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命运的改变(求订阅!)(1 / 1)

加入书签

周志刚抬手揉了揉儿子的头,目光在其看不到的地方,流露出一丝愧疚之色。

还是交给时间吧,相信秉昆肯定能够理解。

懂事的孩子总是容易吃亏。

因为父母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心血最少。

大年三十晚上,吉省。

“爹、娘,你看我大哥已经成家了,也参加考试了,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我的是婚姻大事吧了?”

周秉昆喜欢上了一个叫郑娟的寡妇,时不时的都会跑到太平胡同去偷看人家。

有时候,会找些借口帮对方忙。

一来二去的,两人都产生了情愫。

虽然郑娟带着一个刚两岁的孩子,可周秉昆表示自己一点儿都不嫌弃。

他就要娶对方当自己的妻子。

所以借着爹妈正高心当口上,把这件事给了出来。

“混账东西!你想娶寡妇?除非你老子我死了!”周志刚很注重名声,他绝对不允许儿子娶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

他教育儿子的方式很粗暴,之前心里对儿子的那股愧疚感,完全消失,剩下的全是暴怒。

周秉昆被打得很惨,可他依然不松口。

破也要娶郑娟。

见状,周秉义上前劝阻了几下。

这才让周志刚稍微消了些气。

“你呀!别太固执了,这件事上哥也不支持你,你要考虑考虑爹妈的感受”

那谁来考虑我的感受。

和大哥挤在一张床上的周秉昆,默不作声。

心里发出了无声的抗议。

他为这个家已经牺牲得够多了,这次只是想争取一下个饶幸福。



正月初七那,项南方从金陵回到了京城。

去机场接她的人依然是李卫民。

“家里孩子们可等着你的红包呢,别到时候钱不够啊。”

去往李家所在的四合院路上,男人开口打趣起女人来。

“放心,准备的很充足。”

项南方平时上班开销不大,工作以来的钱都在攒着。

区区压岁钱而已,轻松拿下。

今李家人聚的很齐,连很少参加这种聚会的田枣、佟晓梅二人也过来了。

她们和项南方是第一次见。

初次见面,自然少不了自我介绍这个流程。

李家的家庭氛围是相当融洽。

过完年,家里的炸货很多,再随便炒几个菜,根本就不用去什么饭店。

“我爸妈想要送我去香江那边读大学”

正和李卫民打得火热的史娜不太想去。

“好事呀,等你所有学成,可以回来帮我。”

当下香江那边的教育水平确实比内地要好很多。

何况李家在那边的产业十分庞大,照应史娜没什么问题。

虽史娜的大伯也在那边,但李卫民还是觉得自家力量更靠谱。

史娜并不是一个人过去读书,史母安排了傅荷姳陪同。

“想我的话就打电话或者写信。”

注意到女孩脸上的不舍之情,李卫民摸着她的脑袋了一句话。

去香江这事已成定局,史娜反抗不了,她跟李卫民这件事,无非就是想让男人安慰安慰她。

毕竟以后想见面,得等假期时间才可以。

“什么时候走?我送伱。”

“过了十五。”

“正好我送完你去吉省那边视察。”

年后工业部门第一出差任务地点,定在了东北那边。

“啊?你去多久?”

“不一定,你到香江的时候往宅子里打个电话,到时候你丹姐会联系我的。”

“好。”

杨树茂很伤心,从年前回来到年后走,他连史娜的面都没见过。

以前视他为亲弟弟的叶菲,也有意无意的跟他保持着距离。

自己只是去了一趟南方,怎么感觉身边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到底是为什么,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搞清楚了。

羊城那边不等人。

现阶段对杨树茂来,挣钱依然是第一位。

挣钱这件事真的会上瘾。

每看着不停增长的财富,心情也会愈发的开心。

当然了,对于一些巨富人家来,钱就是一串数字。

他们更多追求的是人生价值和某种成就。

“名利”二字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牢笼,把人们困在里面,任其厮杀。

最终能逃出牢笼的,思想境界必然是发生了翻地覆的变化。

芸芸众生,大都是凡人,多的是一辈子愿意自缚牢笼之辈。

赵亚静要比杨树茂晚走些日子。

李卫民给她安排了些事。

“你俩啥时候搞到一块去了?”

看了一眼史娜,赵亚静把李卫民拉到一旁声问道。

这可真是太意外了。

“注意用词,什么搞不搞的?要文明。”

李卫民一脸认真的纠正了一下赵亚静。

“好好好…注意注意,你俩什么时候成为朋友了?”

“比你早。”

刚下一直没话的史娜突然了一句。

不知道为啥,她对赵亚静的感觉很不好。

两人命里多少有些犯冲。

彼此都看对方不太顺眼。

史娜、傅荷姳两人要到羊城那边转道去香江,赵亚静刚好和她们一起。

这一路上绝对很精彩。

“你们路上相互照应下,到了记得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

送走赵亚静、史娜,李卫民坐车去了火车站。

项南方在那边等他。

此次去东北出差,项南方跟他一起过去,一边协助工作,一边学习。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随行的还有四位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

正月里东北的,要比京城冷得多。

他们到达目的地已经是两后。

吉省这边负责接待的人,早就提前到达车站等待。

与此同时,吉市光片区某住户。

“诚子,蓉们一家呢?”

周母看着丈夫徒弟郭诚手里牵着一个两三岁左右的姑娘,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全家都盼着女儿一家三口节后回来,特意让郭诚去车站接的。

怎么现在不见女儿和女婿,只有一个孩,不会好是出什么事了吧?

想到这里,周母的脑袋眩晕了一下。

郭诚当着师母的面没敢实话,把手里牵着的姑娘给了周母以后,朝周秉昆使了个眼色。

两人来到了院外。

“秉昆,你姐和姐夫因为带走了”

“只是一首诗而已,怎么这么严重?”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郭诚只是个工人,他对诗这玩意儿一窍不通。





“秉昆,你和诚子在外面了啥?”

“啥也没。”

“别骗我,你在我面前不了谎,是不是和你姐、姐夫有关?”

“我”

在目前的不停逼问下,不善于撒谎的周秉昆漏了嘴。

得知女儿、女婿被带走,周母一口气没上来,栽倒在霖上。

“妈!妈!”

周秉昆慌了神,她心里很害怕。

父亲、大哥以及大嫂前就奔赴工作岗位,去了远方。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第一反应有点儿六神无主。

随后,赶紧喊人把母亲送到最近的医院。

急火攻心突发脑溢血导致成了植物人,这就是周母现在的状态。

只能卧床。

周秉昆不敢告诉父亲和大哥,只能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照顾外甥女玥玥。

精力和时间被大量消耗,导致他没办法正常去酱油厂上班。

好在厂里的领导是他二姐周蓉的爱慕者蔡晓光,工作一时半会也丢不掉。

周家的日子,在周秉昆的辛苦维持下,艰难的过着。

“这是咱们抽调的第五个厂了,希望问题不要像之前那么的大。”

问题少,效益好,工厂才能健康发展下去。

工人们维持生计的饭碗也就不会丢。

听到项南方的话,李卫民微微摇了摇头道:“现在发现问题,总比以后发现问题要好,早发现早治疗。”

“也对,那咱们什么时候去光片区调研啊?”

来吉市这些,偶然间一次吃饭,李卫民听到别人在口中提到了光片区。

当即就觉得耳熟,联想到穿越前看的那部剧,安排手下人去打听了一下。

果然有个周家,周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周秉义,老二周蓉,老三周秉昆。

确定是《人世间》那部剧的人物以后,李卫民就提出想去光片区调研一下。

只不过时间没定好。

现在项南方提了出来,择日不如撞日。

一行人轻车便装往光片区方向而去。

恰的是,他们刚进光片区不久,就遇上了一场热闹。

周家门口围了很多人。

“秉昆这是犯啥事了啊?怎么公安都来了?”

“他要是被带走了,躺在床上的老娘和才两岁的玥玥谁来照顾呀?”

“领导!你怎么在”

带队的那位公安叫王志军,目光无意间瞥到了站在人群中的李卫民。

五几年的时候,李卫民来东北那次,王志军做过后勤支援工作。

话半截,王志军收了声。

赶紧让手下人带走周秉昆,驱散完围观群众,这才来到李卫民面前。

“出什么事了,还让你这个副局出面?阵仗不啊?”

王志军简明扼要的把事情给了一下。

“志军,别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咱们不能一味蛮干,你看这家里老的老,的的,离不了人,调查完情况,赶紧把人送回来,你要理解一个作为弟弟,想给姐姐找公道的心情”

“是是是我明白,领导晚上有空没?我家里有两瓶战友送的酒,想让你帮忙品鉴一下。”

李卫民想了一下,“现在在吉市有多少咱们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同志?”

“六个。”

“都叫上,晚上我请客,你把酒带上。”

“好。”

王志军面露喜色。

回到局里,快速处理了一下周秉昆的事情。

口头教育一番,让其下次做事不要那么冲动。

“你运气好,这次要不是有贵人保你,少也要进去待上半年。”

“贵人?”

周秉昆很疑惑,他哪里认识什么贵人。

“行了,早点回去照顾你老娘和外甥女吧。”

“谢谢王同志。”

王志军摆了摆手,表示不用。

“老王,什么情况,你怎么把周秉昆给放了?”

郝正一脸不爽的来到了王志军的办公室里。

“调查完情况,自然就放了呀。”

“你明白我什么意思?别在我这装糊涂。”

“装什么”

李卫民的脸在脑海中闪过,王志军熄了利用对方搞掉上司的想法。

低声把其中原因给了出来。

“那个那个老王,我对李部长神往已久,晚上你们在哪吃饭,能不能透露一下,我过去敬杯酒。”

郝正的脸色变化很快,态度改变的也很及时。

“这个我不能,领导会不高心,不过嘛”

“谢了兄弟,以后咱们事上见。”

王志军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让郝正盯着他车去哪儿。

他这可不算是告诉对方吃饭地点。

毕竟一个单位的同事,在路上看到自己同事的车,肯定会心生好奇。

“秉昆回来了,没事了?”

“嗯。”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还打算给你父亲联系一下,告诉他你们家的情况呢”

闻言,周秉昆脸色一变,赶忙问道:“李叔,你没联系我父亲吧?”

“没呢,只是有这个打算。”

“李叔,千万别联系我父亲,我不想他为家里的事操心。”

“唉,苦了你这孩子了。”

周秉昆在周围邻居眼里,那可是一个大孝子。

口碑可比周家老大周秉义,以及周家老二周蓉强太多了。

一个为了自己的前途,一个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

没有一个考虑过这个家。

别人家都是老幺最受宠,搁到周家,老幺却是最不让人待见的那个。

“姥姥!姥姥!舅舅回来了!舅舅回来了!”

两岁的冯玥看到周秉昆的身影,蹦蹦跳跳的跑到床边,对躺在床上意识不太清醒的周母喊着。

周母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嘴巴一张一合,想什么没出来。

眼角一滴泪珠流淌了下来。

“玥玥饿了没?”

“饿,好饿。”

冯玥摸着发瘪的肚皮,仰着脑袋对舅舅道。

“先吃颗糖,舅舅马上给你做饭。”

“好耶好耶,吃糖喽。”

没有生活烦恼的孩子,最幸福、最可爱。

周秉昆已经好久没去太平胡同看郑娟了。

他决定等吃完晚饭,外甥女哄睡着以后,过去一趟。

看看那边生活用品上需要补偿些什么。

而郑娟也从刚开始的期望、失望,变成了习惯没有周秉昆的习惯。

她知道周秉昆家里出的事情。

也理解对方长时间的不出现。

心里的那一丝情愫,被她深深的埋藏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