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心境蜕变(1 / 1)

加入书签

看着钱峥嵘的样子,陈世里不由得有些心疼了起来。

自己父亲以前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也在实验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后和母亲一起回家做饭,然后就是照顾自己这个刚刚出生的小淘气。

爷爷陈悟道说自己小的时候真的很是愁人,白天一睡就是一天,晚上却精神头十足,不是哭就是闹,根本就拿自己没辙。

要是自己的父亲还在世的话,应该比钱峥嵘小几岁的样子,但肯定不会像钱峥嵘这样的邋遢,毕竟从那张照片上看,父亲还是一个很帅的小伙。

“老钱,阿姨她身体还好吧?”陈世里一直不愿意问这个问题,植物人能苏醒的概率真的很低,那些几年甚至十几年苏醒过来的人都是凤毛麟角的奇迹。

想到如今钱峥嵘和钱伟的矛盾,陈世里想再说和一下试试,有些时候人活着比什么都好,总比最后看不到了再悔恨当初又有什么用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那些大道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家庭,至少可以给每个家庭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

钱峥嵘收起了笑容,把弄着手里的白酒,并未看陈世里。

“你阿姨她挺好的,你放心吧。”钱峥嵘虽然嘴里说“挺好的”,其实钱峥嵘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医生也说了,能保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不错了,只要用心照顾,就没什么大问题,但何时能醒过来也不好说,在临床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规律可言。

钱峥嵘要出来赚钱,家里的房子也早就卖了,妻子在医院里,自己晚上就住在书店里,天大地大,只要妻子还活着,以后不管去哪里,家都会还在。

“老钱,有些话我知道我来说有些不合适,但你现在的样子,真的不是我想看到的样子。”陈世里是打心里关心钱峥嵘。

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钱峥嵘的为人陈世里很清楚。

钱峥嵘从小就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自己身为老师,自然是想儿子以后也能当老师,但事情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儿子钱伟从小就不爱好学习,每天不是捣蛋就是打架,小学毕业后就已经跟不上同龄孩子的学习进度了,初中没上一年就辍学了。

老师课上讲的数理化就像是天书,英语更是听着就头痛,唯有语文还好些,但写作文的话也是一个大难题,十字后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

钱伟坐在后排,每天和其他一些学习差的人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渐渐地一点上学的心思也没有了。

三天两头旷课逃学,后来被钱峥嵘知道了自然是一顿暴揍,打得钱伟两天都没有下床。

正处于叛逆期的钱伟自然是记恨起了父亲,越是不让做什么钱伟就越做什么,很快就和学校周围的一些无业人员混到了一起。

钱伟为了不被父亲打,从家里拿了一些钱就逃出去住了,钱峥嵘被气得不轻,最后也不管钱伟了。

钱伟的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在家刺十字绣赚点零花钱,家里的收入主要靠钱峥嵘一个人。

钱峥嵘为人耿直,在学校也不会巴结领导和同事,当了这么多年的优秀教师,房子没分到,至于评职称涨薪水等等自然也没有钱峥嵘什么事情。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钱伟因为闹事被判了刑,身为教师的钱峥嵘自然是没法在学校任课了,自己儿子因打架斗殴吃了牢饭,被家长们多次投诉,钱峥嵘不得不从一线被调到了后勤。

后勤每天就是打扫卫生收拾垃圾等各种杂活累活,并且工资待遇也是一落千丈,好在教师的资格保住了,再熬几年退休就好了,钱峥嵘一直在这样安慰自己。

几年后儿子钱伟出来了,可钱伟并没有回家,每天依旧是和那些人胡吃海喝。

因为是替老大顶的包,出来后也做了小头头,再加上钱伟很有脑子,很快就混得风生水起。

钱峥嵘找过钱伟几次,每次钱伟都是冷言冷语地说自己在做正事,等以后不忙了就回家。

直到有一天一群人冲进了家里,把家里的东西砸得稀碎,钱伟的母亲一时着急上前阻拦,结果就被误伤昏迷成了植物人。

钱峥嵘得知后急忙赶到了医院,可一切已成定局,当时钱峥嵘就瘫软在了地上。

钱伟一条胳膊裹着绷带,脸上也都是伤地来了医院,另一手的拳头已经攥得发白了。

钱峥嵘这次没有打钱伟,而是当着钱伟众多小弟的面表示从此断绝父子关系。





跪在地上朝着父母磕了几个头,钱伟忍着没有流泪起身带着小弟走了。

后来听说闯入钱伟家里的那几个人都出了意外,下半生都离不开轮椅了。

钱峥嵘知道陈世里要说什么,还没等陈世里开口,钱峥嵘便把以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出这些话后,钱峥嵘突然觉得心里舒服了很多,这些事情就像是一块石头一般,一直压着钱峥嵘喘不过气来。

学校对钱峥嵘特殊照顾了起来,又是分房又是加薪的,钱峥嵘开始以为是自己的努力被学校认可了。

直到一次在水房打水的时候,无意间听到几个女老师在窃窃私语,原来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钱伟的施压,校领导不得不特殊照顾。

钱峥嵘知道后找到了校长,从校长那犹犹豫豫的口吻中钱峥嵘已经确认了那些话的真假,于是表示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给自己直接办理内退就行。

校长哪敢得罪钱伟,房子已经去申请了,要不要到时候也不管自己的事情,看着钱峥嵘要内退也是好事,早点送走这尊大佛也省得日后有更大的麻烦。

退休后的钱峥嵘虽然退休金不少,但和妻子在医院每天的花销更大。

就像是上学时学的一道数学题一样,一个水池,上方有个水龙头进水,下方有个排水管出水,排水比进水多,问多久这个水池能排空。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道道真实的考题,谁会想到每天赚钱还有不够花的时候。

“时间也差不多了,走吧,去吃羊蝎子吧,附近新开了一家,听说挺地道的。”钱峥嵘也没去过,现在的钱峥嵘几乎是三天两头只吃馒头夹咸菜。

儿子钱伟现在虽然有钱有势,但却从来没有资助过钱峥嵘,也就张黑子来了这边后其他人才会三天两头来找钱峥嵘喝两杯,钱峥嵘也知道他们的意图,自然是没有去。

此时饭馆的人不是很多,现在才十点多点,还不到饭点,服务员也是懒洋洋地从柜台里走出来,把菜单放在桌子上。

“要两份大的羊蝎子,麻辣锅底,还有这些菜也来点,先要这些吧,不够我们再点。”陈世里很快就在单子上勾好了,递给了服务员。

服务员一看点的还挺多,顿时就来了精神,笑着给两个人拿了壶热水。

客人点了这么多自己也能赚不少的提成,唯一可惜的就是对方自带了酒水,不然自己还能赚得更多。

很快锅内的高汤就开了,服务员把两盆羊蝎子倒进了锅里,又把其他的蔬菜等放在一旁后才离开。

“老钱,先来一杯没问题吧?”陈世里打开包装,拧开了瓶盖,给两个人一人倒了一口杯。

钱峥嵘舔了舔嘴唇,自己以前每天下班也会小酌一杯,自从家里发生了变故,哪里还敢喝酒,每天的烟都是抽半颗留半颗。

“瞧不起谁呢,我的酒量虽然不行,但一两杯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想起自己也曾酗酒过一段时间,但生活不是喝多了就能改变现状的,后来钱峥嵘也是下了大决心才戒掉了酗酒,也渐渐地从一个老实巴交的教师转变成了一个油腻大叔。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很多,但聊起天来总是有着共同的语言。

钱峥嵘对国内外的大事也是如数家珍,虽然每天在书店看一些“小说”什么的,但新闻和报纸钱峥嵘也是一直在看,这也是钱峥嵘唯一的爱好了。

如今出国留学成了热潮,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都会资助那些出国留学的学生,但问题也就随之来了。

国内的高薪岗位并不是像国外一样凭实力就能应聘的,原本一个萝卜一个坑,等这批人留学回来后便会十个萝卜一个坑。

经过国外教育的人思想也会比较开放,如果在国内得不到和国外一样的待遇,显然这些人是不会回来的。

陈世里自然也明白这些,师父柯岩那么有实力的人,最后也只能远走他乡,更何况自己这些没有跟脚的浮萍呢。

报纸上天天说什么人才流失,一些大学成了出口人才的机构,没人会反对这点,事实确实是如此。

别的地方不说,就洪武市的就业环境来讲,没有关系的话是条龙也要盘着,是只虎也要卧着。

但真龙和猛虎又岂会屈人之下,自然是要龙游九天,虎啸群山。

陈世里知道自己一定会回来的,自己并不在乎那些虚荣,也不在乎自己的成就有多高,和父母的事情相比,一切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