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林思齐的妈,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眀智,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下了一夜,城市焕然一新。天边飘着鱼鳞状的云朵,金光斑斓,层层密密,像是从巨龙身上扯下来了一块皮。


李定安步履轻盈的下了楼,刚刚洗过脸,皮肤反射着细润的光泽。


这会儿才六点,围着燕园跑一圈,再去学校,时间刚刚好……


他做着扩胸,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刚下了台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李老师!”


“老王?”


不远,就在池塘一旁,停着一辆霸道,王成功就站在车边。


“不是不用来了吗?”


准确来说是十天前,他从展览会专家组退出的第二天,王成功和孙怀玉就不再当他的专职司机和秘书。


费了挺大的劲,其中有一条:仿真瓷走私案没破之前,张汉光随时叫,他随时到。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毕竟小命也挺要紧……


“临时出了点情况,但您电话关机,处长就让我来接一下您,请您到故宫去一下……”


其实不是关机,而是设置了,除了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小陈、小于,阿珍、吴教授,其他人在工作时间外就甭想打进来。


不设置不行,电话忒多,而且尽是不相干的人……


“等久了吧?”


“没,知道您有晨跑的习惯,我也刚刚到……”


“出了什么情况?”


“有件东西想请您给鉴定一下!”


“现在吗?”李定安看了看表,“正好,看完了你再送我一下,还不耽误上课……”


这么快吗?


王成功欲言又止: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差不多半天又一夜,故宫那几位老师都还没个定论……


不过他就是在心里想了想:要是时间不够,领导肯定会提醒李定安请假。


转着念头的功夫,李定安就上了车,瞅了瞅烟缸里被拧下来的海绵头:“呵,你们张处长档次挺高啊,都能抽得起中华了?”


这车是局里的办案专用车辆,张汉光也就是偶尔征用一下。但他有个习惯:太绵的烟都会拧掉烟头再抽。


所以说,就凭李定安这份细心,也活该他当专家……


王成功笑笑,再没说话,麻利的发动了汽车。


这会还早,街上车很少,差不多半小时就到了长安街。过了天安门,又往北一拐,驶过筒子河,霸道停在了文华门外。


李定安一看就知道鉴定的是什么东西了:不是书就是字画。


因为故宫的书画馆就在文华殿,包括书画类的研究室也都在这一块。


经常来,熟门熟路,还离着十来步,门控就认出了他:“李老师,今天来这么早?”


“有点事,值夜班?”


“对!”


“您先忙着!”


先走边打招呼,进了宫门往右一拐,就是字画研究室。


楼里静悄悄,脚步踩着石砖的声音格外清晰。窗帘基本都是拉着的,光线比较暗,像是走在墓道里一样。


上了二楼,没走几步,听到“吱呀”一声。一扇门被推开,露出一张胡子拉碴的脸。


头发乱的跟鸡窝一样,面色腊黄,眼睛里充满血丝,摆明就是好几天都没怎么睡觉。


李定安吓了一跳:“你媳妇跟人跑了?”


“扯什么蛋?伱跑了她都不跑……”


张汉光一扯李定安,“赶快进来!”


踏过门槛,李定安又愣了一下:杨丽川、丁立成、故宫的两位字画类的老研究员,以及三四个档案员和资料员。


个个蓬头垢面,没比张汉光好到哪里,包括杨丽川和一位女资料员,眼皮都摞成了三层。


嗯,角落的沙发里还靠着一位,正打着呼噜……马献明,他来凑什么热闹?


“你们这是怎么了?”


“你先过来看!”


张汉光把成堆的资料推到两边,清理了一下桌面,又指了指桌子中间的一,“认不认识?”


哈?


不要太眼熟:一个多星期前才见过,差点就和林子贤干一仗!


李定安拿起《仪礼注疏》,翻开了封面。


没错,就是那一本:满满一页全是印章,狗眼都能闪瞎。


“哪来的?”


“冯攸然送来的!”


见面不如闻名,人没见过,但李定安对这女人的印象不要太深刻。


“她买的?”


“不是,借的……”


“林子贤是美国人吧,她这路子挺野……”


“你先别管这个,好好看一下:这,是不是从故宫出去的?”


“当然!”李定安指了指靠下的那几方印鉴,“天禄琳琅,以及乾隆的几方印都是真的,说明确实被清廷内府收藏过……”


“李老师,张处长说的不是以前……”杨丽川组织了下措词,“是这样的,能不能请你推断一下,这流出故宫的大致时间?”


李定安不假思索:“晚清,清光绪二十六年,准确点就是1900年!”


张汉光稍稍回忆了一下:“八国联军?”


李定安点点头,竖了个大拇指。


但不知道为什么,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好像不敢相信一样。


“有什么不对?”


肯定不会是自己说错了:系统给出的结论就从来都没出过问题。


“意思就是当年就到了国外?”


“差不多!”


“那什么时候进来的?”


李定安没说话,扑棱着眼睛看着丁立成:你把我当万能机了?


知道倒是知道,甚至能精确到天:2008年11月10日。


但不能说。


因为没办法解释。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丁立成讪讪一笑,又怅然一叹:“怪不得对不上?”


杨丽川也皱起了眉头,想了想,推了一下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李老师你看!”


什么东西……《故宫博物院古籍收藏目录》?


我去……又是《仪礼注疏》?


收藏时间:1979年。


捐赠人……嗯,不认识。


收藏地点:文化殿国史藏书馆。


再看详细备注:南宋元符元年,周邦彦任秘书省正字,雠校典籍,刊正文章……手抄东汉郑玄注解《仪礼注疏》……


如果按备注,这是1979年捐的,但系统却说在日本,怎么可能到故宫?






看到这里,李定安的眼皮止不住的一跳:系统出bug了?


不可能,要出问题早出了……


正惊疑不定,李定安的瞳孔又“倏”的缩了一下:下面还有几组照片,有正面、背面、侧面,以及封页、册缝、前副页、后副页、正文等等。


黑白底色,一看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的,清晰度不是太高。不过猛一看,好像都一模一样:字迹、封皮,丝线,都没什么区别。


包括正副页上的那十几方印,一方都没少,也一方都不错,唯独有一点:《清真居士》和《校书郎朱记》之间的缝隙,稍稍有点窄。


差的不是太多,也就一毫米,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就李定安这堪比电脑一样的记忆,肯定不会记错。


而且东西就在手边……他顺手拿起书,比对照片量了一下:可不就差着一毫米?


就说系统绝不会出问题!


心下稍定,他吐了一口气:“这不是一!”


众人默然。


知道他眼力强,鉴赏水平高,也足够细心,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书是张汉光昨天下午四点左右送过来的,然后七八个人研究了半天,快到天黑的时候才发现,笔迹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倒不是他们不专业,而是留存的资料太少,就只有这几张照片,关键是就不怎么清晰。


还有一点,他们只顾着研究这当年失窃,是不是和正在故宫中任所长的林子良有关系,压根就没有人意识到:这玩意竟然不是同一本?


李定安比他们还好奇:难不成,当年项墨林伪造了两本?


晚清时期都流出了故宫,然后一本流到了海外,一本留在了国内?


一时天马行空,他翻开封面,又滚了两下鼠标,把照片放大到几乎失真的状态,一张一张的对比。


同样是上好的青檀熟宣,同样是雪花笺……


同样是缉里湖白丝……


印鉴痕迹也很像,无论是尺寸大小,还是篆刻手法……


墨迹……照片是黑白底色,这个真看不出来……


字迹倒是很像……但只是“很像”,而非“一模一样”!


仔细看,同样是颜体,书里的字体笔划稍显生硬,呆板,但照片中的笔划流畅有力,颇有几分飘逸潇洒的韵味。


再一想:伪本中的字,会不会就是照着照片中的字体临摹的?


好家伙,什么项墨林伪造了两本?搞不好,这本真就是周邦彦手抄的《仪礼注疏》……


也绝非李定安马后炮:看字画先看纸,再看墨,之后又是轴或是线。这些看完了才是署款、印鉴、题跋。


都没问题,才会看笔迹、风格等等。


鉴定的那天,他一看:连印章都不对,剩下的当然没有必还给了林子贤。


何况,他哪知道周邦彦的字写啥样,真本又长什么样?


但反过来再说,这一本如果是真迹,那除了字迹,印鉴也绝对有区别。一比对就知道了……


他“咻”的吸了口凉气:“书呢,我是说电脑上这一本!”


杨丽川叹了口气:“丢了!”


“啊,什么时候?”


“2011年!”


李定安一下就想了起来:建国后故宫先后失窃五次,最近的就是2011年这一次。


罪犯是个偷窃惯犯,提前三天踩点,第四天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故宫,闭馆前藏到了树后面。等到半夜安保最为松懈的时候,他先是剪断了监控室的电源,然后开干。


方法简单粗暴:挖洞,撬锁,背东西走人。


比较奇怪的是:他断电之前就被巡逻的保安发现,甚至抓住了他,却又被他逃了。之后保安赶紧打电话给领报上报。


之后领导怎么处理的,不知道,有没有报警,或是有没有组织人在故宫搜过,更不知道。但结果就是:他砸开了诚肃殿的石墙,撬开了锁,包括金镶玉梳妆盒在内的文物,背走了整整一麻袋。


就挺神奇。


还有更神奇的:之前发通告说是七件,之后又成了九件,再之后,通告中再没有提过文物失窃的具体数量。


案子倒是破的挺快,前后只用了三天。但抓到他的时候,东西已经被他卖了一大半。但卖给了谁:不知道。


初夏时节,买主却捂的严严实实,他只知道是个男的。而且还是人家主动找到的他……


摇摇头,李定安吐了口气,指了指照片:“这一本是不是真迹?”


“不确定!”杨丽川摇了摇头,“因为这是孤本,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周邦彦的作品留存,没办法对比,所以就只能从纸张、丝线、印鉴等方面鉴定。但你也知道,一是当时几乎没有任何的科技手段,二则是,故宫之中类似的藏品不少……”


明白了:当时还是七十年代末,技术手段不是一般的落后,能用的没几样,就只能眼力和经验判断。而项氏收藏之中的仿品太多,又仿的太像,而且又经历了数百年,新的也成老的了。


估计当时,故宫里的老专家们研究的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没有百分之一百分的把握,只能当做“存疑”归档。


但李定安却有一种直觉:照片上这一本,十有八九是真迹。


啧啧,这可是好几亿的东西,也不知道现在藏在哪个角落里……


感慨了一下,他又开起了玩笑:“怎么,张处长不抓走私,改行破陈年旧案了?”


“我倒是挺想改行的,要不你帮我向部里申请一下?”


“要不我再顺便帮你升个官?”


“说你胖你喘上了……还升个屁?海外仿真瓷的案子再不破,我就得被撤职……”


“你破不破案和这有什么关系?”


张汉光“呵”的一声,“李专家,李老师,我问你,这书谁的?”


“林子贤的!”


“仿真瓷呢?”


你都没查到,我怎么知道是谁的?


就知道用的是林子良的技术……唉,林子良?


林子贤……林子良……贤良,这俩是亲兄弟?


李定安恍然大悟:怪不得冯攸然说借就借,这么一算,她岂不就是林子贤的嫂子?


唏……那天一起去鉴定的那女的,给了自己一张名片,好像叫齐英,林子贤也喊他嫂子?


他有两个哥?


不对,林子良娶过俩老婆……


嗯……林子良、齐英—林思齐……哈哈,那位是林思齐的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