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内容补充》(1 / 1)

加入书签

接篇名的意义:

杂病的性质和部位,有利于辨明病性、病位。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杂病的病因复杂,为什么复杂?

内伤杂病和外感热病,病变的部位本身就不一样。

比方说,内伤杂病,病自内生,是内伤所致,首先见脏腑病变。

脏腑病变用什么办法来辨证?

首先得结合八纲辨证,来具体落实在哪一脏、哪一腑,出现的病变情况。

再有就是时病转归及兼感外邪而来,这两种情况,也可以兼见经络病变。

以及“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其中有“不内外因”的基础,讲了“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不内外因所致的疾病。

由于情况不同,可以见经络病变。

举个例子,虫兽所伤,叫熊瞎子给舔了一下子,它舔的轻,可能就是皮肉损伤,一下子把内脏都给吃了,你说这人还能活吗?

这个时候就不存在着治疗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不内外因里面,确实轻者经验病变,重则脏腑病变,甚则生命都不存在了,可见这不内外因,它的划定是很有意思的。

那么,若见脏腑病变,只用经络辨证、六经辨证,能辨清吗?





不可能。

如果是处在经络辨证的时候,拿脏腑辨证,可以吗?

因此,我《金匮要略》第一章在命名上,确定在脏腑经络的辨证方法,是非常全面、实用的,目前临床中医的辨证方法诸多,唯独以脏腑经络辩证最为常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过整篇《金匮要略》后,对杂病的辨证,一定要把握从整体出发,结合四诊的合参和八纲辨证,把具体的临床表现,都要落实到脏腑、经络上,确定病性、病位。

注:

杂病:杂病是一个病症名称,有两种解释。

1泛指伤寒、温病以外的多种疾病(以内科病证为主)。注:上述提到的杂病以这种为主。

2《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因经气厥逆所引起病证,各种心痛及喉痹、疟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因论述范围广、病种多,故称之杂病。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及正邪盛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