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机灵宦官,马三宝(1 / 1)

加入书签




大唐,大兴城。
一群身着便衣之人,见得眼前巍峨雄壮的大兴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此地,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也是大唐的都城,大兴城!
当然,它还有一个其他的称谓,长安!
“苏秦大人,吾等既然是使团,为何要如此隐秘的前来大唐?”
在这群人中,一个身材魁梧却面白无须的青年,望向了为首的中年文士,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很明显。
他们一行人不是别人。
正是受李烨委派。
以苏秦为首前来出使大唐的大夏使团。
而另外一行出使大汉的使团,自然是以张仪为首。
见得这青年发问。
苏秦却是微微抚须,望向前方的长安,神色已经是无比肃穆:“吾等此行,乃是受陛下重托,赌上的乃是我大夏国运,一言一行都务必小心谨慎。”
听得苏秦之言。
那青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心谨慎么?”
沉思片刻。
青年才是抬起头来,却是将目光望向了西面的方向,似乎略有所悟:“所以,苏秦大人您的意思是,吾等是为了防备匈奴?”
苏秦的脸上,也是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他没想到,自己仅仅是提点了一句。
眼下这个看上去年纪最多不超过二十的青年,便能如此快速地想到个中缘由。
当是时。
也不由得是高看了青年一眼,缓缓点了点头:“不错,出使大唐一事,需得万分谨慎!务必不能让匈奴人知悉。”
“为此,我们和张仪为首的两个使团,在出发之前,都未曾宣扬。”
“那匈奴人岂能是易于之辈?知晓我大夏眼下处境,单凭借着大夏自身的实力,再难与他们抗衡。所以,这求援他国,便是眼下吾等唯一的出路了。”
青年点了点头。
听得苏秦的话后,脸上仍然满是思索的神色。
片刻后,又是抬起头来,小心翼翼的询问着:“那么苏秦大人,您说,这匈奴会不会,也向大唐和大汉派出使团?”
苏秦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是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们一定会的!在攻打我大夏之前,匈奴人为了预防腹背受敌,一定会派遣使团来到大汉和大唐,千方百计地阻止大唐和大汉对他们的突袭!”
此话一出,那青年又是皱了皱眉:“那您说,大汉和大唐会不会……”
话还没说完,这边苏秦却是笑着拍了拍青年的肩膀,几乎是斩钉截铁的一字一句道:“那唐皇李世民和汉皇刘彻又岂是易于之辈?匈奴人的如意算盘,必定不会成功!”
“所以,大唐和大汉对匈奴人的突袭是一定的!只是他们会在我大夏和匈奴都两败俱伤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现在我们使团要做的,就是让大汉和大唐,提前出兵以保存我大夏实力,仅此而已!”
这一句之后。
青年似乎明白了什么,缓缓点头。
而苏秦,见得面前身材高大足有八尺的青年,却是有些好奇地问道:“老夫见你,心思颇为玲珑,现在朝中任何官职?”
这一句之后。
青年却是微微低下头,神色有些晦暗:“小人,小人名马三宝,自幼便是进宫,此前,此前只是宫中一内臣。”
“只因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大都随着东宫太后南下,使团人手稀缺,所以才……”
这一句之后。
苏秦才是明白了。
所谓内臣。
说白了,就是宫里的宦官。
眼下大夏朝堂之中。
宦官和朝臣,虽然说不上是你死我活的状态。
但自古文人阉宦不两立。
大部分的朝臣乃至于是读书人,都是看不起宦官这种趋炎附势,只知道攀附圣上之人的。
这也正是,为何这马三宝在苏秦面前,如此扭捏的缘故。
然而,苏秦显然,并属于那种无条件鄙视宦官的人群。
“你身得如此威武雄壮,倒不像是个内臣。”
笑着摇了摇头,苏秦又是拍了拍马三宝的肩膀,轻声鼓励道:“你心思敏捷,虽然是内臣,但只要一心为陛下为大夏尽忠,日后未必不能摆脱内臣身份,成为朝廷栋梁。”
马三宝感激地看了苏秦一眼,当即便是拱手拜服:“小人谢苏秦大人不弃之恩。”
苏秦轻笑着。
随后,目光便是直视前方的长安城,目光也变得极为的凝重起来:“进城吧,前面可是还有一场硬仗在等着我们呢!”
“陛下将如此重任托付吾等,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于是乎。
一日后。
长安,大明宫中。
苏秦身后跟着马三宝,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这宫殿之中。
这大明宫,并不是大唐朝议之地。
按理来说。
这种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出使,当是在朝堂上才是。
然而。
此刻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大明宫中,除了一老一中年两个身着龙袍之人外。
便只有寥寥的几个大臣罢了。
很明显。
这并不是正式的外交场合该有的规模,而是一次私下的召见。
苏秦带着马三宝。
见得一左一右,主位上的两个身着龙袍之人。
便是毫不犹豫的俯身拱手:“大夏外臣苏秦,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见过太上皇!”
很明显。
这主位上的两人不是别人。
正是当今大唐天子李世民。
以及如今中原五霸中,唯一一位太上皇——大唐前任皇帝李渊!
一句之后。
那已至暮年的李渊耷拉着脑袋,自顾低着头,仿佛是睡着了一般,对于苏秦的问候,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应。
倒是一旁的李世民缓缓的点了点头,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贵使请起!”
“赐座!”
苏秦拱手再拜:“多谢陛下!”
一番繁琐的礼节之后。
苏秦和马三宝,都是坐在了座位上。
而这边。
原本面带微笑的李世民,却是眯着眼睛,一直上下的打量着他们。
片刻之后,脸上的笑意收敛。
才是郑重道:“贵使何来?”
瞬间。
苏秦的脸色,便已经无比郑重。
随着李世民这一句。
一场对大夏来说,意义非凡的谈话,就此开始了。
(大家觉得历史上太监排行的话,哪个卧龙凤雏能排前三吖,爆更中今天4到6章,求一波免费的用爱发电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