很重要。 不过接下来,不用高振东回答,他们也知道自己猜错了。 高振东输入的东西,和这两个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两人能看出来,这应该是一门计算机语言。 新的计算机语言?!! 两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看的是什么东西。 冷静,冷静,计算机语言又怎么样,也许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功能有限的东西呢。 看起来,相比前两者,这个语言的自由度非常大。 因为高振东并不在乎自己输入了几个空格。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语言的自由度难道是由几个空格决定的?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佐证。 诞生于早期的计算机语言,对于格式有很严格的要求,原因嘛,其实是那时候的整个计算机体系的问题,导致没有办法或者说没有太多的能力处理灵活的格式。 怎么办?那就苦一苦程序员吧。 给我严格的按照格式写! 但是高振东这个,似乎不是这样,他对格式的处理,很随意。 两人还在想,高振东已经快速的输入完成了三行代码。 看起来,有点像高振东那个经典的“nihao,shijie!”的另一种实现。 的确,随着高振东执行了几个操作,这句经典不出所料,出现在了屏幕上。 三行就能解决问题? 两人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东西了,这是一门类似fortran的语言,它使人可以完全不关心计算机底层的东西,抛开寄存器,抛开中断,抛开堆栈,抛开内存地址 尽情的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一切! 池总工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高主任,你做了一门计算机语言?像fortran那样的?” 高振东点点头:“是,也不是,它叫‘c’,我们在国际上英语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那个‘c’。” 今日1万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