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冠军(1 / 1)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
整个滨海大学礼堂竞赛的观众学生大概都深深地记住了苏文潇洒自信且洒脱的演说。
当然。
他的论据并没有到此为止。
相反。
苏文温和地接着说道,
“关于暗能量和暗物质,目前我会支持Λ冷暗物质(lcd)模型理论。
根据该模型的推测,我们的宇宙的总质能中有大约70被暗能量占据,还有25是暗物质,我们能够看见的一切可见物质其实仅占了5左右。
同步根据灵能导流理论进行推论,活跃态暗物质实际上在宇宙的存在比例只有73。
这意味着灵能潮汐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平稳上涨期。
那么。
深海遗迹大概率存在能够根据次级介质不同反应不同性质的灵能层级。
这就意味着其中存在暗物质活跃程度的边境遗物、第四纪失落科技或者自然微观结构。
既然如此。
广义相对论中的弱等效机制大概能精确地测定筛选器与灵潮的相关数据。
既然刚刚罗校长也在问题里提到了这一点。
所以。
我这里有一个并不算成熟的思路:
2022年9月。
蔚蓝海岸天文台和icrospe项目团队对广义相对论中的弱等效原理(ep)进行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测试。
而这一部分数据
想来,大概是亚太科研团队对遗迹进行建模时的最优参数选择。”
语毕。
苏文动作温和且礼貌地将话筒递还给了罗校长。
接着。
他单手鞠躬。
在欢呼和极为热烈的掌声中无比潇洒地走下了这座滨海大学超大礼堂的演讲席。
和前面仅仅提出理论的便已经可以称得上世界顶尖的青年学者相比。
苏文。
甚至提出了对筛选器模型的推论和参数选择。
他将推论直接延伸为了可以论证的现实。
仅此一片文章,如果论证无误数据完整独立发表出去。
大概苏文都可以直接获得顶级学者的称号。
但他的态度。
轻松地却像是晚饭不知道吃什么,所以下楼买了一碗清汤面一般自然。
此刻。
无数人都被苏文所震惊了。
或许。
在青春文学里,总有人会成为那个只见过一面便耀眼到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名字。
而苏文。
或许就在不知不觉间。
成为了那个闯入其他人青春中的名字。
毕竟,滨海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自豪的被高中或者初中同学在回忆里称作学霸。
他们对于学习、绩点和努力的理解也更胜其他人。
所以,在亲身听过苏文这样惊才绝艳的演讲之后。
印象大概也会更为深刻。
伴随着大礼堂中连绵不断的掌声。
罗校长拿起了话筒。
他的脸上充满了老一辈华夏科研学者的欣慰:
“今天,我很高兴能听到一位位青年学者在这个演讲台上讲述自己的理论。
我已经老了。
面对这个崭新的时代,我总会有种想要多看看更遥远未来的希冀。
但时代并不能一代人就能推动前进的。
薪尽火传,薪火不息。
看见刚刚你们的身影,我便真正明白,何谓文明的希望。
终有一日。
我希望,你们也能理解我今天说的话。”
伴随着罗校长的话语结束。
大屏幕中也亮出了一位位刚刚发过言的青年学者照片。
同时。
他们的竞赛得分也在各位导师匿名打分汇总后浮现而出。
郑晨中规中矩,排在了第七名
克里斯因为援引‘弦论’这个框架理论,虽然论证完整,但数据被苏文证明存在偏差,排名到了第九名。
特雷西使用了前沿的引力时间延迟效应。
得分排在了第二名。
最后。
滨海大学学生会学生会主席兼主持人林惜晴在宣布第一名时。
她特意卖了个关子。
但那副崇拜与开心的表情大概是完全掩盖不住了:
“我想,各位对竞赛冠军的归属。
应该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吧。
那么。
我宣布,亚太经合物理学竞赛的冠军得主就是:
所有评审老师一致满分的——苏文!”
听到林惜晴这么说。
全场欢呼了起来:
‘苏文’!
‘苏文’!
‘苏文’!
刹那,整个学校大概都知道了这么一位外形英俊挺拔的顶学霸。
就连之前因为苏文迟到早退准备给他打了b-的灭绝师太得到这个消息后也笑了笑。
当然。
她还是决定接着给苏文打b-。
毕竟,最近两次,他甚至连上课都没来,都是让江梦寒给他打的卡,严重违法课堂纪律。
同时,观礼礼堂中。
来自劳伦兹瑞尔的老师给出了点评:
“苏文的提议,其实十分具有启发性。
我们后续会与蔚蓝海岸天文台和icrospe项目团队进行联络。
确认数据明细。”
与此同时。
苏文坐在最后一排,他准备离开。
也就跟身旁依旧安静但仿佛多了些许澹澹笑意的冰山少女说道:
“怎么样,我这次的表现?”
听到他问题。
绝美的少女轻声回答道:
“e,满分一百分,可以给你八十五分。”
“我还以为会是一百零一分。”
他悠闲地笑了笑。
“走吧。
最有趣的部分已经结束了。”
在他说完以后。
十分有默契的两人没有一点犹豫,他们从略显昏暗的礼堂最后排起身向出口走去。
而特雷西伸了个懒腰。
而后她看着消失的两人,赶忙跟了上去:
“你们两人的行动还真是丝毫不拖泥带水。
就不担心罗校长叫你上台发表冠军感想吗?”
听到这个问题。
苏文耸了耸肩,他玩味地笑着回答道:
“我都没有参加竞赛,让我当冠军,其他人不会很尴尬吗?”
很显然。
这是一贯不喜欢麻烦事的苏文随便找的理由。
但得了第二名的特雷西可没办法这么直接离开,她返回了演讲台的准备室。
余下两人则悠闲地走出建筑面积巨大、外观恢弘的滨海大学观礼礼堂。
同时。
整个江南的初冬景色也便在刹那间映入了他们的眼帘之中。
朦胧的雪色烟尘笼罩了远山。
将万物调入了水墨一般的温润笔触之中。
微凉的水气伴着不时扬起的澹澹微风弥漫在江南的红砖与灰色瓦片之中。
就连行道旁的草荇之间也多了些霜雪般渺茫的气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