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糖衣炮弹(1 / 1)

加入书签

第116章糖衣炮弹

朱靖闻言,十分爽朗的哈哈大笑道。

“既然如此,那本督便先为方堂主表奏一个侯爵,外加一个总兵的官衔吧。”

方元闻言,面露激动之色,躬身下拜道。

“末将谢大都督恩典!”

“大都督的恩情,末将永生难忘,此生愿为大都督,为大明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方元是知道在明军中,总兵官意味着什么的。

现在的明军编制,最大的也就是军一级别,主官就是总兵官。

可下辖万人战兵,绝对的位高而权重。

朱靖能给自己一个总兵官,是方元没能想到的。

他以为自己没能在广州之战中赢的漂亮,朱靖最多也就能给他一个参将呢。

却是不成想,朱靖赏赐起来竟如此大方!

怎么说呢,对朱靖来说,方元属于是那种带资入组的股东。

对于这种股东,他自然不能吝啬!

更别说,现在的大明依旧属于是起兵初期了。

这个时间段,该给的官帽子绝对不能吝啬。

至于说封无可封的事情,那不是他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靖现在需要考虑的,只是拉拢好方元这个“股东”,并让他起到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以后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说!

别忘了,方元可是天地会的人。

朱靖重用重赏于他的话,肯定是能吸引更多的天地会壮士慕名来投。

而天地会在汉地十八省,可都是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的。

尤其是在南方的两广福建地区,天地会的势力更是根深蒂固,民间最起码有一半的男丁,和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么重要的一个人,朱靖自然不会亏待于他。

如果能用好天地会,大明在南方各地的战事,绝对是能够事半而功倍的。

想着这些,朱靖又开口补充道。

“本督给方总兵的一个军的编制,兵员和军官可由方总兵自行招募任命。”

“朝廷这边会按照编制,下发军队所需的钱粮军械!”

“方总兵不用为如何筹集大军所需的钱粮而忧虑。”

朱靖的意思很明确,兵是你的,但军队所需的钱粮军械由大明来出。

方元见此,神情更加激动的下拜道。

“末将谢大都督恩典!”

“愿为大都督马首是瞻!”

朱靖微微颔首,然后再次将方元搀扶起来,接着开口说道。

“方总兵不必多礼,你在大明攻取广州的这一战中是有大功的,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朝廷给的恩赏,放心受着便是。”

由大明提供钱粮军械来帮方元养兵,表面上来看是朝廷对方元的恩赏。

但实际上,这却也是一发糖衣炮弹。

因为,朱靖始终明白,一只军队如果不能自己解决钱粮军械的供给问题,那他就永远得受到朝廷的辖制。

除非是天下局势演变成明末时候的那种,朝廷手上只剩下关宁军这么一只能打的独苗苗。

否则的话,这只军队就算是再怎么跋扈,最多也只能算是军中的一座山头,而不会变成尾大不掉的军阀。

要知道的是,崇祯早期的辽东将门虽然跋扈,虽然养寇自重,但却也还算是听话。

朝廷军令下达,是能调得动他们的!

直到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大明九边精锐丧尽,关宁军变得“不可或缺”,他们这才实际上变成军阀的。

而在此之前,大明朝廷拿捏关宁军的手段,说白了也就是钱粮供给。

……

明军开始着手控制广州城,整顿广州城内的秩序。

一名名清军战俘被集中看押,绿营战俘们在被执行十一抽杀进行震慑之后,剩下的人都被剪掉辫子,编入了前锋营中。

等下次战事爆发,明军就会将其驱于阵前,为大军打头阵,当炮灰。

而八旗兵和他们的家眷则是被另外甄别了出来!

八旗兵们被一个个清点计数,准备随后处置。

八旗兵的家眷则是被集中关押,后续会派人将其中的适龄生育女子甄别出来,分发给有功将士为妻。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有隐患……

不能说完全没有肯定不对,但实事求是的说,隐患真的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从生物本能上来说,女性大多是没有和国家民族可言的,依附于强者生存这是女性的本能。

就如同是草原上的狮群一般,如果遇到更加强大的狮王,坚持战斗到最后的,只会是原种群的雄性个体。

雌狮或许也会为了自己的幼崽而抵抗,但大多数的雌狮都不会抵抗到底。

在种群中的雄性个体战败后,它们大多都会选择臣服于新的狮王,并为新的狮王生育后代。

这就是动物的本性!

而人,说白了也只是高级动物。

青壮男性和狮群中的雄狮立场是一样的,国家民族的存亡和他们是息息相关的。

没有国家民族,青壮男性就无法生存,更无法繁衍后代,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

所以,青壮男性才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

一个民族的青壮男性若是死光了,那这个民族也就该灭亡了。

剩下的女性消化起来,实在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至于说八旗中,剩下的那些没有生育能力的老弱妇孺,朱靖则另有安排。

他准备用这些八旗老弱去填满清的城壕。

当年满清是怎么驱汉人百姓于阵前,填壕覆土,充为炮灰的,朱靖就会怎么对这些旗人。

也算是因果报应吧!

“报大都督,我军在广州城内一共清剿出了两万四千余旗人。”

“八旗兵的数量大致是三千余人,剩下的均为老弱妇孺。”

“其中,适龄生育的旗人女子约为六千人,已经全部对其另行安置,准备用于战后赏赐有功将士。”

张进前来朱靖身边汇报道。

朱靖微微颔首,然后询问道。

“那绿营战俘抓到多少?”

张进取出一份报告,翻开,然后开口说道。

“我军在广州城内,大约抓到绿营兵五千余人。”

“提标,抚标,广州的城防营都在其中。”

朱靖神深吸一口气,满意的颔首。





这一战之后,广东一省的清军主力,算是被他给打掉了。

剩下的那些清军,也只是一群零散的乌合之众罢了!

不成威胁!

朱靖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

“命人继续着手清理广州城内秩序吧!”

“等广州城内的秩序被清理好了之后,本督再行入城……”

……

朱靖发出的飞鸽传书一路向西,借着鸽子归巢的本能,仅仅花了三天,飞鸽传书便将明军主力攻陷广州城的好消息送到了武宣。

而此时的武宣县,正因为浔州府方向的战事而愁云惨淡。

浔州那边的战事刚爆发,便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虽然在大明调集各方兵力增援之后,成功的将清军给堵在了浔州府以南,稳住了战线。

未让清军跃过浔州府,进犯到武宣。

但是近在咫尺的战事,还是令武宣这边的气氛凝重且压抑。

更令大明这边感到惊惧的是,在清军杀至浔州府之后。

浔州府下辖各县,除去被大明牢牢控制的武宣一县,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爆发出了士绅叛乱的事件。

好些个士绅举旗策应浔州府方面的清军,给明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幸而,在贵县之事后,大明对地方上的士绅都多了些心眼。

有了些防备!

这才没叫那些叛乱的士绅阴谋得逞。

可即便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武宣这边的气氛也是难免有些低落。

若非是明军上下都被分了田,各条防线上的守军的军心士气能否稳得住,那都是两说。

朱简灼坐在自己的书房内,而在他的面前,则是摆着一张沙盘。

看着沙盘上的局势图,他忍不住一阵唉声叹气。

“如今,浔州府方向的战局可不算顺利!”

“更要紧的是,清军又向来宾方向增了兵,来宾方面所面临的局势也是紧张了起来。”

“若是在我军的援兵抵达之前,清廷再往大山方向增兵,我军可就真的是无兵可用了。”

朱简灼看着沙盘,忍不住叹气。

在朱靖率部东征之前,武宣方面的留守兵力是不到三千人。

而这段时间以来,随着明军不断的扩军,武宣方面的留守兵力达到了五千之数。

但面对清军不断的增兵,明军这边由于将兵力分散在浔州府,来宾,大山,武宣等地。

是故,在面对清军的进攻时,不免有些力不从心。

明清双方交战最为激烈的浔州府一线,守军已经数次向武宣求援了。

一旁的首辅王顺闻言,开口安抚道。

“殿下不必忧虑,东征大军不是已经派兵回援了吗?相信援兵很快就可以抵达的。”

“只要我军的援兵抵达,则广西困局立解也。”

明军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兵力短缺,更是因为缺少一只机动野战部队担任救火队员,来摧破清军的包围。

而破局的关键,便在于正在从广东回援的刘明佑所部!

朱简灼闻言,叹了口气,但还是开口说道。

“东征大军不该派兵回援的,吾儿还是该以东征战事为重啊。”

“若不能尽快拿下广州,打开广东那边的局势,那我大明是有可能会被满清朝廷给围死在广西的。”

“武宣这边的局势虽然危险,但却还能坚持,靖派兵回援之举,实在不好说究竟是对是错。”

何寿闻言,开口拍马屁道。

“大都督之所以派兵回援,那也是关心监国殿下的安危,在得知武宣危险后,便立即从兵力紧张的前线抽调兵力回援,实在是孝心可嘉。”

朱简灼微微颔首,然后继续说道。

“靖的孝心,孤王是知道的。”

“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在援兵抵达之后,我军该如何摧破鞑子的包围圈吧……”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应喏。

只是,就在这时候,外边想起来了一阵喧哗。

“大捷!大捷!”

“我军大捷!”

竖起耳朵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外边大声呼喊着大捷。

朱简灼等人脸上的表情均是一变,听着外边的动静,一张张脸上都是化不开的错愕与惊喜。

很快,呼喊声越来越近,呼声也是越发清晰。

“大捷,大捷!”

“我东征大军大捷,大都督于三水县大破清虏广东提督所部,随之大军东下,席卷广州。”

“此战,广东清军主力尽没,我军俘斩数万,可谓大胜!”

众人闻言,脸上都是发自肺腑的喜意。

因为,此时此刻,大家伙儿和大明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只有大明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作为大明的元从老臣,才能保住当前的富贵,甚至是分配得到更多的利益。

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大明能够发展壮大了!

很快,便有一名传令兵小跑着奔了进来,在朱简灼等人面前跪下,呈上了一份飞鸽传书来的简略战报。

朱简灼接过战报看了起来,看完战报之后,他忍不住仰天大笑出声,十分爽朗的开口说道。

“哈哈哈,我军大捷,吾儿甚勇也!”

“生子当如是,哈哈哈,生子当如是!”

朱简灼现在的情绪相当的亢奋,自己儿子在广东方面取得的大捷,让他看到了大明光明的未来。

他身边的众人见此一幕,更是纷纷下拜道。

“臣等为大明贺,为监国贺,为大都督贺!”

“臣等为大明贺,为监国贺,为大都督贺!”

“……”

片刻之后,朱简灼收住了笑容,一摆手道。

“哈哈,诸位卿家都平身吧!”

“本来孤王还在忧虑,浔州府方面的战事会影响到我大明上下之军心士气,如今再看,却是孤王多虑了。”

“这不,东征大军已然是为我大明大大的扳回了一城!”

朱简灼趁热打铁,宣布了急需扩军,以及筹备反击战事的计划。

既然大明的东征战事取得了这么大的突破,那武宣这边再想要征兵,难度必然大减。

明军的扩军速度,相信能够更上一层楼!

这个世界上,胜利真的是最能鼓舞人心的东西!

大明在东征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从上到下,都是被狠狠的打了一针强心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