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十载(1 / 1)

加入书签




一晃眼便是十个春夏与秋冬。
云城倒还是老样子,十年过去,房子没见怎么新,但也没见怎么旧。
街面上热闹处仍然热闹,萧条处也依旧萧条。
不过少了几家酒楼酒馆,倒是多了几处茶水铺子,还新起了一座戏楼。
戏楼就在云城武馆旁边,毗邻而居,名字颇长,叫“二十年一场大梦”,是岳玲和郭盈一起出钱建的,云城武馆也入了一股,主要不为别的,为得是这戏楼能少些麻烦。
眼下这年景,谁敢得罪官方武馆?
一年里到有七八个月,老百姓们要同武馆打交道的,每每季节更替,大家都要随武馆的高手们四处去避魔物。
冬日里,更是有那么一两个月,总有四处乱窜的魔物从野外跑到县城附近,全赖各地武者用命,殊死抵抗,这才令其不至于肆虐无度。
岳玲和郭盈的戏楼背靠云城武馆,云城地界上黑白两道,无论官还是民,都得对这家戏楼客气个七八分。
从三天前开始,一连下了三天的雨,今日终于放了晴。
郭盈坐在一边收拾检查岳玲的行头,等一下岳玲还要登台唱戏,唱一曲《破阵子》。
岳玲就懒洋洋地坐在窗户边,借着光亮读宝贝女儿让人捎来的信,她摩挲了下信封,不急着打开,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一晃眼,居然都过了十年。
当初分别,她以为就和往常一样,女儿去武馆习武,或者是出外比赛,少则一两日,多则也不过一两月便归。
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是十年的光景。
岳玲回首,从旁边的架子上拿出一本硬牛皮纸包裹的厚书册,打开,扉页上便贴着一张照片。
照片是在禁区拍摄,那地处很多地方需要保密。
青青选了一个房间,连窗子都不曾照上,入照的只是一方长桌,一条长凳,背后墙上挂着个简陋的铜镜。
桌桉上有件大氅,岳玲看到时,面上不由露出三分暖意。
这大氅和她的是一对,油光水滑的银狐皮所制,是青青猎了几只,特意给她做了一件,孩子自己一件,岳玲很是喜欢。
在这张照片中,青青很是一本正经,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眉眼含笑,看起来仍是少年形貌。
只岳玲眼睛毒,一眼就看到孩子鬓角处飘着一缕白。
白色努力隐在黑发中了,仔细看都不一定看得出,可岳玲却是一个久不见女儿的母亲。
报纸上刊登的都是些好消息。
岳玲默默往后面翻。
整个册子收集了最近三年的与青青有关的报道。
前年冬日,青青与三岛国三十多位武者在第十九号禁区开战。
一整个月,都是明国和三岛国及及可危的国家关系。
当时有好些不知所谓的家伙,根本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缘由,就口口声声说什么值此危难之际,全人类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魔物,不应该再有内斗,我明国为天朝上国,需有大国气度。
还说青青既是青年武者中执牛耳者,就该成熟些,不应轻启战端。
“混账!”
岳玲想起这些就生气。
他们是眼瞎不成?
有没有看清楚报道的内容,战斗就发生在十九号禁区外。
禁区是明国禁地,除了斩衰军以及有通行令的高手,就是我国的百姓都不能去,三岛国那三十几个武者,去干什么了?
纵然报道中没有提起,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分明是三岛国在挑衅。
让青青怎么成熟?
谁还能不知道,对全天下的百姓来说,唯有魔物才是最大的,最恐怖的敌人。
为了争取与魔物抗争的力量,白云门的小师叔方吟秋痛失手足同袍,都强按下悲痛,在一起迎击魔物时,救了杀死同袍的敌人,邪道高手古一一。
在他们明国的土地上,这十年里,正邪都要不分家了,若非那三岛国的人做了十恶不赦之事,不能妥协,她的女儿何至于在自家禁区之外与人争斗?
这些说闲话的混账们,也知道禁区危险,口口声声说青青不识大体,在禁区前随意与人动物,万一破坏了太子殿下的结界布局,必为天下罪人。
岳玲想起这些报道,就气得浑身不自在。
好在大部分老百姓还是非常明事理,说这些话的人都没得了半分好处。
年根底下一群老百姓堵在他们家门口摔了好些个屎尿盆子。
光是刷墙,刷门,那帮人就忙忙活活过了一个疲于奔命的年节。
不能说从此后再也没人敢胡说八道,可总归还是狠狠地刹住了歪风邪气。
岳玲想了一会儿旧事,心里也惊奇。
她竟能有这样一个英雄了得的女儿?
肯定是随了自己!
张庆那厮,身上一丝好处都没有,再让他转世投胎十八回,他也养不出钟灵毓秀的青青来。
鉴于大环境如此,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岳玲慢慢翻阅册子,看到第二页,便忍不住想起挂在她卧房墙上的那一副人物群像。
那是她家青青和一群不认识的侠士的画像。
她记得,这是去年青青组织两万武者大会战时,在帝都的明见塔前举行誓师大会,由明国最负盛名的大画家阎习阎大师所绘。
阎大师的画作,如今最便宜人物小像,售价也在千两以上。
像这样的人物群像,每个人都绘得惟妙惟肖,表情动作皆不同,个个特色分明,气质卓然的群像画,真正去卖,售价说不得要小一万。
岳玲笑了笑,一页页地翻阅手边的册子,这上面记录了女儿在最近这三年里做得很多很多的大事。
这几年,如果斩衰军和所有奋战在第一线,同魔物作战的人是一个整体,那青青就是当之无愧的“头”。
青青是从九年开始,就正式接管了整个斩衰军,以及各地支援武者的调度统筹。
人们都叫她“岳帅”。
说她很神奇。
清脆的铃声响起,岳玲回过神,缓缓把册子合上放回架子上去,起身开始勒头。
“到底是老了,我现在唱一场,得歇三天。”
以前一天都能唱两场的。
“不知道我家青青回来的那一日,我还能不能给她唱一场戏。”
岳玲今天又有点想念女儿。
但其实,只要还有消息传过来,知道女儿还活着,她心里就是快活的。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