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霍去病,赵云,皆入预备军(1 / 1)

加入书签




很快,相对而坐的两人,便直接是开始了对弈。
霍去病先手执黑。
李烨执白。
两人你来我往,棋局很快便是激烈起来。
而就在这时。
李烨一子落下。
却是让一旁的霍去病眉头舒展,抬头望向面前的李烨,忍不住笑道:“陛下,你分神了,这是一步臭棋!”
原来。
李烨这一步棋,根本毫无根据,直接下在了霍去病根基雄厚的大本营里。
孤独的一个白子,陷入了霍去病黑子的重重包围之中。
而这边。
似乎是落错了子的李烨,却只是笑而不语。
霍去病望着李烨,眼眸中却满是狡黠之色:“不过陛下,这棋场如战场,已经落子,可就不能反悔了!”
“更何况,陛下堂堂大夏天子,更是君无戏言。”
李烨只是笑着摆了摆手:“不悔,不悔。”
只是静静的望着眼前兴冲冲的考虑着下一步落子的霍去病。
李烨的脸上,带上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方才李烨的落子,看上去似乎是不着边际。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于此乎。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棋局依旧是在继续着。
不过。
相对于方才几乎是势均力敌的局势。
李烨一方,却因为方才的一步“臭棋”,而处处受限,局面陷入了彻底的被动。
反观霍去病。
却是得势不饶人。
追着李烨的白子,便是一阵的穷追猛打,攻势凶猛。
但是。
让霍去病感到有些苦恼的是。
即便是局面被动,但李烨这边依旧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局面虽然是处于劣势,却丝毫不乱。
反观霍去病,虽然是攻势如潮,却一直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一来二去之下。
年少的霍去病,已然是有些急躁了:“陛下,为何一直只守不攻?”
紧紧的皱着眉头,霍去病有些苦恼的望向眼前的李烨。
说来可笑。
这边霍去病明明是局面优势的一方。
但棋局越是进行下去,霍去病却越觉得有些难受。
即便自己是进攻一方,却颇有些处处受限的感觉。
面对霍去病的疑惑。
李烨只是轻声的笑着:“去病,你能勇猛精进,一往无前。这一点很好。”
“但你也要记住,过刚易折。太锋利的刀子,可是很容易折断的。就像现在,一味的进宫,并不一定都是最优的选择。”
正说着。
李烨执白,再一字落下:“刚柔并济,才是王道。该刚猛的时候刚猛,该柔和迂回的时候却也要懂得隐忍。”
“下棋如此。”
“行军打仗,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霍去病抬头望着李烨。
以他的聪慧,自然是知道李烨到底在说些什么。
其实棋局下到现在。
霍去病自己也已经有些发现了。
自己虽然是进宫,局面占优。
李烨虽然是防守,局势处于不利。
但自己的而每一步棋,都是被李烨稳稳的防守住了。
自己引以为傲的攻势,但其实,就像是被李烨操控了一般。
明明是进宫的一方,却完完全全的被李烨牵着鼻子走。
“陛下一直牢牢掌控局势,一直暗中引导着我的攻势。”
霍去病深呼一口气,是沉声道:“看似局面不利,但陛下其实早已经是掌控了全局,洞悉一切……”
再低头,霍去病望向棋局。
却发现。
随着李烨方才那一子落下,原本还是他占优的棋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变成了均势。
所以,现在是该继续进攻,还是选择防守?
到了此刻,一向是无比果决的霍去病,竟然是出现了犹豫。
沉吟片刻。
还是咬了咬牙。
选择了他最自信,也是最擅长的东西。
进攻!
再一黑子落下。
李烨凝视着面前的棋局,脸上的笑意却是愈加的明显:“去病,你很有天赋。不管是下棋,还是行军打仗,绝对是亿万中无一的天才。”
眯着眼睛。
李烨的神色却是彻底的凝重起来:“但是现在,除了刚柔并济之外,朕还要教你一样东西。”
“所谓胜利之道,进攻也罢,防守也好。想要彻底的终结敌人,需要的是一击必杀的力量,直捣黄龙的决断!洞悉一切的眼力!”
“以及,一步十算,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划!”
一子落下。
胜负已分。
霍去病瞪大了眼睛,瞳孔猛缩。
这个时候。
他才发现。
在之前,李烨看似随意所下的一子。
随着那最后一步,竟然是巧妙的连在了一起。
将他引以为傲的大本营,分割合围!
一子落下,他便已经满盘皆输!
霍去病目光闪烁:“所以,方才的那一子,也是在陛下你的谋划之中吗?”
霍去病低头看着眼前胜负已分的棋局。
似乎有了些许的明悟。
李烨却只是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见得抬起头来似乎已经明白什么的霍去病,才是继续询问道:“去病,你依旧想上阵杀敌?”
霍去病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是点了点头。
然而这边,李烨却是微微摇头,直接起身:“整个京城守卫战,朕都不会让你上阵。”
一句之后。
霍去病便有些急了:“陛下,这是为何啊?”
“我,我可以上战场的,我能为陛下建功立业的!”
话音刚落。
李烨却只是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等什么时候,真正懂了朕教给你的那些话。到了那个时候,朕绝对不会阻拦你。”
“可是……”
李烨抬头,望着眼前的这位少年冠军侯。
却是唏嘘不已。
以霍去病现在的能力,真的是不足以上战场吗?
自然是不是的。
要知道。
这可是李烨前世华夏,都流芳千古,威名远播的冠军侯啊!
十七岁便能上战场,以八百人奔袭匈奴大本营!
斩获无数,甚至俘虏匈奴王室和无数匈奴重臣的人。
岂能是易于之辈?
这样的千古人杰。
即便眼下只有十五岁。
谁又能说他能力不足呢?
即便是现在只有十五岁的霍去病。
其能力,也绝对是绝对超过了这天下绝大多数的将领!
可以说,霍去病用其傲气和锐意进取成就了冠军侯的威名。
然而,成也于此,败也于此。
李烨已经不想霍去病,再重蹈前世的覆辙了。
这样的千古名将。
怎能区区二十余岁便英年早逝了呢?
在李烨的心中,霍去病要随着他荡平异族,一统中原,马踏天下!
要陪着他一直打到这个世界的尽头!
这样的人,李烨岂能看着他夭折?
李烨和刘彻一样,绝不会限制霍去病骄傲和锐意的本性。
却也希望,在保持本性的同时。
霍去病能多一出委婉的一面。
缓步上前,李烨见得有些失落的霍去病。
缓缓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病,战场你暂时是上不了,不过朕依旧可以给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句之后。
原本还有些情绪低落的霍去病,便是猛然抬起头来:“陛下,什么机会!?”
李烨的手指向了城外:“去城外的预备军。你的舅舅,还有岳飞将军也在那里。”
“你去预备军中,从一个小卒做起。若你能在预备军中拔得头筹,你上战场的要求,朕不是不能答应你。”
“但你也要记住了,朕会知会卫青和岳飞,他们不会因你的身份,而对你有任何优待,你一切的待遇,都会和预备军中的将士一样!”
“若你能让朕满意,朕向你保证,要不了多久,朕有一份天大的功劳,在等着你!”
李烨一句之后。
这边霍去病的脸上,便满是狂喜之色:“陛下,此话当真!?”
李烨笑着点了点头:“君无戏言。”
此话一出。
霍去病当即便单膝跪地,朝着李烨径直的一拱手:“去病这就出宫,前往预备军!陛下放心,去病定然不会让陛下您和姨妈失望!”
“此次预备军的头筹,我霍去病拿定了!”
说完。
还不待李烨说些什么。
霍去病头也不回,兴冲冲的朝着寝宫外跑去。
一旁的卫子夫急忙是呼喊着:“去病,你这孩子,急什么啊?晚膳还没吃呢!”
霍去病只是朝着李烨和卫子夫摆了摆手:“姨妈,晚膳便不吃了!”
“等着去病为陛下和姨妈建功立业,在预备军中拔得头筹的那一天,再来面见陛下和姨妈!”
卫子夫皱着眉头。
见得已经快跑得没影的霍去病,神色间带上些许的忧虑:“这孩子,虽然有些本领,但如此莽莽撞撞的,这要是出了什么事,该如何了得?”
李烨摇头轻笑,目光却是极为的肃穆:“雏鹰关在笼子里是成不了气候的,只有展翅高飞于天际,方能成为所向披靡的雄鹰!”
“去病这孩子,天生无畏,注定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怎能甘心屈居于你我的庇护之下?”
卫子夫眉头稍缓,却依旧是有些忧虑:“可他毕竟才十五岁啊。陛下,我倒不希望去病和卫青能有什么功绩,只希望他们一辈子平平安安便好了。”
“他们的本是越大,子夫却愈发有些……”
见得卫子夫扭捏的模样,此刻的李烨哪里还不明白,卫子夫在担心什么。
当即便是不住的大笑着:“朕都没担心,你在担心些什么?”
拍了拍卫子夫的肩膀,李烨是沉声道:“朕岂是那般小肚鸡肠之人?去病和卫青,皆是忠贞不二。他们有多大的本事,朕就敢多重用他们!”
“紫府,你大可不必担心。”
李烨凝望着卫子夫,是轻声道:“朕知道,霍去病和霍光从小便没有爹娘,你一手将他们拉扯长大,情同母子。”
“但在朕看来,去病又何尝不像朕的儿子呢?”
李烨目光幽幽,是轻声道:“朕何尝不想像去病这般,纵横战场,所向披靡?但朕是大夏的皇帝,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呢?”
“以后战场的风景,便只有让去病替朕去领略咯。”
李烨摇头。
也不知是遗憾,还是叹息。
而就在此时。
城外。
此地是距离东直门不足十里的郊外。
曹操和司马懿,奉李烨之命,在此招募预备军。
此刻。
此地,安营扎寨。
前来参与预备军招募的京城青壮,已经是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而此刻。
一个少年,一杆银枪,一匹白马,也是来到了此地。
在少年面前,招募官抬头打量了一番英武不凡的少年,微微点头:“姓名。”
“赵云。”
“年龄。”
“十六。”
“家住何地?”
“常山真定!”
“可曾参军?”
“未曾。”
“可曾习武?”
“粗通武艺。”
一系列的问讯,加之让少年演练了一番武艺之后。
招募官点了点头,便是挥了挥手:“你通过了。”
而就在此时,少年抬头,望着招募官,却是突然询问道:“将军,在下听闻,此次预备军中拔得头筹者,可直接拜将?”
招募官笑了笑:“个个人都像你这么问?小子,可不要好高骛远。”
“陛下有令,此次预备军中,评定前十名者,可为千总。第三名可为五品武略将军,第二名可为从四品宣武将军,拔得头筹者,可谓四平明威将军!”
“但这头筹,哪里是那么好得的?小子你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少年只是一拱手:“多谢大人解惑!”
一句之后,手握银枪,向着军营内而去。
抬起头来,俊朗的面庞下,满是自信之色!
现在的预备军众人仍然不知道。
他们将要迎来两个怎样的存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京城,也开始了加紧备战。
苏秦和张仪,也在慈禧等人南迁的第二天,便各自被李烨委任,出使了大汉和大唐。
而不过三日之后。
大夏北境,居庸关。
此地,本为大夏边防重地。
乃是京城门户。
但自从土木堡一战后不久。
这里,便被匈奴人彻底的攻陷了。
眼下。
匈奴人三十万大军,正驻扎在此。
秣马厉兵,整军备战。
而此刻。
一个浑身在罩帽笼罩下的身影,却是悄然的来到了匈奴的营地。
“你是何人!?”
一声的怒喝之后。
此人连忙举手:“我乃大夏东宫太后麾下!前来找你家冒顿单于,有要事相商!”
(家人们周末好吖,祝福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继续码字中,求一波免费的用爱发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