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下马威(1 / 1)

加入书签




江河南岸。
夏营绵延近十里的营寨拔地而起,依江而建。
数里之外,则是更为庞大的,正在修建的赵军大营。
卫青站在高台上,用千里镜望着对面,只看见人如蚂蚁一般,搬动着木材建造城楼。
“大帅,要不要冲杀一次?”
卫青身后,比卫青大上两轮的公孙贺问道。
他是正在江南腹心冲杀的公孙敖之父,想要为公孙敖减轻些压力。
卫青看了他一眼,轻笑着点头。
他自然能体会到公孙贺的心情,一如他自己,也在担心引兵藏在扬州城外的卫青。
营寨大开。
公孙贺披甲上阵,引着千余骑兵冲向对面。
大地上,只见一条长龙扭动着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至变为锋矢,朝着尚未建好的赵军大营冲去。
“报!”
赵匡胤正跟手下将领研究军略,忽闻营外呼喊声冲入帐中。
“报告大帅,夏军骑兵袭营,距离我军已不足千米!”
赵匡胤心下一惊,忙问:“夏军骑兵有多少人?”
“禀报大帅,应有千人之众。”
“千人……”
听见这个数目,赵匡胤一拍面前地形图,震散数坐沙堆。
“卫青小儿,不过区区千人,就敢派来袭营,当我是吃干饭的吗!”
两军对峙了那么多天,赵匡胤早已调查清楚对面掌兵之人是谁。
他只觉得可笑。
一个不及而立之年的大帅,能有多少斤两,多少谋略!
“王全斌!”
赵匡胤喝道。
营帐内,一名满脸横肉黑须的大汉应声抱拳。
“末将在!”
“你领三千人,将这袭营骑兵消灭!”
“末将遵命!”
大汉戴上头盔,大步出了营帐。
“好了,咱们继续。”
赵匡胤冲余下将领招呼。
他手中握着一根细棍,指着面前沙盘。
“我军距离夏军不过数里,而夏军大营依水而建,营内不到十万兵将,着实可笑。”
“过两日营寨修好,就命人去叫阵,毕全功于一役,将夏军淹死在江中!”
他这边说着,一众将领尽皆附和,唯有一人面露犹豫。
“仲询,怎么了?”
潘美潘仲询,为赵匡胤手下谋士,管理后勤,战时也可为将帅,二人相识已久,赵匡胤十分信任他,几次说过,若是能以赵代李,必封他为一字王。
潘美犹豫了下,还是拱手一礼。
“大帅,夏军人不少,可想要打我江南,还敢跟我三十万大军对阵,未免有些儿戏……”
“哦?你察觉到什么不对了?”赵匡胤心一提。
“这倒是没有,只是……”
赵匡胤眉头微皱。
既然没有察觉不对,两军磨刀砺马的时候,在一众将领面前说这个,不是扰乱军心是什么?
“好你个潘仲询,我军人多,敌军人少,分明是主将无能,骄兵必败!”
“夏军主帅卫青,说是什么收复燕云的功臣,依我看,不过是大夏皇帝让他小舅子去镀金,草包一个!”
一名将领指着潘美呵斥道。
赵匡胤眉头舒缓。
“仲询放心,此事我早有定计,你所说的,我也会小心注意。”
这话说着,好似赞同了潘美的担忧,可方才那名站在末尾辱骂潘美的将领,赵匡胤却理也不理,分明也认为卫青这个夏军主帅不行。
另一边,王全斌来到木塔楼上,眺望数百米外领军的公孙贺。
做为跟随赵匡胤许久的老将,他一眼就看出,对面夏军骑卒的素质很高,转圜之间配合流畅。
就说眼下,已经在三百步外停下,不给赵军弓箭手一点机会。
“姓赵的,你这个倒行逆施的贼子,带着几十万人来江边,就不怕后方造反吗……”
在公孙贺的鼓动下,千余骑卒放声喝骂。
王全斌只听了半句,就脸色一变,赶忙下了塔楼。
“去将我的马牵来!”
王全斌一边跑向赵军骑卒所在营地,一边跟身后亲兵吩咐。
片刻,王全斌领着三千骑兵杀出营地。
他停在公孙贺所部前百步开外,正要喝骂,却见公孙贺一招手,叫骂的骑卒已经收声。
“跟我杀!”
“杀!”
“杀!”
公孙贺舞动长枪,一拍马腹,胯下骏马即刻飞奔。
从散乱到结阵,夏军千名骑卒只花了十步距离。
而这时候,王全斌刚反应过来。
“结阵,冲锋!”
王全斌没了选择,只能结阵冲锋。
他这边人多,且刚刚停下,尚未列队。
若是转身就跑,不光让背后大军看了笑话,夏军也能借着他们的掩护冲入营内。
让一千夏军骑兵冲进三十万人的营寨,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眨眼间,百步跨过。
公孙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王全斌身上。
他手中长枪运转,随意刺出,一缕寒芒在骏马加速下无比,令人胆寒。
王全斌手中也是长枪,慌忙之下一错。
对面之人打来的攻击是挡开了,臂上护甲却被戳穿,直接撕裂,带出一道宛如刀伤的破口,顿时血流如注。
不过一个冲锋,王全斌引领的三千骑卒就被冲的七零八落。
回望之下,遍地是找不见主人的马匹。
痛苦之下,王全斌调转马头。
“结阵!”
他怒喝着,准备将夏军挡在中间,再高声命令赵军营寨内放箭杀敌。
不料一望之下,却是睚眦欲裂。
那该死的夏军骑卒,竟已经重整队形,再次加速。
开始了第二轮冲锋!
……
“好了。”
营帐内,赵匡胤大手一挥,准备结束这场会议。
“不论怎么说,三十万对十万,优势在我!”
他刚放下手,忽听得帐外又有传令官的急报声。
“报!”
传令官慌慌张张跑进营内,噗通跪在地上。
“又怎么了?”赵匡胤皱眉问。
“大帅,王,王将军他,兵败了!”
“什么!”
话音刚落,一众将领都是难以置信,上首赵匡胤也瞪大眼睛。
“三千人打一千人,还是在我军大营之外,这能败……”
后面的话,赵匡胤及时闭上了嘴。
做为元帅,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给手下将领带来加成或减益。
潘美壮敌军声势,败自家军威,将领们能指着鼻子骂。
他这么说,却没人敢骂,只会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王全斌是怎么败的,他人呢!”
赵匡胤喝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