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入了萧寒棋局,便已经是棋子(1 / 1)

加入书签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正文卷第177章:入了萧寒棋局,便已经是棋子爹,你放心,标儿一定会和您一起,为天下百姓,抗下这塞北万载寒风,不负天下百姓对我朱家的信任的。

朱标双拳微微攥紧,心中暗自发誓。

“嘿,嘿,嘿。”

“想什么呢?”

“这怎么聊着聊着还溜号了呢?”

“就你这听讲态度,当年宋夫子不打你板子吗?”

萧寒伸出手指在朱标眼前晃了晃。

“咳咳!”

“我,我只是被未来的美好状态给吸引了。”

朱标轻咳了两声说道。

心下却是暖暖的。

萧寒,萧风雪。

为大明削去风雪吗?

有这么个兄弟,真好。

“殿下,澜沧王国方向急报。”

就在此时,姜右走了上来,将一份急报递给了萧寒。

“怎么了?”

看着萧寒看着这一份急报脸色逐渐发生变化,朱标不由得开口问道。

“有其他卖家介入了澜沧王国市场。”

“他们同样打着阿瓦王朝的旗号,但并非咱大明朝廷的人。”

“表现上,似乎是当初从岭南奔赴越国的那一批商人,他们从阿瓦收购武器和战甲,再高价卖到澜沧。”

萧寒对着朱标道。

“这对咱大明的布局,是不是会有什么影响?”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影响肯定是有的,毕竟相对于咱们朝廷自己的商队,虽然这些人也是大明商人,着实不可控。”

“时间久了,容易把那群被咱们忽悠的以为自己是被阿瓦支持的氏族真的和阿瓦方面牵线搭桥。”

“这戏,可就不好演了。”

萧寒开口说道。

“那怎么办?”

“要不要出兵把他们抓回来?”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大哥,伱这怎么一会儿精明一阵糊涂的?”

“要是咱大明直接动手,那岂不是相当于告诉那些澜沧人,这一切就是大明在背后搞的手脚吗?”

“咱们不但不能抓这些人,还得让在澜沧那边的商队,承认这些人的身份。”

萧寒对着朱标说道。

“那…他们会不会泄露咱们的战略?”

朱标再度发问。

“大概率不会。”

“一方面,那些商人不一定能看出咱大明的战略意图。”

“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把我们大明的战略暴露了,那么这门生意他们也没法做了。”

萧寒对着朱标解释道。

“哼!商人,真是碍事!”

朱标冷哼一声。

“无所谓,棋盘上突然多了一枚不怎么听话的棋子罢了。”

“打不了,之后引导一番,利用另一边亲近越国的氏族将他们除掉。”

“不过这件事充满了不稳定性,如果没有发觉他们想要撤走的意图,暂时没有必要动手。”

“我现在更想知道另一件事,根据情报,这些商人的镖师队伍势力不凡,似乎有着胡惟庸那些残余势力的影子。”

萧寒淡淡开口说道。

“什么?”

“他们怎么敢?”

朱标怒斥一声。

“稍安勿躁。”

“我倒是觉得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倒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们从暗处走到了明面上。”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确凿,哪怕咱们暂时不打算利用亲越国氏族将他们减除,也该调整一下武器支持的天平了。”

“毕竟,他们的出现,导致了这天平两端,有了一点点失衡。”

萧寒一边说着,手还在不停忙活。

“好了,算出来了。”

“根据我的计算,留下这些生产线,可以让应天府每年富裕的粮食产量消耗七成,剩下三成,等粮库填满,也可以吃下。”

萧寒挥了挥手里的纸。

刚才讲话间,他的推演一直就没停过,此时终于是算完收功。

“额…你这个时候还在算账?”

朱标瞪大眼睛。

“不然呢?”

“打仗嘛,就是国力比拼,这些账算好了,可比澜沧王国那边进展迅速对咱大明的好处更大。”

“毕竟,澜沧的国力就那么多,一口吃干抹净,很长时间可就不能吃第二次了,自己的产业,才是重中之重啊。”

“至于那些商人,我会先暗中安排那些亲越国氏族试探一番,想个办法把他们锁在这澜沧是非之地。”

“万山后,有点意思。”

萧寒呵呵笑着道。

澜沧王国。

“万老弟,不愧是你,这澜沧内斗的机会,说抓住就抓住了,果然,这杀人放火才能是金腰带啊,咱倒卖这些武器的收入都要追上上一次卖纸了。”

“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没跟咱们一起来,怕是大腿都要拍青了。”

王栀笑着拍着万山后的肩膀说道。

“就是就是。”

“此番吾等能有这等声势,连那些本地贵族土司都对咱毕恭毕敬,都是万老弟的功劳啊。”

周德兴也是开口说道。

“老程俺嘴笨,不知道说什么,这杯酒,俺敬万老弟。”

“以后,万老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散尽家财,也一定要跟着万老弟走到底!”

程建拍着胸脯说道。

“你们…真的觉得,这事这么简单?”

然而,面对程建的敬酒,万山后却并没有举起酒杯,而是开口问道。

“有什么问题吗?”

“俺看来,就是阿瓦和越国在扩张在澜沧这地方的影响力啊。”

“毕竟,这澜沧一国到处都是穷山恶水,直接发兵来打,着实不合算,这么做,确实聪明。”

程建开口说道。

“程老哥,你只注意到了其一,并没有注意到其二。”

“根据我观察,那些代表了阿瓦贩卖武器的其他商人,虽然也都操着一口流利的阿瓦话,但在我试探之中发现,他们的大明话同样不差。”

万山后说道,眉头伸所。

“会不会是阿瓦得知了越国投靠了大明,为了怕报复,所以故意这么做,一旦出了问题,就推给咱大明?”

周德兴也是眉头皱起。

“如果是这样就好了。”

“此前收购阿瓦的元制武器,我明里暗里打听,结果发现,除了我们,根本就没人去他们那里进货。”

万山后摇了摇头。

“万老弟,你是说…”

“那些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阿瓦商人,而就是大明的人?”

王栀瞪大眼睛。

“嗯。”

“若我所料不差,这一场澜沧王国的乱斗,根本就不是什么阿瓦和越国扶持战争的结果。”

“而是,大明全程自导自演,准备把澜沧王国纳入囊中。”

“而我们,不小心闯入了大明的这一盘棋。”

万山后微微点了点头。

“那怎么办?”

“要不,咱们把这事公之于众,把水搅混,趁机离开?”

程建对着万山后问道。

“可以,大不了,咱们所有人,客死他乡。”

万山后嘴角微微一抽。

“程老弟,这样做是不行的,我们要是这么做了,大明那边过来的人绝对不会放过我们?”

“一旦此事被我们公开,或许那些被大明商人拿下的山头中隐藏的力量或许会被澜沧王国内部势力绞杀。”

“但是,在他们被杀光之前,我们一定跑不了。”

“毕竟,咱们现在就和负责伪装阿瓦支持的商人搅和在一起,他们想解决我们,并不难。”

年纪最大的,周德兴开口说道。

“不错。”

“周老哥说的对,况且,这么做,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继续装聋作哑,还可以接着倒卖武器积累力量,但是一旦把事情放到明面,大明的面子上过不去,我们的里子,就会直接被大明捏碎。”

万山后补充道。

“那…那怎么办?”

“若是大明计划成功了,届时清算一切,我们这些搅局的,怕是不会轻易脱身。”

程建对着万山后问道。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冷静。”





“当年大明一统天下之前,有着一句九字真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们现在也适合这么做,先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培养足够强大的镖师武装队伍,等到最关键的时刻,伺机脱身。”

万山后开口道。

“我支持万老弟的说法。”

“万老弟还真是博学,连这种只有高层知道的大明辛秘都能道破,必然可以带我们脱离困境。”

周德兴深深看了万山后一眼。

“哈哈!”

“周老哥说笑了,我不过是此前机缘巧合和淮西勋贵做过一些买卖,被此话蕴含的智慧折服,这才印象深刻,引为人生哲理。”

万山后表情一僵,呵呵一笑。

英国公府。

“风雪,最近生产线搬迁的很顺利啊,出不了几天,就要就位了。”

朱标面带笑容说道。

“那自然,咱大明又没啥不好搬的大生产设备,人过去了,基本就是成了一大半了。”

萧寒也是露出笑容。

大明在他的引导下,有条不紊的发展,着实是一件让人感到开心的事。

等再过一段时间,把高炉大批量建设出来,或许,就可以开始造铁甲战舰了。

届时,大舰巨炮出应天,火力覆盖灭扶桑,可是萧寒期待已久的事。

小日…日子过的不错的小樱花,准备好接受审判了吗?

“对了,这几天澜沧王国的那批商人很老实啊,居然一点大动作都没有,还真跟你说的一样,完全就跟一点没看出来一样。”

朱标对着萧寒道。

“呵呵。”

“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若我是他们,也会这么选的,经过我的人的调查,这段时间,那些商人正在不断敛财,然后将最好的武器保存下来,已经组建了近千人的镖师队伍。”

“很明显,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只不过在装傻充愣,积蓄力量罢了。”

萧寒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难不成,他们还打算以武拒法?”

朱标冷哼一声。

“咳咳!”

“据我所知,咱大明律里并没有相关条文描写。”

“他们还没有袭击我们的人,构不成造反罪,他们积蓄的兵甲不在大明,构不成豢养私兵。”

萧寒轻咳两声。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抗拒朝廷,就是违反大明律,大不了到时候咱再加一条大明律。”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朱标对着萧寒道。

“临时加肯定是不行的,若是加就现在加。”

“否则如果让我主持审判他们,最多给判一个阻碍大明朝廷,而后修改大明律,对下一次有一样行为的诛九族。”

“毕竟,我向来反对朝令夕改,每一条大明律都有其尊严,在其还没有被废止之前,就是大明需要维护的。”

萧寒开口道。

“有道理,是我短浅了。”

朱标点了点头。

“那就现在改吧,等之后你就给加进大明律里,针对他们这种情况,写几个附加条例。”

朱标对着萧寒道。

“你是真一点脑子都不想动啊。”

萧寒嘴角微微一抽。

“在你面前动脑子,不是班门弄斧吗?”

“对了,大明经济学的后半部分完成了吗?”

朱标摊了摊手。

“完成了,你今天就可以拿回去。”

“不过这些目前咱大明还用不上,你不需要一定要现在理解,等咱大明需要这些的时候,再努力也不迟。”

萧寒说着,把桌子上的大明经济学后半篇金融篇递给了朱标。

“我懂得。”

“放心,我一定量力而行,实在不行就靠你讲喽。”

朱标嘿嘿一笑。

萧寒:…

“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萧寒无奈一手扶额。

“对了风雪,距离之前给胡惟庸抄家灭族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娘又开始准备操持你的婚事了,现在你的身体调理的怎么样了?”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还好吧。”

“有着老五的药在,还有娘给的大补汤,我现在身体还算可以。”

萧寒苦笑一声。

“那就好,今天晚上一去去坤宁宫见见爹娘吧。”

“娘说了,如果你不忙的话,就去坤宁宫,做上几个菜,叫上你的那两个丫头,她有重要的事要说。”

朱标对着萧寒道。

“娘都这么说了,我就算没时间,也得有时间啊。”

“毕竟,在这个大明,你得罪了爹,娘可能会出手把你救下,但你要是惹了娘不高兴,神仙难救啊。”

萧寒呵呵一笑。

“你小子啊…”

“娘她宠你比宠我都多,她舍得跟谁生气,都不会舍得跟你生气的。”

“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一起去坤宁宫吧。”

朱标开口说道。

“好。”

萧寒点了点头,与朱标一起走出,上了朱标的太子专用车辇,一路向着坤宁宫而去。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五月,应天府已经渐渐有了夏天的迹象。

就在昨天,金陵城才刚刚下了一场大雨。

金陵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积水的水坑,好在金陵城的排水相对于此时的其他城市还算不错。

除了一些小水坑外,大部分积水全都被排了出去。

“爹娘,我和风雪过来了。”

朱标的进坤宁宫并不用通报,直接便拉着萧寒向着宫内走。

其实萧寒也不用,只不过萧寒已经习惯了进门通报了,所以如果是他自己来,都会选择先让侍卫通报。

“呦!”

“风雪,稀客啊,这段时间可是忙得很啊,咱都快一个月没见你了。”

听到外面朱标的声音,朱元璋竟是一手拿着痒痒挠,亲自从里面走了出来迎接。

“爹。”

“你是就看到风雪了,没看到我是吧?”

朱标无奈开口。

“呵呵。”

“你小子不是天天来吗?”

“咱天天都能看见,风雪多长时间不来一次,当然得热切一些。”

“咱听说这段时间风雪你一直在调理身体,还是老五那小子开的药,来,让咱看看,给咱儿子的身体调理的怎么样。”

“要是给咱儿子身子弄坏了,咱揍死他。”

朱元璋拉过萧寒的手,一阵上下打量。

“啧啧啧!”

“不错,不错,这脸上不但有了血色,还多了些肉。”

“男人嘛,就得身上有肉才好,不然瘦的跟女人一样,连上马打仗都扛不住可不行。”

“啧啧!”

“这眉眼,这眼神,跟咱当年越来越像了,不愧是咱儿子。”

朱元璋对着萧寒道。

朱标:…

爹你就硬沾边吧,虽然你年轻也不算丑,可以说的上英俊,但是跟风雪这种谦谦君子,丰神如玉还是有差距的吧?

而且,人家是你生的吗?

就像你?

“咳咳!”

“爹最近上朝,可也是难得清闲,咱也不敢总是来打扰爹不是。”

萧寒轻咳两声。

“哎!”

“不打紧,不打紧,咱上朝也就是看看场子,其实一多半的奏折还是标儿看的。”

“尤其是关于南方和北方现在的局势,说实话具体情况咱还是不太懂,你那个大明经济学,标儿学的可是比咱明白多了。”

“说到底,现在还是你们两个小子更多为这个大明操心啊,咱就一个看场子的。”

朱元璋笑道。

萧寒:…

他本来以为,朱标在大明经济学的领悟上已经够学渣了,没想到在朱元璋眼里,朱标已经是学霸了。

不愧是老朱家,一脉相承的经济思想绝缘体。

倒数第一觉得倒数第二学习好了属于是。

“来来来,快进来,你娘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很高兴。等会儿几个丫头到了,咱家还得好好聚一聚才行。”

朱元璋拉着萧寒向着殿内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