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设计师跑路(1 / 1)

加入书签




虽然羊城四季如夏,气候炎热,这儿的人大部分时间都穿的是短袖短裤短裙,但羊城的服装市场现在已经打开了,很多开服装店的人都愿意选择来羊城采购服装。
所以,除了夏装外,羊城还是会生产秋冬装,羊城人自己不穿,只是为了满足外地人的需求。
八十年代初的衣服,还带着浓浓的年代感,以徐婉宁的审美,并不是很喜欢。
但不得不说,羊城人的审美相比较之下还是领先的,至少款式并不是那么难看。
想到春天的春装已经卖了不少衬衫,所以这次徐婉宁没有再拿白衬衫。
反倒是粉色以及天蓝色的衬衫,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徐婉宁买了不少。
除了衬衫外,还有毛衣。
现在的技术比徐婉宁想象中的还要发达一些,至少成批量的毛衣不再是人手工缝制,而是用机器制作的,针脚很密实,穿在身上也不扎身,最重要的是,很好看,保暖效果也不差。
毛衣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冒险,这种毛衣的进货价,平均在十二块钱一件。
而羊绒衫的价格要贵上一些,进货价至少在二十五。
这个价格,徐婉宁有些犹豫。
精品店里的东西都不算太贵,即便是衣服,一整套也才几十不到一百块钱,但那是春装和夏装,用量单薄。
但是秋装不一样,京市的秋天本来就短暂,要不了多久就到了冬天。
而且秋天冷,衣服不单单要注重款式,还要注重保暖性。
像这种毛衣,不论是普通冒险的还是羊绒衫,不但可以外穿,也可以当做打底衫穿在呢子大衣或者是棉服的下面。
只是价格,徐婉宁有些犹豫。
十二块钱的毛衣,在欢喜精品店,卖四十块钱一件绝对有人买,买的还不少。
但进货价二十五块钱的羊绒衫,定价得多少?
犹豫的瞬间,徐婉宁已经要了两百件毛衣和两百件羊绒衫,款式和颜色各选了三种。
店里面可选择性不少,但徐婉宁担心到了欢喜精品店,顾客们会挑花了眼,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所以一开始就只选择了几种。
如果销量好的话,到时候再让杨老板帮她补货就行了。
至于羊绒衫,徐婉宁想好了,售价绝对不能太便宜,如果买的人少,她就放到成衣店里去。
毕竟,舍得花几十块钱在成衣店里定制一件旗袍的人,大概率会选择花几十块钱买一件质量款式都上乘的羊绒衫。
根本不怕卖不出去。
现在羊城还没有外套卖,徐婉宁只能买一些上衣。
至于夏装,徐婉宁则选择了西装裤可牛仔裤两种。
西装裤就是普普通通的款式,但是牛仔裤的款式比较多,有修饰腿型的直筒裤,也有比较挑身材的微喇裤。
至于颜色,有做旧的水洗蓝和牛仔裤本身的深蓝色,徐婉宁都选择了几种。
再配上一双旅游鞋,穿着这一身走在街上,绝对会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崽。
买好了衣服,徐婉宁找老板借了板车,拉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悄悄地过渡到了她的空间里。
之后她又去逛了小商品城。
饰品区,徐婉宁逛了很久,也没有选中几款喜欢的,款式都大同小异,跟店里卖的区别也不大。
化妆品区卖的,她的化妆品店里也基本上都有,跟杨老板寄给她的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毕竟来都来了,总不好空着手回去,所以徐婉宁还是买了几大包的饰品,打算回去给精品店补充一下货源。
一晃悠,就到了下午五点钟。
徐婉宁拖着走累了的双腿回到了招待所,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衣服,就坐在招待所一楼的大厅等着杨老板来接她。
为了照顾徐婉宁,所以杨家人选择的餐厅距离招待所并不是很远。
等徐婉宁和杨老板进到包间以后,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
杨姐算是除了杨老板和余老板外对徐婉宁最熟悉的人,立刻站起身拉着徐婉宁的手坐在主位的凳子上,并且解释道:“也不知道你对羊城的招牌菜熟不熟悉,担心你看到菜单不知道该怎么点菜,所以我就擅自做主先点了一些,你别介意啊。”
徐婉宁笑道:“杨姐客气了,这些菜看起来都很好吃。”
“你喜欢就好。”
说完了菜的事儿,杨姐又开始给徐婉宁介绍饭桌上的四个陌生人。
“这是我们大姐和大姐夫。大姐夫开了一家服装厂,你在市场上看到的衣服,有三分之一都是大姐夫的厂子生产出来的。”
徐婉宁震惊:“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没几年,允许自由交易和个体户也就三四年的工夫,但是大姐夫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一家服装厂经营到如此规模,属实厉害。
羊城的服装市场有多大,徐婉宁亲眼见识过,大姐夫却能占据三分之一,已经不是厉害能形容的。
徐婉宁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纯粹是因为她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和眼界,比起现在的人见识多了很多,但除此之外,她啥也不是。
大姐夫笑笑:“别听老三乱说,没有那么夸张。”
杨姐撇撇嘴:“之前可不就是这样么!不过后来厂子里的几个设计师跑路了,所以大姐夫的服装厂一下子落败下来了。”
设计师跑路?
大姐夫重重地叹一口气,语气当中是满满的无奈。
“想当初,我一眼就相中了他们的设计才华,以高价将他们拉拢到我的厂子里,一开始我们合作确实很愉快,但是没多久,他们就被其他服装厂以更高的价格给挖走了。”
“他们如果想要上涨工资,完全可以跟我商量着来,看在大家合作那么愉快的份儿上,我肯定会同意,没想到他们竟然就这么背叛了我!”
大姐夫的服装厂一共有三个服装设计师,三人同一时间被高价挖走,从那之后,大姐夫服装厂的生意就一落千丈,别说之前的三分之一了,现在连三十分之一都占据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