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贾芹小儿坏我大事(1 / 1)

加入书签


“薛蟠假死、宝钗入宫选秀,隐藏如此之深的阴谋居然被识破了?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

王子腾心生警兆,目不转睛看向薛姨妈。

“是贾府三房老四贾芹卖我染色配方时,顺道分析了一下薛家的困局……我琢磨了一番,他虽然是个外人,但主意很正,都是巴心巴肺对薛家好!”

薛姨妈抬眼看向骨肉亲人,绵里藏针的刺了一下。

一番交流下来薛姨妈已然确信,这哥姐都不是好东西,若非贾芹及时出招献策,薛家真被卖了,她不仅帮着数钱,还要感恩戴德。

心中除了痛楚,更是毛骨悚然的后怕,不禁悲从心起!

“贾芹?我想起来了。”王夫人一脸不屑,“水月庵管尼僧的管事?据说他招匪滢尼,贪财好色,能出什么主意?”

“若非听他的,蟠儿岂非假死人活一辈子?宝钗入宫选秀成功,薛家的财产又不能带入宫里,最终归谁呢?“

薛姨妈说着,禁不住抹起泪来,“薛家的皇商岂非在我手中就断了?以后我去了,怎么见他们死去的爹?怎么见薛家的先人?”

……

“我们毕竟是亲骨肉,给你拿主意或许考虑不周,但绝不会害你!我们兄妹三人,切不可变生肘腋罅隙。”

王子腾起身走向窗边,背对着两个妹妹,尽管声音沉稳,肩膀却微微颤抖,心中更是怒火焚天,暗自咒骂,“贾芹小儿横生事端,坏我大事啊!”

王夫人见事不可为,并不纠缠计上心来:“小妹,宝钗若选秀失败,也是好事。我倒觉得,可以让宝钗和宝玉多走动一番。”

薛姨妈听言顿时眉开眼笑,双眼亮晶晶的。

“大姐的意思是……让宝钗、宝玉……亲上加亲?”薛姨妈说着,柳眉一簇,“只是,我看老太太似在撮合黛玉与宝玉的木石姻缘。”

“也不知老太太是不是老糊涂了?!”

王夫人不加掩饰一脸厌恶,“黛玉病恹恹的,削肩膀水蛇腰,古灵精怪、狐媚魇道的,若非她出自翰墨书香之族,最适合做姬妾。

偏偏,宝玉就喜欢她的小性儿。

一个好好的爷们被她魅惑,整日伏低做小、赔身下气的,让我想起来就生气。”

这得压抑伪装了多久?

当然,也只有当着亲姊妹,才敢发一通牢骚。

王子腾眼神一亮:“不管如何,你是宝玉的娘母子。

薛家有金子,贾府有地位,堪称天作之合,金玉姻缘,比那劳什子木石缘不知好多少倍。

而且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虽才情绝艳、隆恩圣眷,但身体不好,即便不早逝,升迁也无望。

你们俩要早做打算,相聚也不要藏掖,务必互相坦诚。

只要金玉姻缘成了,对贾薛两家,甚至王家都有好处。”

之前,所有的不快,在三人的相视一笑中,烟消云散。

……

“既如此,蟠儿岁数也不小了,也该定亲了。”

薛姨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眯眯道,“我看王家的嫣儿就不错,要不也给他们撮合一番,亲上加亲?

以后,大哥哥不仅是他舅舅,还是他丈人,也好多管教些。”

“嘶……”王子腾倒吸一口凉气,一脸嫌弃地搓着牙花子,“蟠儿那副德行,还想做我女婿?癞蛤蟆想天鹅屁吃呢!”

看着小妹笑容骤停,一脸委屈,或许不忍,“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干脆把蟠儿交给我,放在军中打熬几年,收收性子,或可考虑。”

说完,一丝诡谲消失在幽若寒潭的眼眸中。

“放在军中打熬?”

薛姨妈莫名升起一道寒意,战场上可是刀枪无眼,一旦有失,薛家不就又塌了?

“我还是要问下蟠儿的想法。”

“或许,你是想问问那贾芹小儿的想法吧?”王子腾冷声道。

……

贾芹正在子钰的陪同下,游览国子监的山水。

没想到国子监内居然有一处占地十余顷的湖泊名为未央湖,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溶溶荡荡,曲折萦纡。

在秋日的阳光下,水汽氤氲朦胧,如同彩色的水墨画。

“贾芹大爷,江南四大才子和一干学子在画舫吟诗作画,马上就要开船了,守中老爷说,你也去涨涨见识!”门子小跑而来,抱拳道。

远远看去,只见画舫之中众星捧月的青年,头发随意束着,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挥毫泼墨,恣肆写意、狂放不羁。

而画风果真兴致所至,笔走龙蛇,风格飘逸。

他便是风流才子唐伯虎。

船上有十余名儒生学子围在一起赞口不绝。……

……

“走,去见识一下江南第一才子!”

贾芹边走边想,思绪又活泛起来,仙音楼的商业计划再次浮现在脑海。

“按轨迹,他明年春闱的会试是中状元啊!只是卷入科考舞弊案,被免了状元,终生不再录用。

只是,还没有发生啊!就算现在告诫他,或许并没有用处。

待他明年卷入科举舞弊案,人生跌入低谷,再拉拢他。

这个狂人,江南第一才子,文人骚客之首,号召力极强,堪称风流界的扛把子。

他当老鸨子,再合适不过,关键气质这块很配。

把仙音阁盘下来重新改造,嗯,就叫天上人间,四大才子都纳入其中分别担任舞台总监、艺术总监,整个品味和格调一下便上去了。”

“汇聚天下美酒、美食,以及异域的美人,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万国世界。

如越女、东胡、月氏、楼兰、真真、暹罗、茜香、波斯……一应装修风格都按按异域风情布局,所有粉头都是正宗原汁原味的异国他乡美女。

进入天上人间,领略天下风月,畅享百味人生。”

想到这里,贾芹差点忍不住纵声大笑。

……

贾芹坐着筏子登上画舫,只见唐伯虎边作画,不时的看向岸边桃林。

周围一群仕子几乎各个纸扇飞舞,摇头晃脑,赞口不绝,马屁不断。

秋天的桃林,依然绿叶蓬蓬,相互遮掩,有条而不紊,好像姑娘的睫毛,美丽而不失妩媚,还有粉红色的笑脸,仿佛还停留在枝间翘首扬眉。

一高冠锦袍、清隽儒雅的老者看向贾芹,道:“守中兄,这便是你新收的弟子?倒是玉树临风、气宇轩昂,他是代表国子监来搬回场子的?”

李守中脸色一沉:“筱任兄莫取笑,让雪芹多学多看,长点见识而已!”

说完也不引荐介绍,便看向场中作画的唐伯虎,似要把话题打住。

看李守中面色阴沉如水便知,国子监与翰林院打擂,估计是全面溃败。

称为筱任的文官并不打算放过,故作关切道:“能进入守中兄的慧眼,必然是有过人之处,雪芹是擅长孔孟八股,还是书画丹青,亦或诗词歌赋?”

李守中一恼,还未作答,却见贾芹盯着案几上的水墨画道:“唐解元画的这片桃林,处于似而非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失真,让人顿有无限遐想,好意境啊,只是……”

欲言又止,故作停顿。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失真”

就凭这句评点,已让一干儒生刮目相看。

唐伯虎神色一怔,将画笔搁在笔架山,抬首看向贾芹,矜持笑道:“这位兄台,可是什么?”

看似谦逊,实则有种高在云端的俯视。

“只是,仅有画,无诗,总感觉少了什么,如同一台满汉全席,满桌珍馐佳肴,却无美酒!”

贾芹故作遗憾。

记忆中,唐伯虎别号叫桃花庵主,是中状元后陷入科举舞弊案才取的名字。

“兄台可否作诗一首,为此画增色呢?”唐伯虎道。

“那,我试试?!”贾芹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