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 / 1)

加入书签




当晚。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让整个大夏京城,都是沦为了一片欢天喜地的海洋。
直至深夜。
依旧能听得京城之处。
换来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五年了!
五年了!
自宣帝驾崩,李镇慈禧当权,足足五年过去了!
说来可笑!
偌大的大夏,在这五年之间。
对外战争。
无论是匈奴,亦或是女真,还有其他国家。
这么多能臣名将,居然是难求一胜!
大夏南部。
安西之地,已经在天竺诸国叛乱之下,叛出大夏!
黄河以南,西南边陲。
大汉悍然出兵,夺取了大夏唯一一块高原之地。
也让大夏失去了阻拦大汉和天竺诸国侵扰的一块天然屏障。
河套平原为匈奴所夺取,大夏痛失一块最大的养马之地。
北部。
大唐的边界,已然从黄河,一路推进到了西凉!
女真崛起,夺取了大夏自山海关以北,大片领土!
高句丽时常犯边,若无浿水之天险阻隔,加之燕地燕王朱棣重兵镇守,恐怕高句丽已经占据燕地大片领土,足以长驱直入,对大夏京城构成威胁!
就连小小的倭寇,也时常侵扰,进犯大夏江南,京城沿海边陲。
不过五年的时间过去!
大夏的领土,已然缩水了一大截!
导致眼下的大夏,已全无纵深可言!
毗邻各国,随时可以调集重兵,威胁大夏京城!
今日匈奴,便是最好的例证!
五年,对于大夏八百年来说。
不过弹指一瞬。
然而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大夏百姓来说。
这五年,可谓度日如年。
想当初。
大夏何等强盛?
兵锋所指。
别说匈奴,女真,高句丽,倭寇此等宵小。
便是中原五霸,也避其锋芒!
大夏之威名!
谁人闻之而不侧目!?
一寸山河一寸血!
大夏先烈以自己的血肉,为大夏后代子民打下了这大好山河。
却在这短短的五年内,几乎被慈禧和李镇送了个干净。
曾经的威名,在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曾经大夏人以大夏之名而自豪!
而今日,有何夏人愿在他国人前,提及大夏?
无他。
国弱而民辱。
自惭形秽而已。
但是今日一役!
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
却让京城百姓们,几近被打断的脊梁,又重新被扶了起来!
今日。
京城家家张灯结彩。
不知几人欢呼,几人流涕。
就连正在尽职尽责守护京城的十万将士们,腰杆也挺得笔直了许多,脸上多了几分自信的笑意。
一扫近日之阴霾!
而此刻。
大夏大营中。
众人也是一脸笑意。
白日一场大胜。
不但百姓士兵欢呼雀跃。
也让身居大夏高位的他们,原本吊着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去。
当然。
也只是在方才而已。
“陛下,不可!不可啊!此计万万不可!”
“如此,等于将德胜门和陛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冒顿若铁了心,大举攻城,则德胜门和陛下皆是不保啊!”
“一千兵力,如何能守得住!?”
“陛下和德胜门若有丝毫闪失,臣等纵万死,却也难辞其咎啊!”
当是时。
曹操,司马懿,卫青,岳飞……
无数的名臣能将,苦苦的劝谏着面前的李烨。
原因无他。
就在刚刚。
李烨做出了一个在他们看来,都是无比疯狂的决定!
抽调德胜门几乎所有兵力。
以德胜门为诱饵,继续吸引匈奴主力!
而其余各门,主动出击!
这是一个冒险……
不!
疯狂的决定!
要知道。
经过北运河,德胜门两战。
那么多的匈奴大军惨死。
他们对李烨的恨意。
早已经沸腾到了顶点!
饮其血啖其肉,已经是不足以表达恨意了。
若德胜门当真有失,李烨这个大夏天子落到他们手中。
他们决计会将能想到的最为残酷的手段,都用在李烨身上!
面对众人的苦苦劝谏。
李烨这边,却依旧是一脸淡然:“诸位,可曾望了,这京城之中,还不止我们这十万大军?”
当李烨一脸平静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现场众人皆是一愣。
沉默片刻后。
深深的看了李烨一眼,神色缓和之下,便不复多言了。
几天的激战下来。
他们以十万兵力,不但抵挡住了匈奴三十万大军。
还连战连捷。
致使匈奴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太过顺利之下。
以至于让他们忘了。
这京城之中。
尚有十万预备军,未曾调动!
唯有这边。
袁崇焕一直低着头,犹豫再三终于是沉声道:“陛下,又如何能确定,这冒顿当真会上当呢?”
李烨轻笑,望向不远处的袁崇焕:“夫战者,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一挥手。
这边大营之中。
十数位锦衣卫应声而入。
大批大批的文书,摆在了众人面前。
高高的一堆,聚拢在桌案上。
足足有半人之高!
李烨轻笑着,望向众人,一字一句地说着:“此乃锦衣卫这些年来,收集冒顿和浑邪王等匈奴首领的情报。”
“自备战以来,朕夙兴夜寐,看完了所有的情报。”
一句之后。
众人神色皆是一变。
要知道。
自从决意和匈奴死战,拱卫京师以来。
他们这些人加班加点,日夜各司其职。
几乎是脚不沾地,几不能眠。
身为臣子的他们尚是如此。
就更别提,是身为大夏之主的李烨了。
不但要关注和匈奴决战一事,和他们这些人日夜商议对策,构筑防务。
还有处理大夏国内,大大小小几乎糜烂的国情。
如此情况下。
李烨竟然还有功夫,去研究冒顿的情报!?
别的不说。
单单是这份玲珑之心,和大毅力,便不能不让众人叹服!
如此贤明之主?
此番大夏若不胜,还有何天理!?
见得众人转变的神色。
李烨只是轻笑一声。
望向众人,自顾说着:“冒顿此人,看似果决雄浑,实则优柔寡断。”
“起初,冒顿有一物名曰响箭,以训麾下骑马射箭之能。曾下令,凡其响箭所射目标,麾下将士若不跟随,当即斩首。
其先,冒顿射猎鸟兽,有人不射,立斩之。
不久,冒顿以响箭击爱马,左右之人有敢不从者,枭其首级。
翌日,冒顿又以响箭射击爱妻,左右之人恐惧而不射,亦斩之。
凡此三次之后,冒顿外出狩猎,响箭所过之处,无有不从者。”
笑了笑,李烨凝视众人:“此番,可称冒顿雄主乎?”
一句之后。
众人颔首:“主无威而不立,以响箭立威,可!”
李烨缓缓点头,话说一半,却话音一转:“若只有此行,冒顿的确为一雄主。然而……”
“当年匈奴内乱,头曼失势。冒顿坐拥十万控弦之士,本可以取而代之,却一直犹豫不决。
部下苦劝而不得,直至头曼向大夏求得援兵,方才错失良机,震惋不已。”
李烨再次望向众人,沉声发问:“如此,可称雄主乎?”
此言一出。
曹操撇了撇嘴,面带不屑之色:“小事果决,而大事犹豫。妇人之仁,不堪大用,名不副实罢了!”
在场众人目光在曹操和李烨身上不住逡巡着。
片刻后,也缓缓点头。
而李烨高昂头颅,一挥手,旋即朗声喝到:“是故,朕知冒顿其人!有昨日之败,必定畏首畏尾!朕料定他明日,不敢攻城!”
一句之后。
李烨笑着,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远方。
目光越过众人。
来到大营门口。
那边。
宇文化及再一次身着盔甲,来到大营之中。
李烨轻笑着。
手中一封文书,再一次出现:“宇文爱卿,这一次,又要麻烦你了。”
宇文化及哭笑不得,摇头叹声。
此时此刻。
宇文化及哪里还不知道。
这李烨,就是明摆着将自己当成了混淆匈奴视听的工具人了!
向他宇文化及从前,堂堂大夏禁军统领,作用大夏五万禁军。
何等威风?
今日沦落至此。
宇文化及也不知,到底是该惋惜,还是该悲痛了。
良久,方是缓缓拱手:“罪臣,谨遵陛下之命。”
很快。
当宇文化及在十数位乔装打扮的锦衣卫带领下,缓缓朝着城内而去。
这边。
李烨自桌案上,再次拿出一封密报:“此为匈奴八门兵力之部署,以及匈奴大军粮仓之所在。”
当即下令:“明日,待到匈奴主力已至德胜门下,各门守军即刻出击!”
“朕将工部制造之神火箭屏,一窝蜂悉数与汝等,一战,无论是八门匈奴有生力量,还是说匈奴粮仓!务必给朕一战歼灭!”
“此战若胜,匈奴面我兵锋,便再无进攻之力,只有招架之功!尔等,可能做到!?”
一声呼喊,众人沉声拱手:“必定不复圣望!”
夜已深。
众人缓缓离开大营。
不由自主凝望着依旧灯火通明的大营。
原本澎湃的心潮,却依旧难以平息。
在场众人,莫不是人中之龙,可堪奇才。
但是面对着李烨。
此刻皆是不由得摇了摇头。沉声感叹。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奇谋频出,勇略无双!咱们这位陛下,当真是深愔用兵之道,如此出神入化,揣摩人心,堪为一等一的用兵大家……”
“有主如此,大夏何其幸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