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挖地窖(1 / 1)

加入书签

手工凿出来的凸起锉口有方向,全朝着手柄这边。

向前向后推拉着锉的时候,拉回来的那一段行程才能锉下来铁屑,前推时锉不下来。

装上木柄,试着锉手锯锯齿,还行,二十来下搓好一个刃口,顺便把锯齿锉的更深更大了。

一把锯齿四十厘米长的手锯,不到两个小时就锉好了,锯木头非常锋利,相当不错。

锉刀,非常完美!

现在锉的每个锯齿更深更长一点,相当于粗开刃,才这么费时。

以后要是锯条磨损的不锋利了,随便锉一二十分钟,就能锉的更锋利。

金属武器工具中,再优秀牛叉的武器,不如一把优秀的工具实用!

工具,才是文明进步的主要助力!

没有优秀的工具,凝聚所有资源,只能打造出寥寥几个优秀牛叉的武器。

有了优秀的工具,优秀牛叉的武器却能批量制造!

锤子钳子只是粗加工铁器的工具,只能把铁器打造出来。

锉刀、钻头、铣刀、车刀等工具,才是精加工铁器的工具。

有了锉刀,代表着部落一只脚迈进铁器精加工时代!

当然材料的重要性更重要,有更好的材料,才能制造出更好的工具。

锉刀再牛,锉磨出来的刃也不够精细,仍然需要落后的磨刀石精细打磨一遍……

不过磨刀石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每个刃稍微磨几下就好了。

罗云再切下来八十多克陨铁,再打造一把同样长短大小的平面锉刀,两面都是平的。

一把锉刀解决了有和没有的问题。

两把锉刀丰富了使用方式,也更保险点,万一第一把锉刀断了或丢了呢?

两把锉刀暂时够了,随后把凿锉刀的凿子,用锉刀打磨成钻头。

钻木头钻铁都可以,使部落有精加工能力。

剩下的九百多克陨铁留着,还能继续当斧头使用,以后需要什么工具钢的时候,再切下来一点打造。

正在打造第二把锉刀时,首领他们遛马回来,首领找过来。

“云,我想去看看桃园和杏园、梨园,看看今年果子长势咋样。”

罗云笑着问道:“怎么,姆妈不放心修剪过的果园?”

首领嗔怪地打了罗云一下道:“咋能不担心啊,修剪了那么多枝条,不知道果子有没有掉完呢。”

这老娘们,现在越来越有女人味了,越来越不彪悍了。

果然美好的生活会退化人类野性,变的越来越娇柔……

罗云苦笑着道:“好好好,等我做完这把锉刀,就一起去果园看看,心里有個底,也好早做准备。”

首领点头,问道:“云,要是今年果子掉的多,收获太少咋办?要是果子没有掉太多,收获太多咋办?”

“这个……”

罗云挠挠头,想了想道:“今年收获少的话,明年收获就多了,不用担心。

今年收获多的话,得挖一个地窖,可能得多挖几个地窖。

才能储存下那么多果子,不容易坏,可以吃更久。

果子太多的话,运回来也是个难题……

该做车了,这段时间都忘了做车这回事……”

首领欣喜地摸头道:“还是云有办法!甚事都难不倒你!”

罗云笑笑道:“姆妈,大头他们不用吸铁粉了,暂时抽调人手挖地窖,做木头车子,冶炼铁做车轴钉子啥的。”

首领点头道:“好,你看着抽调人手。”

这个首领,现在都不咋管事了。

安排人手工作的事,基本都交给了罗云,她只负责带队完成任务。

罗云暂停打造锉刀,抽调人手安排工作。

杆杆已经把铁砧底座凿好了,铁砧装了上去,正在锉双人手拉锯。

让杆杆他们尽快把双人手拉锯锉出来,拉锯切割原木,切割木板。

派十个人找已经阴干,没怎么开裂,没有腐烂的原木,倒塌的和没有倒塌的都行。





山下树林有一颗一米半粗的桦树,很圆很粗。

砍了,砍倒后削细到一米二直径,锯成二十厘米厚的两片大木片,做车轮子。

再找三四根阴干的桐木或松木,抬回来切割木板,做车厢。

双人手拉锯直接锯半米以上粗的大树有风险,很容易夹在大树里出不来,树倒塌时也有可能夹坏锯条。

不要冒险,只能用斧头砍倒,放倒后再锯。

大头他们再吸一天铁粉,铁粉就有五十多斤了,可以冶炼两炉,应该够打造车子的用铁。

一个背篓只能装五六十斤收获,二十个人一次性背一千斤出头的收获,运输能力有点小。

背篓还不能做的太大,背的越多,走起来难走,消耗大量体力是小事。

万一被凶兽偷袭,背着一百来斤的收获,身体灵活性大大降低,体力下降,怎么防御凶兽?

木制板车是种高效运输工具,做出来几辆。

一辆一次性可以运输五百斤以上的收获,只需要一人拉,两人推着就能走,不占太多人手。

山下山谷地形较为平坦,山外平原地形较为平坦,有些坑坑洼洼和雨水冲出来的浅沟。

可以勉强拉着板车走动,铁锨把路修一修,铲平一点,板车走起来没有多大问题。

新盘的冶炼炉开炉,铁匠队冶炼钢铁。

冶炼炉是一次性的,冶炼好海绵铁后会扒掉。

罗云隔几天盘两个冶炼炉,自然晒干几天,就可以用了。

想开炉冶炼,随时都有冶炼炉可用。

二十八斤铁粉冶炼、折叠锻打成十六斤百炼钢,罗云计算起来。

一根直径四厘米,长一米五的实心板车铁轴,需要六斤铁,加上轴套需要三十斤以上的铁,太多了,不划算。

车轴分段,左边轮子一根轴,一个轴套,右边轮子一根轴,一个轴套,大概共需要十五斤铁,也不划算。

一辆板车需要好几斤钉子,冶炼出来的铁全做轴了,钉子咋办?

算了,还是用实木车轴和轴套吧,古代不也是这样制造车轮的嘛。

十来个青壮成年人带上铁锨和背篓、长绳子,去挖地窖。

罗云带队走上西边的山坡,东瞅瞅西看看,找地窖位置。

找到一处土崖下的小平地,像梯田似的。

间隔六米,画出两个圈,让人在这里挖地窖。

人力比较多,工具趁手,挖深点大点,或许窖藏食物储存期可以更长点?

垂直向下挖七米,直径七十厘米,上下各隔四五十厘米,左右各掏一个窟窿,人踩着窟窿上下地窖。

再向北挖,挖成两米半宽,五米长,一米八高的地窖空间。

两个地窖中间还有三米多宽,到时候挖通,以后可以打开通风通过,也可以用东西封住。

一个地窖只有十多个平方米大小,七米深,五米二厚的土层,几乎没有塌方风险。

可以储藏七吨以上的水果,够部落族人吃一百多天,可以保鲜五个月以上。

挖两个地窖,一个储藏水果蔬菜,一个做冰窖,储藏肉食。

另一个冰窖稍微大点,宽三米,长五米,高一米八,十五平方米大小。

装一些冰后,可以储藏七吨以上的肉,够部落吃一整个冬天。

腌肉腊肉和腌菜酸菜之类的肉菜,不能吃太多,不能整个冬天全吃这些。

亚硝酸盐含量高,有致癌风险,少少给冬天准备一些就够了。

窖藏冰窖冷藏大半新鲜水果蔬菜和肉,明显更好一点,吃不腻,更安全营养。

这种地窖和现代农村的地窖差不多,比罗云家的地窖大一倍多。

仅挖坑挖地窖还不算完,一米深的地窖口得砌石头或砖。

砌起来后地窖口更规整结实,不容易往下掉土。

这是在部落外面,必须要有东西封住地窖口,不然老鼠野兽容易闻着味钻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