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李儒的怀疑(1 / 1)

加入书签




而这边。
面对如此的询问。
姚广孝的脸上,神色却依旧是无比的镇定。
“太平道教!?”
此刻的姚广孝眯着眼睛,直接是望向了冀州太平道教总坛所在的方向。
没有丝毫的沉思。
缓缓的笑着摇了摇头:“太平道教那边,诸位大可放心。”
听得姚广孝这一句之后。
李儒眯着眼睛,又是继续的询问道:“此话,何以见得?”
可以说。
从李儒询问。
再到姚广孝回答的这段时间。
现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紧紧的盯在面前的姚广孝的身上。
若是常人。
在这般的压力之下。
能勉强回应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可是。
姚广孝却依旧神色自若。
脸上并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慌乱。
笑着望向了面前的李儒,是沉声道:“人都是有贪欲的,或许李烨这小皇帝,的确是一个明君。”
“然而,仅仅凭着这一点,便想让张角和朱元璋,包括着整个太平道教都臣服。”
“诸位觉得可能么?”
“或者说,没有切实的利益,张角和朱元璋又怎么可能,将偌大的太平道教拱手让给了李烨?即便他们不担心,麾下的教众们难道就不担心,他们在归顺朝廷之后,李烨对整个太平道教都秋后算账么?”
“人心难测,所以即便是张角和朱元璋有着向朝廷和李烨靠拢的意思,然而在没有绝对的保证之下,他们又岂会这么轻易的作出决定?
而这边。
听得姚广孝这一句之后。
李儒眯了眯眼睛。
嘴角也是同样的闪过一丝笑意。
很明显。
这姚广孝方才所说。
其实也是李儒此刻心中所想的那般。
两人几乎都是想到一块去了。
虽然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
包括着他们在内的很多人都已经是猜明白了。
张角和朱元璋,或许有着向李烨和朝廷靠拢的意思。
然而。
他们却并不认为。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李烨和朝廷,就会如此顺利的将太平道教直接收入麾下。
原因很简单。
眼下。
张角和朱元璋虽然是掌控着整个太平道教。
甚至说。
两人在太平道教之中,都有着无上的威望。
然而。
让整个太平道教归顺朝廷这样的事情。
可不是仅仅他们两个人说了就算了。
这样的事情。
可以说。
是足以颠覆整个太平道教的大事。
如此做所产生的影响。
即便是朱元璋和张角,也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毕竟。
在整个太平道教中。
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在保守剥削和迫害之后。
才加入的太平道教。
可以说。
绝大多数的太平道教的教众们。
心中对于朝廷,对是先天性的敌视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要太平道教归顺朝廷。
除了张角和朱元璋两人同意之外。
还得让绝大多数的教众都信服,才是重点。
为此。
朝廷和李烨,必须要拿出,让整个太平道教的所有人,都信服的东西出来。
就如此前的改革科举类似的东西。
当然了。
仅仅凭借着一个科举。
自然是远远的不够的。
李烨必须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然而。
这样的东西。
想要拿出来。
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无论是李儒还是姚广孝都是认为。
至少在短时间内。
李烨和朝廷,肯定是无法拿出来这样的东西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太平道教即便是有倒向朝廷的意思。
却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这边。
听得李儒和姚广孝都是这么说了。
在场的众人,自然也明白了什么意思。
在李儒和姚广孝的身旁。
满脸横肉的董卓听得此言。
瞬间便是眼眸放光。
整个人脸上的表情,满是不住的兴奋之色。
“哈哈,听得两位先生都是如此说了。”
“咱家,就放心不少了。”
董卓大笑着拍了拍胸脯,忍不住点头道:“如此一来,咱西凉便可以放心的对付朝廷了。”
“如此一来,只要是拿下朝廷,咱家的霸业可成了!”
说着这话的时候。
董卓的目光。
直勾勾的盯着远处京城所在的方向。
目光中满是贪婪和渴望。
董卓都是如此了。
就更别说。
麾下的其他西凉众人了。
诸如吕布等人。
早在此前夏匈大战的时候。
就已经是满心期盼的要对朝廷直接动手了。
只有在李儒的压制之下。
才是忍到了现在。
此刻。
听得终于是可以出兵了。
整个现场。
则满是他们兴奋的嚎叫之声。
而这边。
董卓目光灼灼的看着面前的姚广孝和李儒两人。
是一字一句的朗声道:“如今,咱家有了你们两位的帮助。”
“大业可成也!”
“我西凉的大业,如今还需两位鼎力相助!”
一句之后。
姚广孝和李儒皆是朝着董卓微微拱手。
本以为。
此次的宴会便在这样的情况下。
直接圆满的结束了。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
身为西凉的首席谋士。
李儒却是眯着眼睛,直勾勾的看向了面前同样是一脸笑意的姚广孝:“姚先生,文优有一事不明。”
“还请先生,为文优解惑。”
说完。
李儒便是朝着姚广孝微微的作揖。
语气相对于方才的时候。
虽然是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
然而。
就在李儒这一句之后。
现在的众人。
很明显就察觉到,方才变得融洽的现场气氛。
是瞬间,又变得隆重了起来。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姚广孝脸上的笑意也是稍微的收敛了些许。
同样是微微的眯着眼睛,朝着李儒缓缓的点了点头:“李先生又何问题,只管问便是,道衍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在这一句之后。
李儒轻笑一声,缓缓的点了点头。
随后。
便是在众人的注视之下。
是一字一句的说着:“文优从前,便一直是仰慕先生,知晓先生大才,恨不得早日于先生相见。”
“却未曾想,在如此的情况下,能于先生相见,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然而,对于先生平生事迹,文优也是素有所知。”
“文优听闻先生,和燕王之间乃是莫逆之交,如今却为何要背弃燕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