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赏梅煮酒,天下英雄(1 / 1)

加入书签

五日后,许昌城,行车骑将军府内。

“主公您看。”郭嘉将一份紧急情报,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嗯?吕布的女儿,和袁术的儿子,定亲?”曹操满脸冷笑,道:“怎么?我在白河败了一场,吕布这个三姓家奴,就在下邳坐不住了吗?”

郭嘉道:“现在还不能确定。有消息说,袁术想要做皇帝。在称帝之前,他想取得吕布的支持,才要和吕布结成儿女亲家的。但是,吕布本人的态度如何,咱们还不能确定。吕布是不是打算,先安抚住袁术,再来咱们这里打打秋风,也不能确定。”

“姜耀在河东如何?”

“不大清楚。姜耀自从入了河东,就封锁了茅津渡口。从那以后,咱们和河东郡的消息就断绝了。”

“哼,想传信总是能传出来的。恐怕,是河东那些大族,不想让朝廷掺和河东之事。他们虽然和姜耀为敌,却有意无意的,和姜耀一起,对朝廷遮蔽了河东的消息。”

“那咱们…”

“咱们先不管河东。五日,只要再有五日时间,从北面调来的八千精锐就到了。到时候,我亲自领兵,偷袭穰城。不但要把咱们的俘虏救出来,还得把姜耀的家眷俘虏了。到了那时候…”

说话间,曹操站起来,负手而立,傲然道:“姜耀取了潼关,就如同有了比昂儿更重要的人质,我不得不救。谈和,我总是要和他谈的。但是,这谈和之时,只能是…我主他次,我强他弱!”

“主公英明。”

曹操兵败于姜耀之手,被逼得割须弃袍,现在他要亲自领兵,把这场子讨回来,郭嘉当然不好阻拦。而且,曹操如此知耻后勇、百折不挠,不正是乱世枭雄的威风吗?

他只是提醒道:“吕布那边的亲事,终是个隐患。关羽和张飞在小沛,心忧刘备安危,也难尽全力。要不要…把刘备放回小沛去?”

“刘备么…”曹操以手扶额,头颅隐隐作痛,道:“吾总觉得,把他放归小沛,就如同放虎归山一般。但是,不放刘备回去,也确实有些不妥。这样吧…派人把刘备找来,我和他单独谈谈。”

“是。”

……

……

刘备最近非常郁闷。

白河一战,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说,回到许昌之后,曹操还是不允许他回小沛。

接下来该怎么办?

继续表现得沉迷美色?甘夫人都丢了,再娶一房小妾,这表演也就太过了,反而会被曹操识破。

种种花,养养草?等到让曹操放心,怎么也得一两年了,实在难熬。

刘备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闭门不出了。

现在得知曹操相招,赶紧换了一身衣服,来将军府见曹操。到了地方才知道,曹操要见他的地方,不是将军府的客厅,而是后花园。

“来来来!玄德请坐!”

凉亭内,曹操主动招呼,道:“刚才见梅子花开,吾心中甚是欢喜。特招玄德前来,一边赏梅饮酒,一边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刘备顺势坐下,道:“难得曹公有如此雅兴,备当然乐意相陪。”

“呃…玄德啊!”

曹操亲手,给刘备斟了一倍煮酒。所谓煮酒,不是煮开的黄酒,而是已经加热好的酒,六七十度,温度微高,正适合入喉。

他一边和刘备碰了一杯,一边问,道:“玄德以为,什么是英雄呢?”

刘备将杯中黄酒一饮而尽,道:“备以为,所谓英雄,就如同传说中的龙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隐。既可翱翔于九天之上,又可隐于九地之下。既可飞腾宇宙之内,吞吐日月。又可存身于芥子之间,渺若尘埃。”

曹操道:“那玄德以为,这世间谁为英雄呢?”

“北方袁绍,四世三公,有冀、青、并、幽四州之地,众近千万,兵精粮足,堪称当时英雄。”

曹操微微摇头,道:“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义而忘命,怎能称英雄?他不过,是一色厉内荏的伪君子而已。”

刘备又道:“那荆州刘表,有天下八骏之名,单骑入荆州,不出年余,收荆州八郡,麾下雄师十万,当可称英雄。”





“刘表年老,锐气已失,不过是求能保全家业于子孙的富家翁而已,何以能称英雄?”

“淮南袁术?”

“恐怕玄德你,都看不起他吧?哼,现在天下的贼人,有一大半在打着袁术袁公路的招牌。好好一个汝南袁氏的金字招牌,早晚得被袁术毁了去!”

“那蜀地刘璋?”

“不是!”

“徐州吕布?”

“也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刘备道:“那…以一万之众,将你我打的丢盔弃甲,大败亏输的姜耀,总是英雄吧?”

“姜耀就更不是了。”曹操道:“本来,姜耀发明双腿马镫,一战败我雄兵三万。不仅如此,还趁乱取了潼关。如此惊才绝艳,我确实以为,他是个英雄。但是…”

“但是怎样?”

曹操哂然笑道:“但是,这姜耀,竟然贪心不足,取了潼关之后,又取河东郡。这河东郡是那么好打的吗?顿兵坚城之下,就有覆亡之忧不说。只要再过几日,吾腾出手来来…定让他明白什么叫兵凶战危,什么叫天高地厚。”

刘备无奈道:“曹公连姜耀都看不上,那备真不知道,天下谁是英雄了。”

“哈哈,这有何难?操以为,天下英雄,唯玄德与操尔!”

说完了这句话,曹操就仔细盯向刘备的眼睛和面容。他要通过刘备的微表情,确定刘备的野心究竟有多大,以此来确定,放不放刘备回小沛。

可正在这时——

蹬蹬蹬

随着一阵脚步声响,一名甲士急匆匆从远处跑来,单膝跪地,道:“启禀主公,河东太守王邑,紧急求见。”

“王邑?他不在河东与姜耀交战吗?来我这里干什么?”

必须说明的是,王邑代表大汉朝廷进驻河东,为河东太守,被河东的世家大族架空。

他是忠于大汉朝廷的,而不是忠于曹操。

换言之,王邑就如同太尉杨彪一样,曹操对其不是倚重,而是深深忌惮。

也正是因为如此,姜耀才没杀王邑。

解决了河东匈奴之事后,姜耀把王邑放归朝廷,用来恶心曹操。

不管怎么说吧,王邑毕竟是河东太守,曹操还是赶紧命人相见。

“下官河东太守王邑,拜见大司空、行车骑将军。”

“王太守免礼。”曹操招呼道:“王太守这边来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豫州刺史,刘备刘玄德。今日,吾与玄德赏梅煮酒论英雄,不知王太守有何高见啊?”

“哎!什么煮酒?什么英雄?车骑将军,这酒你还喝的下去?到了现在,你还有心情论什么英雄?你知不知道,河东已经不为朝廷所有?”

曹操面色骤变,道:“你…王邑,你说什么?”

“我说…姜耀不仅全取河东二十县,五十余万子民。而且,他还将河东郡内的匈奴兵屠戮一空,尽收河东军民之心。事到如今,河东已经反而成了姜耀的基业了!”

“啊?竟…有…此事?”

当啷

曹操手中的酒杯掉落于地却还浑然不觉,喃喃道:“看来,这天下英雄,是非加上姜耀不可了。”

“曹公!”

刘备觉得,现在他应该竭力表现出对曹操的忠诚,开口劝道:“姜耀如今有了弘农、河东两郡,还有南阳半郡以及潼关,根基已成。朝廷仓促之间,恐难获胜。为了昂公子以及曹洪、于禁等将军的安危计,是不是跟姜耀讲和为好?”

“讲和么…也好,那我就派…就派…罢了!”

想着想着,曹操摇了摇头,道:“吾既要和姜耀约和,又何必派什么使者交通消息?”

“曹公的意思是…”

“我这就修书一封给姜耀,各率三千军,和姜耀相会于孟津之野。双方有什么和谈的条件,都当面讲明。吾也借此机会,会一会这位当世…英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