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套马甲(1 / 1)

加入书签




“勒布朗先生,我没有兴趣加入米国国籍!”
林岩神情坚决的给出了答案。
勒布朗上飞机前,给他打了个电话,说出了他的建议和给出的条件。
都不给他回话的机会,就挂断了电话。
之后他再打电话,勒布朗也不接。
林岩知道,这是勒布朗担心他回答的太快,故意不接电话,半强制的让他好好考虑。
可这真没什么好考虑的!
他对加入米国国籍,真的是一点兴趣没有。
加入米国国籍对他来说,确实是好处多多。
不仅能赚到更多钱,还能让他在全球电影市场,收割人气值。
仅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确实是最佳选择。
但人总是得有点归属感的。
米国那地方,他找不到一点归属感,除了能让他更方便的收割到更多人气值这点外,就没什么能让他看重的地方。
他单靠夏国市场,也足以赚到维持生存的人气值,实在是没理由,也没必要抛家弃国,跑到一个人种肤色都不一样的地方。
这不是折腾自己吗?
勒布朗皱眉,沉声道:“你再认真考虑考虑,我们可以给你更多股份。”
林岩的答案,在他的预料之内,又在预料之外。
预料之内,是他早就想到林岩会这么回答。
预料之外,是他没想到林岩面对30亿米元的巨额利益,竟然也毫不动心。
这可不用林岩出一分钱!
只要林岩加入米国国籍,华纳影业就会将价值30亿米元的股份,拱手奉上,绝对不会言而无信,拖泥带水。
几乎所有米国制片厂都盯着林岩,华纳敢稍微慢待林岩,那些制片厂绝对会如饿狼扑食一般,将林岩吃到自己嘴里。
林岩的威力,他们深有体会,甚至因此联合起来,让米国官方出台限制令。
为了不重蹈覆辙,为了不继续在林岩的阴影下过日子。
勒布朗敢肯定,那些制片厂绝对愿意拿出不低于,甚至高出华纳影业的条件,招揽林岩。
只是华纳的家底太厚,其它制片厂拼不过罢了。
就如这百分之五的股份,华纳影业的价值30亿米元,其它制片厂顶天了20亿米元出头。
想要跟华纳站在同一水平,其它制片厂需要付出相对而言更多的代价。
“勒布朗先生,你听说过博世集团吗?”
勒布朗被林岩的问题搞的莫名其妙,但还是点头道:“我听说过,夏国一个非常强大的高科技公司,前段时间退市重组为一家新公司。”
勒布朗并不关心夏国的大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关注到博世集团,只是因为这家公司太大,短时间内,竟然冲到全球市值第一。
拿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后,又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一天之内跌下神坛,被收购改组为一家新公司。
这件事闹的太大了,在米国,也成了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家市值超过两万亿米元的巨型科技公司,一天之内换主退市。
这种事情,实在是过于匪夷所思,其中内幕,米国的那些资本大鳄,也很感兴趣。
但相关的当事人嘴巴很严实,至今为止,也没有具体如何操作的消息传出。
勒布朗参加一些聚会时,多多少少听过一些,知道了个大概。
“我是新成立的龙腾科技的第二大股东,股份占比为百分之20。”
林岩淡淡的说道。
勒布朗一时没反应过来,林岩不是在娱乐圈混吗?怎么突然成了科技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了?
等等!
ap 第二大股东!
勒布朗面色瞬间凝重,还带了些尴尬。
博世集团,也就是龙腾科技,再如何被折腾的够呛,也不是华纳影业能比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便掰根胳膊,分量也比华纳重。
林岩身为龙腾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单说身价,说不定就堪比整个华纳。
他给出的百分之五的华纳影业股份,在林岩眼里,恐怕跟蚊子腿差不了多少,完全看不上。
勒布朗倒是不怀疑林岩骗他,因为这完全没有意义。
林岩想拒绝,直接说就行,这又不是请客吃饭,没必要找理由。
勒布朗苦笑一声,道:“那我们就不谈国籍的事情了。”
“但可以的话,我们希望合作能继续。”
华纳现在已是欲罢不能,只是和林岩合作半年,股价上涨了百分之二十还多。
现在若是断了与林岩的合作,明年华纳的股价就会回归原位,账面损失高达上百亿。
勒布朗无法接受,华纳影业的那些股东也无法接受。
不管用什么办法,也一定要将双方的合作继续下去。
林岩好奇问道:“怎么继续?”
米国官方几乎将他参与到米国影视业的渠道堵死了,就算继续合作,他主创的影片,最多在米国的院线,拿到百分之十的排片。
米国可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华纳影业与他继续合作,相当于是自动放弃米国市场,夏国这边因为限制,也赚不到多少票房。ap
仅靠其它地区的那点市场,连回本都难。
“正常的合作渠道,由于官方的限制,不可能再继续。”
勒布朗笑道:“但任何限制,都是可以绕过的。”
“只要拿出剧本的是米国国籍的人,我们的合作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官方的限制令也会自动失效。”
林岩很快反应过来:“套马甲?”
勒布朗点头:“我们会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代表你与华纳影业合作。”
“收益如何结算?”
林岩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他因为国籍原因,不能参与进米国的影视行业。
如果华纳影业将该给他的钱扣住不发,他去米国法院都找不到由头告,因为他们的合作协议,本就是不合规的。
“米国官方的限制令中,没规定外国人占股份大头的公司的米国员工,不能与米国影视行业的公司合作。”
“我会在米国以你的名义,注册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日常运营由我们负责,你写好剧本后,将剧本挂在我们指定的人的名下。”
“那人的雇佣合同上会写明,入职期间编写的剧本,版权永远由你名下的公司代理,由此产生的收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归属公司。”
妙啊!
剧本的归属权是米国国籍的人,但收益是他的,避开了米国官方的限制令。
“我们本来是想让人把剧本版权卖给你名下的公司,再用公司的名义,卖给华纳。”
勒布朗摇头道:“但法务研究后认为,这样做会触发限制令。”
“即使剧本名义上不是你编写的,但你拿到版权后,你夏国人的身份,依然会导致剧本处于限制范围。”
林岩点头,表示理解。
“如果米国官方,连这都限制了呢?”林岩笑问道。
米国官方的那些限制令,说白了就是在针对他。
如果米国那些制片厂发现他套了个马甲,继续在米国捞钱,估计他们会继续合作,让米国官方出台更严格的限制令。
到时候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