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郡城(1 / 1)

加入书签

玉州下辖五郡,其中以信安郡最为繁华。

信安郡中,又以附郭的信阳县城最为繁华,人们习惯称之为郡城。

从乐平县到郡城需两天时间,途中经过长宁、富全两县,驰道宽阔,治安良好,往来商队,络绎不绝。

陈渊晓行夜宿,纵马奔行,仅用了一天半时间,就来到郡城。

魏无定给了他七天时间,但他不能真的等到第七天。

郡城比乐平县要繁华许多,街边随处可见三层小楼,街上常见马车软轿,行人也多身着绸缎棉衣,面色红润。

陈渊牵马步行,一路来到城西的崇信坊。

这里是伏虎帮的驻地,四个坊门皆有守卫。

陈渊来到北边的坊门,出示腰牌后,守卫立刻换上笑脸。

陈渊突破至炼骨后,更换了一次腰牌,这些守卫只是炼皮境,对他自然是恭敬有加。

在守卫指路后,陈渊找到百兵堂的堂口,说明来意。

一名帮众带路,引陈渊来到一个校场。

校场之上,魏无定正领着三十名武者,练拳习武。

见到陈渊到来,魏无定示意众人自行练武,然后带陈渊来到一旁的厢房中,问道:

“家人可安顿好了?”

陈渊答道:

“已经安顿好了,爹娘担心,留我在家住了几日,来得有些晚了,还请执事恕罪。”

魏无定笑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乃人之常情,我给了你七天时间,今天只是第六天,你来得不慢。但既然来到郡城,就不可无故离开了,大丈夫志在四方,用心做事,才能搏一个好前程。”

“是,二牛一切听从执事吩咐!”

魏无定笑着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玉瓶,递给陈渊,道:

“这是我把你的功劳上禀之后,堂主赏赐给你的炼髓丹,你拿去吧。”

陈渊大喜道:

“谢执事赏赐!”

他双手接过炼髓丹,想要打开瓶塞看看,又把手放下,但还是紧紧攥着玉瓶,眼神不住往上瞟去。

魏无定失笑道:

“打开看看,省得丹药有什么不对,那就说不清了。”

陈渊讪讪一笑,打开玉瓶,把丹药倒在手心,看着小巧浑圆的丹丸,鼻中嗅着浓郁的丹香,目光热切。

炼髓丹市价在一百两银子以上,顾名思义,能助武者突破炼髓境,极为珍贵。

“看够了吗?”

魏无定的一声调侃,惊醒了陈渊。

他连忙将丹药放回玉瓶,放入怀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但魏无定并不在意,正是因为陈渊憨直,容易掌控,他才这么看重陈渊。

“你一身巨力,肉身强度肯定足够,我给你七天时间,服下这颗丹药,突破炼髓应是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也好给你安排差事。”

陈渊恭敬应下:

“是。”

随后,把校场上的于振川叫来,让他带着陈渊,先去安顿下来。

看着陈渊离去的背影,魏无定轻声道:

“二牛,你可别让我失望,不然的话……”

……

于振川和陈渊在庄子里就认识了,又亲眼看着他击杀蒋锋,也知道魏无定对陈渊的看重,态度极为热情。

他领着陈渊,走过几条小巷,来到崇信坊东北角的一处小院门前,道:

“陈师弟,这是魏执事给你安排的住处,我正好住在隔壁,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有事互相照应……”

这处小院和陈渊在乐平县的小院相仿,都是一间正屋、一间厢房,只是多了一间茅厕,院中摆着兵器架和一张石桌,只是没有老槐树。

陈渊把行李放到正屋,于振川很是热心地帮陈渊一起打扫收拾。

陈渊推拒一番,于振川却是执意如此,他只好接受这番好意。

打扫完毕之后,于振川陪着陈渊去领来棉衣棉被、食盒水桶等日用杂物,已是黄昏时分。

于振川抬首看了眼天边的晚霞,道:

“天色不早了,陈师弟从乐平县赶来,想必也饿了,我请你去翠云楼喝酒,也是为你接风洗尘。”

陈渊推辞道:

“师兄为我忙前忙后,怎能再让伱出钱,还是我来请吧。”

“诶,我是地主……”

“师兄莫要推辞,就这么说定了,我还有事向师兄请教,师兄一定得给我这个面子。”

见陈渊态度坚决,于振川爽朗一笑,答应下来:

“好,那就让师弟破费一回,下回我请!”

……

陈渊锁好门,在于振川的引领下,穿街过巷,来到城南一条繁华的街道上。

街边二三层的小楼林立,挂满了写着招牌的灯笼,五颜六色,照亮了下方的青石板路。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谈笑声不绝于耳。

偶有马车软轿经过,车夫轿夫拉长了声音,央求前人避让,声调悠长婉转,好似唱曲一般。

于振川边走边介绍着:

“这条东街上,什么酒楼青楼、勾栏瓦舍、钱庄铺子,啥都不缺,不管你买什么东西,来这儿就对了。咱们今天去的翠云楼,虽说比不上会仙楼,但也是郡城里排名前三的酒楼,招牌的炙羊肉,那是一点膻味都没有,保管你把舌头都吞下去……”





于振川滔滔不绝,引陈渊来到一座三层的酒楼中。

两人刚进门,跑堂的小厮就连忙上来招呼:

“于爷,您来了,楼上请!”

小厮在前带路,陈渊和于振川走上二楼,在一间包厢内坐下。

小厮点头哈腰:

“于爷,您今天吃点什么?是老规矩,还是换换花样?”

于振川看向陈渊,道:

“陈师弟,你看……”

陈渊摆摆手,道:

“于师兄安排便是。”

于振川转头看向小厮,吩咐道:

“还是老规矩,四荤四素,二十個白面饼子,但炙羊肉换成大份的,加一壶翠云酿,去吧!”

“好嘞,您二位稍等!”

小厮走出包厢,不一会儿,又端着一个大托盘,推门而入。

他放下两壶酒、两个酒盏、一碟干果、一碟蚕豆、一碟小菜、一碟卤牛肉,笑道:

“于爷,陈爷,这是本店送给二位的下酒菜,您二位先喝着。”

于振川摆摆手,小厮为二人倒好酒,恭敬退下。

于振川举起酒盏,道:

“陈师弟,尝尝这翠云酿,这是翠云楼自己酿的酒,醇香醉人,外头可喝不到这好东西。”

陈渊不喜饮酒,但他没有拒绝于振川的好意,端起酒盏,一饮而尽,赞道:

“好酒!”

“哈哈,师弟果然爽快,来来来,我敬你一杯,庆贺师弟加入总堂,你我同在魏执事手下效力,以后得互相帮衬才是……”

两人推杯换盏,闲谈说笑,菜肴也慢慢上齐,在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来,师弟尝尝这炙羊肉,外焦里嫩,还有这金丝肚羹、二色腰子,也是翠云楼的招牌……”

于振川口中不停招呼,同时讲着一些伏虎帮的轶事,很是热情。

吃了一阵,陈渊放下筷子,把玩着手里的酒杯,笑道:

“师兄,我初来郡城,什么也不懂,连帮中堂口是怎么划分的,都不知道,还请师兄指点一二,免得以后惹下什么事端,给魏执事添麻烦。”

于振川大半壶翠云酿下肚,脸颊微微发红,酒酣饭足,心情舒畅,笑道:

“那我就给师弟好好说道说道,帮中分为百兵堂、神农堂、执法堂三个堂口,咱们百兵堂经营铁器生意,和山匪、驻军、商行、豪强都有所往来,生意最好,实力也最强,堂主候彦,乃是罡劲巅峰的高手,德高望重,辈分又高,就是罗帮主,也得敬重三分。”

“神农堂经营药材、丹药生意,咱们领到的养精丹,就是神农堂所制。你要是想买丹药,我认识几个神农堂的师兄,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执法堂人数最少,但权力最大,若是帮中有人触犯帮规,都要交予执法堂处置,万万不能得罪。不过咱们在魏执事手下听命,魏执事又是候堂主的弟子,就是帮主也对他多有称赞,就是执法堂的人,也得卖魏执事几分面子,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于振川侃侃而谈,让陈渊对伏虎帮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百兵堂、神农堂各设堂主一名,副堂主两名,均为罡劲武者;执事三名,为内劲武者;下设管事、护卫队统领若干名,均为炼髓武者。

执法堂有些特殊,有六名内劲执事,三十名执法弟子,均为炼髓武者,炼皮境的帮众反而要少一些。

于振川说完后,一顿饭也正好吃完。

两人下楼结账,陈渊掏出银子,小厮却说于振川中途如厕时,已经结了账。

陈渊埋怨于振川“不讲信义”,于振川却说陈渊初来郡城,没有让他请客的道理,陈渊才作罢。

两人走出翠云楼时,天色已晚,月上中天。

东街上行人寥寥,街边的灯笼大半都暗了下去,只有几个青楼门口,依旧熙熙攘攘,门庭若市。

于振川还要拉着陈渊去青楼潇洒一番,但陈渊有前世经历,对此事畏之如虎,生怕染上花柳病,几番推拒,于振川只能作罢。

就在两人转身离开时,一声呼喝传了过来:

“还敢还手?给我打断他们的腿!”

陈渊转头看去,只见一条小巷中,两伙人正拿着棍棒火拼。

其中一伙有十几人,另一伙只有六人,但人多的一方却明显居于下风,将近一半人躺在地上。

陈渊不想多管闲事,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于振川饮下大半壶翠云酿,微醺浅醉,懒懒扫了一眼,没有在意。

但那两伙人也看到了陈渊和于振川,人多的那一伙中,一人突然喊道:

“于师兄,救命啊!这些三江帮的王八蛋,要打断我们的腿!”

于振川轻咦一声,眨了眨眼,定睛看去,随即喝道:

“住手!狗杂种,敢打我伏虎帮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