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粮食产量提高了十几倍?(1 / 1)

加入书签




事实上。
别说众人了。
此刻。
在皇家园林的另外一出。
另外一群人。
也是极为的不解。
“子渊,都已经是布置好了么?”
已经是身为大夏礼部尚书的孔子,望向面前的颜回,是轻声的询问着。
而颜回。
正是孔子门下,众弟子之一。
乃是其中,孔子最为喜爱,才能也最为突出的一个。
如今。
和孔子一样。
通过前面的科举。
都已经入了大夏麾下。
担任了礼部侍郎一职。
成为了孔子的左右手。
此刻。
面对孔子的询问,颜回是恭恭敬敬的一拱手:“回恩师,都已经是以最原本的周礼,三牲六畜,还有祭祀用具都是准备好了。”
孔子听得颜回之言。
缓缓的点了点头。
然而这边。
颜回眯着眼睛,又是轻声的询问着:“恩师,弟子还是不知,陛下让我礼部,突然来此皇家园林准备祭祀,到底是所为何事?”
“这没由来的祭祀,不过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奢靡行事。”
“此事,实在是有些不妥啊。”
面对颜回之言。
孔子也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缓缓摇头:“此事,老夫也是不知……”
“不过陛下行事,一向是有迹可循,遵循礼法,绝不是那般劳民伤财的昏庸之君。”
“此次祭祀,定然也有他的理由吧……”
说着这话的时候。
孔子自己都有些犹豫。
很明显。
此次就连孔子也是如同颜回一般。
有些不明白。
李烨让他们礼部准备这祭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而这边。
疑惑的可不仅仅是孔子一个人而已。
此刻。
随着李烨的一声令下。
不单单是孔子和颜回这样的礼部中人。
曹操、司马懿、诸葛亮……
此刻朝中,几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到齐了。
见得这已经被布置得庄严堂皇的祭祀现场。
他们都可谓是一脸蒙蔽。
很明显。
他们和孔子等人都是一样。
根本不知道。
李烨突然准备这场祭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
出于对李烨的信任。
此刻的他们虽然是心中疑惑。
却也并没有说些什么。
而是默默的站在原地。
默默的等待着李烨的到来。
而很快。
在他们的等待之下。
李烨的身后。
还跟着朱元璋和张角等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现场。
在见得张角和朱元璋出现的一瞬间。
在场的众人。
不管是曹操,还是诸葛亮等人。
都是一阵的诧异。
目光在李烨和朱元璋张角三人的身上不住的逡巡着。
现场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极为的微妙起来。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烨却并没有什么表示。
来到祭坛。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
整个祭祀。
就在这般微妙的气氛之下。
直接的开始了。
足足半日过去。
当一切的流程走完了之后。
已经是晌午了。
李烨见得面前都是略带疲态的众人。
是一字一句的说着:“诸位,我想你们都很奇怪,为何好端端的,朕会突然带着你们来到这皇家园林,还要如此大费周章,举办此次的祭祀?”
一句之后。
现场几乎是所有人,都是将目光放到了李烨的身上。
就在如此的情况下。
李烨的嘴角,终于是带上了一阵的笑意。
直接是大手一挥:“那么现在,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了!”
“如今,这皇家园林中,藏着一个可以改变整个天下的宝物!”
李烨目光灼灼。
随着他一句之后。
整个现场。
瞬间是一片哗然。
而李烨就在这样的哗然之中。
嘴角带着笑意。
径直的望向了面前的宋应星。
在数月之前。
他将新型粮种,以及皇家园林。
交给了宋应星。
让他负责这新型粮种。
在这皇家园林的试种一是。
而如今。
数月过去了。
正是第一批新粮收获的时候。
要知道。
李烨自然也不是什么都懂的。
至少。
在农事这方面。
李烨虽然不是一窍不通。
但是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更何况。
他如今身为大夏的天子。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
需要处理。
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要知道。
这些新型的粮种。
虽然是出自系统。
李烨有绝对的信心。
保证他们的产量。
却依旧是没有办法。
在整个大夏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推行这粮种。
一方面。
是眼下整个大夏局势动荡。
许多地方,都不在李烨的掌控之中。
另一方面。
一旦是种植不善。
或者是方法出什么差错。
这一批的粮种要是就这么毁了。
对于李烨。
对于大夏。
那可真是无可比拟的损失。
而这边。
随着李烨的一声令下。
李烨,以及所有大夏百官,还有张角朱元璋这些太平道教中人所组成的巡视队伍,缓缓的朝着皇家园林深处而去。
途径许多农田。
一路上,皆是能看到老农们所散发的阵阵笑意。
那是一种从心底里散发的笑意。
虽说此地乃是皇家园林。
然而。
在其中劳作的。
却依旧是普通的大夏百姓。
整个皇家园林。
足足上百万亩的农田。
有着超过数万人的佃农。
从前的这些佃农。
在慈禧和李镇的统治下。
却是有些不大好过的。
甚至。
比之寻常的大夏百姓。
这些人的日子。
还要过得更加的凄惨一些。
寻常的大夏百姓。
遭受的。
不过是地方的官员,或者是地方的地主们的刁难与剥削。
而他们。
面对的却是慈禧和李镇这两个站在大夏权力最顶层之人。
这五年的时间。
慈禧和李镇不住的剥削。
让这些佃农们,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短短五年。
便有将近一半的佃农死去。
而每个一段时间。
慈禧和李镇便是要以徭役的名义,从各地抽调一批佃农前来皇家园林。
而这些人的下场。
往往也是几位的凄惨。
整日几乎不曾停歇的劳作。
往往换来的却是稀薄几乎不够果腹的粮食。
若是收成好的时候,情况也就还算凑合。
然而。
这几年的时间。
整个大夏都是天灾不断。
就连皇家园林。
也同样是如此。
于是乎。
在这段时间里,饿殍千里,易子而食,可不是书里说说而已。
也正是如此。
在这样的状况下,这群佃农在此前,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麻木的,迷茫的。

不知多少人。
是有苦难言。
然而此刻。
和从前相比。
这群皇家园林的佃农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已经完全的不同了。
众人真的是能看见,这群佃农打从心底里发出的那股子笑意。
以及脸上满是满足的神色。
这是在别的大夏的百姓身上。
至少在这几年。
都从来不曾看到过的。
这边。
张角和朱元璋相视一眼,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
拉住了一旁的一个老者,轻声的询问起来:“老丈,为何是如此高兴?”
老丈咧着嘴,整个眼睛都是眯成了两条缝,额头道道皱纹如同刀削斧凿一般。
可以看得出来。
老丈是打心底里的高兴:“今年的收成好,陛下还免了俺们今年的租子,俺们当然就是高兴呢。”
收成好?
再一次突然提到这个问题。
张角和朱元璋的眼眸中,俱是闪过阵阵疑惑之色。
此前李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
他们都已经是疑惑无比。
如今。
就连这老农,竟然也说如此。
这下。
便是他们更加的不明白了。
这皇家园林的粮食产量,到底是得有多好。
才能让面前的老丈,是如此的高兴?
似乎是见得两人脸上的表情。
正在兴头上的老者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便是直接乐呵呵的说着:“两位大人,陛下派来的宋大人,不但教着俺们怎么种粮食,还教俺们施肥,除虫,防风……”
“此刻俺们地里的粮食虽然还没有算收成,但是光看着杆子上结的穗子,俺们就知道,这新粮种的产量,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哩!”
说着这话的时候。
老者已经兴奋得手舞足蹈了。
一双原本浑浊的老眼中,此刻竟然闪烁着道道的精光。
一面说,双手一面在空中不住的挥舞着:“俺们以前种的粮食,杆子上一穗只有六七粒麦子。但是前些天俺数了地里的麦子,一穗上有八九十粒麦子呢!”
老丈仅仅是一句。
便已经是让朱元璋和张角两人相视一眼,直接是目瞪口呆。
听着老者的话。
他们哪里还不明白。
依着老者的话。
那不就是说。
这粮食的产量,比之旧粮种提高了十几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