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225 杂七杂八 让狗仔加班的(1 / 1)

加入书签




第二百二十五章
顾熠觉得,自己虽然是个正经人,在化院的气氛笼罩下,外界对他产生错误的认知也很正常。
但错误的观念已经形成,一时半会很难纠正过来。
不管怎么说,他们化院的外号比物院还是时髦不少的。
狂八天王……啧,只有物院才能想到这么土的称号。
《孤独学神》让物院在化院面前骄傲满满,客观来说,顾熠觉得自己的责任并不大——就算他没演刘风起这个角色,《孤独学神》还是会上映,他并不是化院的叛徒。
但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他还是要展现出自己对物院的指责与唾弃,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
顾熠在车上看着夏师兄给他发来的资料,满满一个文件夹,其中还包括夏师兄自己的备注。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会。
京市到s市的高铁时间缩短之后,高铁就成为了顾熠出行的首选,机场太远了,候机要花的时间太长,这已经超过高铁的运行时间了,对顾熠来说,剩下的时间还能看看资料,再问朱教授和夏师兄几个问题,这样反而更便利。
一旁的助理昏昏欲睡,看着顾熠精神十足地看书,他真是相当佩服。
他当顾熠的助理有几年了,对娱乐圈多少也有些了解——和其他明星的助理相比,当顾熠的助理是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顾熠这人不麻烦,仅这一点就打败大半的明星了,通常情况下,只有对方进组拍戏,自己这个助理才需要跟,其他时候,不管对方在学校读书,还是参与组合相关的活动,都不需要他太过忙碌。
顾熠的助理只需要负责工作,不需要负责生活,当助理这几年,他从来没有被半夜叫醒的经历。
准确来说,几个人都不麻烦。
他们自认为是知晓出道的艰难,所以珍惜成为偶像的机会,不愿辜负粉丝,也不愿意辜负自我,心态上并没有爆红之后的膨胀。
但助理很清楚,会这么想的只有他们罢了。
娱乐圈里,小透明时期兢兢业业珍惜每一次机会,红了之后就忘记初心的明星实在太多太多,在他们走红之后,曾经的努力就成为了人设和谈资,像这样能坚持初心的凤毛麟角。
他一直是顾熠的助理,正因为一直看着对方,他才明白什么叫表里如一。
顾熠这边一直专注地看文章,助理一边打着瞌睡,一边注意着四周偶尔会出现的粉丝,虽然顾熠本人并不介意,助理依然不希望他的学习节奏被打断。
当然,在微博上搜索实时,已经有粉丝发在高铁上偶遇顾熠的消息,不过粉丝们并没有上前打扰顾熠。
顾熠和夏师兄因为某个问题在群里争辩了一通,直到朱教授给出了解决方案,两人才暂时停止了争论。
“老师厉害!”
“老师超赞的!”
朱教授:“……”
他这两个弟子连马屁都不会拍,真叫人发愁。
等把论文过了一遍,顾熠再刷了刷朋友圈,他的朋友圈只有娱乐圈的同行和大学同学,同行们发朋友圈通常是新电影和新剧问世的时候,顾熠会默默点个赞,而同学的朋友圈则是各种学术会议和最新研究,顾熠一般会点开看一看,如果涉及自己研究的领域,他也会问上一两个问题。
像朱教授一般不发朋友圈,一旦发了,都是金光闪闪的项目做出成果的时候,顾熠不仅会赞,更会在评论区发上七八个大拇指称赞。
他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比他还离谱,很多人都是秒赞狂魔,让顾熠怀疑他们有没有正经做研究。
……
高铁到s市之前,杨艇已经拍过顾熠好几回,问他什么时候到,顾熠在群里一出声,几人就让他一起聊聊对专辑封面的设想,还有这张专辑要走的概念——颜色和字体的选择、封面的主题、专辑海报……顾熠要么在为电影宣传,要么在京市读书,对于新专的讨论只能通过线上进行。
当然,已经走到了今天,中途甚至暂停过一年,不管成员们身处何地,大家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默契。
是一个老团了。
放眼整个华语乐坛,比还要长寿的只有十多年前活跃的组合,但那些组合大多是经过公司长久打磨才能出道,而是临时凑出来的。
但现在是第六专了。
顾熠到现在依旧记得大家刚出道时的样子,一起录《夏花》的样子……一转眼,已经好几年过去了。
几人还没许下宏愿,但粉丝们已经惦记着为几人办十周年了。
“顾老师到了没到了没到了没?”
顾熠默默季迟,想让对方给杨艇禁言。
他这会儿已经到s市了,天还热着,外面灰蒙蒙的像要下雨的样子。
到了工作室,季迟他们早就到了,顾熠刚碰门,门忽然从里面打开了:“就差你了顾老师。”
顾熠:“?”
他以为这群人一直催自己是在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居然在催自己打牌,因为季迟和何钊两个人不愿意加入。
“难怪突然不讨论了。”
“录制之前先放松放松,这次的新专不太好唱。”刘钧源道,“高音太高了,嗓子受不了。”
“那到底是谁写了那么多高音?”杨艇叹着气,“舞蹈动作也挺复杂的,等巡演开了,编舞能编简单点吗?”
刘钧源这次写的歌特别费嗓子,录歌之前,他们别的没干,先买了一箱润喉片,还准备了各种润嗓子的茶包。
“什么时候开始录,明天?”顾熠问。
“就是明天。”何钊道,“我先试着唱了几句,根本上不去。”
“那我更不行了,我音域本来就不够。”
“喂,明天就录了,你们怎么一个比一个消极?”杨艇看不下去了,“投票的时候不是大家都同意吗?”
“……是啊。”
“先试试吧……”
“别这么有气无力啊喂!”
这张六专的专辑名至今还没有定,歌曲的顺序倒是早早定了下来。
这一张专辑,谢行嘉写的《电灯》成为了主打。
谢行嘉这首歌写得特别慢,顾熠那首《誓死》写完快20天,他才憋出了这首歌。
顾熠觉得,现在每发一张专辑,队友们都能惊艳他一次,每个人未必每次都有精彩的发挥,但自《荒诞的真实》出现原创曲以来,每张专辑里都会有一两首出自队友的好歌。
《电灯》是一首温暖炙热的歌,和歌名一样。
“我每次都很受打击。”何钊叹了口气,“我应该是很勤勉的那类人吧?但是拼天赋,我每次都输。”
里,顾熠、何钊、季迟和刘钧源都是处处认真的性格,不管做什么都一丝不苟,杨艇和谢行嘉则散漫一些,但杨艇创作天赋强,谢行嘉舞蹈天赋强,而这首《电灯》则让何钊看到了谢行嘉作为创作者的细腻一面。
这次的新歌他也挺努力的,但就是敌不过对方骤然闪现的灵感。
或者说,对方是厚积薄发类的,灵感已经累积到了一定境界。
“看来是我累积得还不够。”
“快了快了。”
何钊唱了挺久的音乐剧,唱功自不必说,而这几年的积累让他在创作时隐隐带着音乐剧的风格,这次他写了两首歌,一首叫《童话之春》,一首叫《乐园》,就很……音乐剧。
并不是纯粹的流行风。
在几人看来,他已经足够有天赋,也足够出色了。
只是这两首歌的风格并不适合作为主打,不代表它不好听。
何况何钊在音乐剧舞台上表演了许多经典选段,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大师之作,和那些作品比起来,他自身的创作当然是有不足的。
只要多给对方一些时间……顾熠觉得,对方完全可以出一张有个人特色的专辑。
除了《电灯》外,谢行嘉还写了一首《在灯光熄灭的夜晚》,让人疑心他是不是和灯杠上了。
顾熠的《誓死》和《四十》这次排在了一起,季迟他们也在吐槽,说顾熠在考歌迷平舌和翘舌。
不过《誓死》和《四十》两首这次都不是新专的主打,和刘钧源的《呼喊》一起在最后,《呼喊》歌如歌名,要呼,要喊,用杨艇的话说,应该请罗纳尔多来唱。
但当时之所以把这首歌放进歌单,完全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虽然袁承曾提醒过,以他们的声线,《呼喊》未必能吼得上去。
从某种程度上说,顾熠几人经常干这种蠢事,认输是不可能认输的,硬着头皮上就是了。
……
“咳咳。”
“咳咳咳。”
这天进录音棚前,几人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能行吗?”袁承问。
“ok。”
“没问题!”
先唱的是《电灯》这首主打。
“我在黑暗之中给予你要的光明。”
“却无法让你触及这颗滚烫的心。”
谢行嘉说他这首歌写的不是暗恋,但不知为什么,从季迟到杨艇,都唱出了一顾深深的虐恋味道。
几人默默看着谢行嘉,忽然想到,在《电灯》这首歌的创作期,谢行嘉因为没有灵感在拼命看剧,连看了几部结局令人落泪的be虐恋电视剧,那一阵子季迟他们甚至能把虐恋剧的台词清楚地背出来。
谢行嘉一边擦眼泪,一边吃东西,终于胖了一些,而杨艇一边吐槽他品味低下,一边跟着看然后哭哭啼啼,众所周知,杨艇这人泪点其实很低,他哭哭啼啼顺便和谢行嘉一起吃东西,体重增长是谢行嘉的两倍以上。
现在几人怀疑,《电灯》就是看剧的成果之一。
因为谢行嘉最爱看的那部讲的是女主人公深深爱着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却没有体会到她的爱,反而爱着她貌美如花的姐姐。
完全符合“电灯泡”这个人设。
电灯泡和电灯只差一个“泡”字,就是杨艇和谢行嘉的眼泪泡。
“不对劲,这唱着像我暗恋谁一样。”
“我也……”
几人感慨了一句,忽然把视线转向顾熠:“只有顾老师不可能。”
顾熠:“?”
“你拍了七部电影吧,只有一部有对象,沈遥还不在人世了。”杨艇替他盘点了一下,“狗仔都懒得蹲你。”
顾熠:“?”
“你不知道吗?”杨艇拍拍他的肩膀,“江湖传闻,蹲你狗仔要三倍经费,因为活儿太多,狗仔也不想累死。”
“主要是蹲不到东西。”杨艇继续道,“蹲其他明星好歹有奖金拿,蹲你……”
杨艇摇了摇头,一脸遗憾:“谁会喜欢让自己加班的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