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把酒撤下去(修订)(1 / 1)

加入书签

在李伟的一通安排下,学生们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怏怏不乐的去各自所属的作坊上岗了。


当然他们现在还只是一些十五左右的孩子,而且个个都是宝贝,李伟也不可能让他们亲力亲卫的去干活。


人材自然有人才的待遇,这些学生进去就是管事,主要负责的是研究,出主意,指挥别人干活。


军器局的工匠知道这些都是他的亲传弟子,而且还都是工匠的子孙,心里也没有太多抵触,相反的还爱护有加,毕竟他们也期望着自己家的子孙也能有一天成为这样的人。


安排好了这些学生,李伟把鲁提叫了过来,吩咐他看好这些学生,同时还有一些东西要继续加紧制造,像蒸汽机、拉膛线的枪管等等。


离开军器局,他又去了船厂。


船厂里,蒋荃正在带领工匠制造新的铁甲舰。


李伟可不是只造一艘铁甲舰就算完事了,不光是战舰,还有运输轮船,客船都要造。


现在虽然有了橡胶的种子,但是想在大明境内种出来,到长成割胶,至少得个五六年,他不想等。


所以在觅地种植的同时,也要再次远航去美洲,最好是能建立基地,专门收割天然胶,然后运回来。蒸汽轮船来回一趟也就几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可以等的。


有了王景弘跑这一趟,探明了航路,后面的事就简单许多了。


看了看舰船的制造进度,李伟又嘱咐蒋荃加紧建造,才离开船厂。


在李伟为出征忙碌准备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深夜,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摸进了京师西隅的天界寺。


在这天界寺中,不仅住着各地召进京来的僧众,也有藩邦来的僧人,其中就有倭国的。


虽然倭国与大明关系紧张,甚至即将开战,但身为天朝上国,大明朝廷依旧是坚守着不斩来使的原则,将这些来大明求见交流的僧人使臣安置在各处。


这个鬼祟的身影摸进了寺庙,便找到了一个倭国的藩僧。


“如窑藏主,这是我家大人给您的密信!”


这个鬼祟的人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这个倭国的和尚。


他是林贤的亲信,来找这个如窑藏主正是替林贤向倭国通风报信的。


如窑穿着一件深深褐色的法衣,法衣上绣着莲花图案,象征着清净和高洁,可能是营养不良,脸色略显苍白,双颊微微凹陷。


“多谢林大人,小僧感激不尽。”


如窑声音温和,单手执礼道。


林贤的亲信勉强挤出笑容,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也很讨厌这些倭人。


送完了信,这个亲信便匆匆离开了寺庙。


只是在他走后,寺庙拐角的阴影处却又冒出了两个人的身影,明显是跟踪他而来的。


“大人,要拿下他吗?”


“不用,我先禀报侯爷,然后再说!”陈肃沉声道。


之前他在将调查林贤的事上报陛下后,虽然没得到答复,但也相当于是陛下默许了,他也能彻底放开手脚,全力调查了。


现在大军即将出征,林贤派亲信来这里找倭国的僧人,不用想也知道这林贤肯定有通倭之举。


但陈肃并没有心急的打草惊蛇。


奸细这种东西,有时候留着比清除了更有用。


陈肃目光闪动,心念急转,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成型……


出征之日,晴空万里。


李伟在跟安庆母子和小青一一告别后,转身离开了驸马府。


龙江口岸,数百艘战船一字排列,绵延数里。


大军已经准备妥当,粮草辎重由劳役和将士一起搬运到了船上。


李伟和汤和、胡海汇合,朱元璋和朱标亲率众臣送行。


“此次出征意在警告倭国,只要他们愿意称臣纳贡,约束子民不再为寇便可,大军不得过于深入,以免深陷其中。”


朱元璋不放心的叮嘱道。


此次出征为了以防万一,朱元璋又增调了五万兵马,配合水师作战。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指望汤和、李伟他们能讨平倭国。


倭国虽是小国,但也有至少数十万,想直接讨平绝非易事。


“陛下放心,臣明白!”


汤和拱手道。


但他身侧的李伟心中却不以为然,好不容易有机会了,不把这倭国直接灭了,那就太对不起大众了!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道:“打完了就早点回来,安庆和孩子还等着你呢!”


“是陛下!”


李伟拱手称是。


朱元璋点头,这才慷慨激昂的勉励诸将一番,让他们启程出征。


汤和李伟等诸将告别朱元璋父子二人,登上各自的战船正式启航。


铁甲舰披波斩浪,数百船大大小小的战船跟着搅动江水,一时间数里之内的江水如沸腾般翻滚,大军浩浩荡荡的顺江而下,直冲无边海洋而去。


京师应天府,至入海口,距离二百余里,经过一日行程,大军便由江入海。


铁甲舰的船头,李伟迎风而立,凝望着无边的大海。


在后世他也没出过海,仅是在海边逛过而已。


此时真正身入大海,顿时觉得天高海阔,心胸都仿佛宽广了许多。


“呵呵,还是你这船快呀!”


正在李伟享受海风的时候,身后响起一个讨厌的声音,汤和迈步走了过来。


李伟微微皱眉,不悦瞥了他一眼:“大将军,你怎么不回你自己船上啊?”


汤和闻言笑容一滞,不悦的哼了一声。


他是这支大军的统帅,按理说他的旗舰也该是这支水师中最大的船才对,然而李伟这铁甲舰显然是不肯让给他的,他就只好自己跑了上来。


“铁甲舰船身高大,视野广阔,我在这里才能更好的指挥大军!”


“哦。”


汤和言语之中提示他应该赶紧把铁甲舰让出来,然而李伟却不接茬,淡淡的哦了一声就不搭理他了。


汤和无奈,只能厚着脸皮跟他凑在一艘船上。


这时,吕唐从船舱里出来禀报:“侯爷,饭菜准备好了,可以用饭了。”


汤和收起不满,笑道:“正好,咱还真有点饿了,走一起一起!”


李伟瞥了他一眼,有心赶他走,又不好开口。


两人并肩进入船舱,已经有部下将酒菜摆上了桌。


虽然大军出征在外,但他们这些军中高层将领吃的还是很不错的,不会像普通士卒好样只能啃干粮。


汤和一点也不客气,进门后就直接在桌前坐下,伸手就要去拿酒坛倒酒。


李伟眉头一皱,突然开口喝道:“怎么又有酒?行军在外,岂能老是饮酒误事?把酒撤了!”






汤和好酒,几乎顿顿不能离,刚开始的时候他还陪着喝点,但老喝就烦了。


汤和的动作顿住,疑惑的看着他。


“是!”


吕唐恭声称是,然后便招呼人把酒给撤了下去。


汤和眼看着酒坛从手下溜走,顿时不乐意了:“有菜岂能无酒,你看这一桌的美味佳肴,没吃不喝,多可惜啊!”


李伟扫了眼桌子上的菜,点头道:“这倒也是。”


“嘿嘿,是吧?”汤和露出笑容,等着他让人把酒再送回来。


而李伟却是伸手一指,道:“把菜也撤下去!”


“是!”


吕唐再次招人将满桌子的好菜也撤了下去,最后桌上就剩几张干饼了,李伟这才老神在在的坐了下来。


汤和笑容凝固,一脸问号。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怒道:


“我是那个意思吗?我是让你把酒送回来!”


李伟诧异的抬头:“哦是吗?嗨,你看你,也不说清楚,真是的!”


汤和:“……”


李伟说完,伸手拿起一块干饼来就啃,丝毫没有将酒菜再送上来的意思。


汤和呼呼喘了几口粗气,才道:“你真就让我吃这个呀?好歹把菜给送回来啊!”


“哎,大将军!咱们行军打仗粮草有限,将士们都是这样啃干粮,咱们身为统军将领,怎么能搞特殊呢?这样会让将士们寒心的!”


“昨天你怎么不说?”


“昨天不是没想起来嘛,现在想起来了,今后自当以身作责!”李伟义正言辞。


汤和嘴角抽动,磨了磨牙,只得跟着拿起了一块干饼咬了两口,但是他身居高位多年,哪还吃得下这种干嚼大饼没有酒菜的伙食!


“不吃了!”


咬了两口之后,他就一把将干饼扔在了桌上,起身离开。


李伟本来一副吃得很香的样子,等他离开后立刻停了下来,向身旁的吕唐道:“快去看看他走了没有!”


吕唐点头,悄悄跟了出去。


汤和出了船舱,就气冲冲的去了后甲板,然后命人用小船将他放下去,回自己船上去了。


没菜他还能忍,但没酒绝对不能忍,李伟不给,他只好回自己船上喝去。


片刻后,吕唐回到船舱内禀报:“侯爷,信国公回自己船上去了。”


“呼,终于走了,”李伟长松了口气,“快,去把酒菜都端上来!”


“是!”


吕唐应声,让人把美酒佳肴又端了上来。


李伟满脸得意,招呼吕唐坐下一起吃喝。


“这个汤和,真是烦人,陛下非让他来碍手碍脚的,还不如让我自己独掌大军呢。”


李伟边吃边抱怨道。


吕唐顿了顿,放下筷子,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他:“侯爷,这是上船前陈肃派人交给属下的密信,让他转交给侯爷。”


李伟愣了愣,伸手接过,打开看了看。


随着看清信上的内容,他的眉头也渐渐的皱起。


“你怎么不早点交给我?”


李伟抬头向吕唐问道。


“陈肃特意要我单独交给侯爷,之前信国公一直在船上,属下没找到机会。”吕唐赶紧解释道。


李伟单手拿着密信,摇了摇头:“这个陈肃,真是!”


皱眉沉默良久,他还是叹了口气,默默的将信收了起来。


铁甲舰速度很快,包括那些明轮的木船,也并不差多少,但是朱元璋后来补充的那五万大军乘坐的普通帆船就不行了。


好在这些船体积小,紧赶慢赶,大军经过五日的航行,总算靠近了倭国。


船舱里,李伟正在嗑瓜子。


不过他这个瓜子是西瓜子,跟后世的葵花子不一样。


“下次去美洲让人找找看有没有向日葵。”李伟一边嗑一边嘟囔道。


后世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作物原产地都是美洲,这不禁让他有些感叹那片大陆真是个好地方,要地有地,要矿有矿,还有丰富的农作物。


“侯爷,前面发现一个岛屿,如果方向没错的话,应该就是倭国南部的值嘉岛了!”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吕唐匆匆进来禀报道。


“呼!终于到了!”李伟长出了口气,把瓜子放下,拍了拍手站起身来。


“走,去看看。”


李伟跟他一起走出船舱来到船头,吕唐将望远镜递给他,然后指着舰船左前方道:


“就在那个方位!如果咱们航向没错的话,那个应该就是倭国南部的值嘉岛了!”


李伟抬起望远镜看了过去,果然见远处一片岛屿浮现在海面上。


“指甲岛,名字起得到是挺贴切的。”


李伟放下望远镜,调侃道。


随后又吩咐吕唐:“让全军减速,靠过去!”


“是!”


吕唐立即应命道。


“慢着!”李伟叫住了他,迟疑了下改口道:“算了,先禀报信国公,听他命令吧。”


汤和才是大军的总指挥,虽然他的命令下达下去,至少亲自训练的这五万水师肯定会遵令,但是大将军的面子不能不给。


“是!”吕唐再次拱手,转身离去。


吕唐先是命旗手挥动令旗,向其他船只简单通报,然后便命人放下小船,派校尉乘船赶往汤和的舰船去报信了。


过了许久之后,校尉去而复返,但是他的身后却多了汤和他的几个亲兵。


汤和来到铁甲舰船头,李伟转过身来递上了望远镜,笑道:“大将军,前面有个岛应该是倭国的值嘉岛,你看看应该怎么办?”


汤和黑着个脸看着他:“你还知道我是大将军啊!我前几天在下面喊这么大声你听不见?你的人都聋了吗?”


提起这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那天李伟把他骗下船后,等他吃饭喝足乘小船回来,在下面喊了半天,铁甲舰上的人愣是装看不见,最后只能忿忿不平的返回了自己船上。


李伟故作惊讶:“还有这回事?哎呀,肯定是海上风高浪急,噪声太大,船上的将士没听到大将军的呼喊也是正常的!”


汤和怒吼:“你放屁!我看你小子就是故意的!”


李伟被震得耳朵嗡嗡响,掏了掏耳朵后,赶紧转移话题:“大将军,战事要紧,你快先看看这个岛吧!”


“哼!回头再跟你小子算账!”


汤和冷哼一声,将他手上的望远镜一把夺过来举到眼前,向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