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干劲十足(1 / 1)

加入书签

把竹制尖头铲子装在第一批竹子捆的头上,给尖头铲子尖头绑上绳子,拉到冰面上测试。

尖头铲子推开三十几厘米厚,一米宽的积雪有点费力,需要一个人在前面拉,两个人在后面推,能推开一条路。

测试成功,接着砍烧更多竹子。

空下来的人收拢竹子,折断枝杈,六加五加六加五,二十二根扎成一捆。

带队收拢竹子的大头找过来道:“云,绳子完了,咋办?”

罗云头疼,砍一些竹子而已,一直冒出问题来。

队友还没经验没见识,不知道怎么做。

原始时期干点事怎么这么难?

“劈成长的细竹条,几根细竹条扭成一根,当绳子用。”

大头得到办法,去做了。

不一会儿愁着脸过来道:“云,我,不会,劈……”

罗云:……

过去帮他劈,石刀抵在竹子口,木棍敲下去,劈裂开,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

竹条够细后,用石刀抵着裂缝,手后拉劈开的竹篾,就从头到尾劈开了,选更柔软坚韧的绿皮的外皮细竹篾用。

劈出足够的竹篾,四五根拧成一根,示范着绑竹捆,一捆竹子平均着绑四道。

拧竹篾和绑竹捆大头还是会的,罗云去找竹子放倒。

大家武器不离身边,走到哪儿都带着,时刻注意四周,发现野兽及时告知大家。

硬把竹子压倒,大火烧断很有效,几分钟就能烧断一根,只是断口不平整。

罗云再和了一些泥,把要烧的根部两边糊住,留出中间让火烧,这下平整多了。

要是用石斧猛砍的话,估计一两个小时才能砍断一根,石斧还容易损坏。

要是只在竹根围一圈火烧断的话,竖着烧效率不高,要二三十分钟才能烧断。

火堆不容易转移,破出一些窄窄的,短短的竹条,横横竖竖编织成一张近半米长宽的垫子。

要转移火堆时,把火堆扒拉到垫子上,转移过去倒下来,短时间内竹垫烧不坏。

有问题及时解决,全程都由罗云在指挥。

他们基本没啥办法,教过的一些方法也容易忘记,瞎搞一气。

压断一根细竹子,烧成九根一二十厘米长的短竹子,用木棍打通竹节。

等下套在绳子上,方便人手拉,免的绳子勒手。

不算劈开用了的,完整的粗竹子烧断五十五根,已经下午四点了,天快黑了,收拾回家。

五十五根竹子分成三捆,十一根、二十二根和二十二根。

长兽皮绳解开成多条,每捆前面绑根绳子,后面左右各绑一根绳子,细竹子套在绳子上当把手,三个人前后一起拉。

带有尖头铲子的十一根竹子走前面,推开一条雪路,两捆走后面。

前面那一捆虽然只有十一根竹子,但也重达好几百斤,要把雪推开一米宽,最费劲,三人很吃力。

后面两捆竹子数量多,没有雪挡路,在滑溜溜没什么雪的冰上拉,还是很轻松的。

就是人容易滑倒,这个没办法,只能多注意着点。

路上几根竹篾编的绳子被磨断了,接上重新绑住。

一会儿后一根兽皮绳也断了,重新绑住。

前面三人累的不行,空着手的三人上去换人。

九人拉着竹子,五人空手,磕磕绊绊地回家。

一個多小时后,天黑了,十四人更加警惕地行走。

有点月光,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积雪,看的清。

又半小时后,大家才拉着竹子回到山洞附近的河面,已经没有力气了。

从竹子中抽出来两根扛回去,其它的扔在冰上,明天再带回去。

附近只有自己部落,没人偷,野兽想偷也没办法带走。

大家都冻惨了,回山洞后赶紧烤火,搓手搓脚。

罗云也搓手搓脚,手冻的更痒了,可惜没有蛇油。

要不要防冷涂些腊?

身上暖和后,把兽皮还回去,别让老人一直光着。





首领分食物,存鱼有近三百斤,今天大方点,吃两顿。

竹子回来了,大家还挺着急的,想立刻开始编背篓。

部落从上到下,都意识到背篓的好处了。

不仅可以把鱼背回来,还能装各种食物,以后采集再也不用兽皮兜了。

兽皮只能兜一兜子十多斤食物,采集满一兜子后只能回去。

山洞距离采集点远近不一,有的几公里,有的一二十公里,跑一趟只带回一兜子十多斤收获,尽在路上浪费时间了。

背篓却能背五六十斤甚至更多,跑一趟顶用兽皮兜好几趟,采集更有效率。

以后储存食物更方便了,还能分类储存。

更可以把幼儿放里面玩。

族人们累的困的不行,却坚持要编织,随他们吧。

罗云把劈竹子的方法告诉他们,暂时让他们劈粗竹条,自己睡觉。

石刀磨制后更锋利,刃口也更薄一点,劈竹条竹篾更容易一些。

两根竹子根本不够他们过瘾的,欣喜好奇又野蛮地争抢着劈完,还想再劈。

可惜外面又黑又冷,不敢出去把竹子带回来,只能不尽兴地睡觉。

次日清晨,罗云还没睡到自然醒,硬被他们叫醒了。

“云,竹子,拿竹子,回来砍。”

“云,起来,拿竹子,做背篓。”

……

罗云清醒后无语了,你们的性格也太单纯耿直了吧,心里一点事都藏不住,一点都忍不了……

大清早的不让人睡觉,外面冷的要死还让人出去干活,还有没有天理?

“你、你、你,你们去拿,我不去了。”

几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我们可以自己出去拿啊,干嘛非要云带队?

这些原始人啊,这几天被罗云指挥带队习惯了,啥事都让罗云带头。

俨然成了部落的小首领,习惯性地让罗云指挥带队。

他们反应过来,自己穿好兽皮和兽皮鞋子,带上武器,组队去扛竹子。

罗云继续睡,没管他们。

不一会儿竹子带回来,咔咔哐哐一阵劈,制造的噪音很大。

一群小孩子吵吵闹闹地玩竹子,把刚睡下不久的罗云吵醒了。

一阵仰天无声哀叹,罗云只好起床,洗漱好吃早餐。

教他们把竹子劈成一厘米宽的竹条,再破成一两毫米厚,等够一定数量后再编背篓。

查看了一下钵胚,胚沿上出现两个小爪子印,估计是老鼠踩过,没坏。

山洞里条件很差,有一些老鼠,老鼠不仅偷吃存粮,还咬人。

春夏秋时还有很多虫子,甚至蛇,记忆里有孩子被蛇咬了毒死过。

当然蛇也没落到好处,当辣条进了族人的肚子。

阴干近一整天后,钵胚硬了点,表层大概干了,还得阴干两三天。

上面有点微小的裂纹,罗云仔细地沾点水捏一捏,尽量保证成功率。

泥胚中水份含量很多,阴干过程中水份散发出去,给泥胚中留下很多微小的空隙。

如果泥胚中有杂质,或气泡,或不均匀,有折层。

水份散发出去时散发的不够均匀,这些地方就是弱点。

弱点处与别的地方的水份散发速度不一致,有的快有的慢,空隙变成开裂,变成废品。

如果泥胚暴晒的话,上层干的快,下层干的慢,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背阴的地方干的慢。

粘土或高岭土再纯净,揉的再均匀,也免不了要开裂,没开裂那是运气好。

所以要阴干,不能暴晒,尽量不通风。

通风的话,风吹来有方向,会带走水份。

风吹过的地方干的快,没吹过的地方干的慢,也有开裂风险。

泥胚有重力,会挤压空隙向下缩,也会稍微向内缩。

所以阴干后会缩水,尺寸比捏好时小一点。

很简单的道理,稍微想想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