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雪夜引弓(1 / 1)

加入书签




看守营门的鲜卑士卒,在吴献他们路过之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却是没有多想,还以为是自己半年没有洗澡,鼻子坏掉了。
他的鼻子并没有坏,如果他们跟着吴献等一行人,便会发现。
这一队人走走停停,每过一处帐篷,这种味道便会浓郁不少!
这是桐油的味道!
一路如此,有惊无险,吴献等一行人,便来到了马圈之处,这便是他们的目的地!
不多时,一处处火光闪耀,快速蔓延在整个营地之上。
“着火了!着火了……”
大部分鲜卑士卒都睡得很死,然而还是有部分人被惊醒,这些人提刀便往外跑去,刚一掀开帐帘,便发现了一个大大惊喜!
而后被这个惊喜冲倒在地,一双双蹄子踩踏致死!
马惊了,人也惊了,一般管人惊了,叫炸营!
马匹踩踏,族人相互厮杀,营地乱作一团,大火弥漫的整个大营。
这便是鲜卑拓跋部的族长,现在看到的一幕,还没等他弄清楚怎么回事,三支利箭,便直奔他而来!
“当当当……”
能当上族长之人,显然并非泛泛之辈,挥刀格挡,刹那间刀光映照着火光。
格开三支携带巨力而来的箭矢!
不等他发话,紧接着便是一声呐喊:“魔王降世,魔王在此!杀啊”
这一声喊,听得鲜卑拓跋部族长莫名其妙,不过身边的护卫倒是醒目,见一队骑兵冲锋而来,赶紧拉着族长躲开。
“砰……”
的一声,起舞破裂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一点火星落下,中心大帐便被熊熊烈火快速吞没!
……
丘志清和郑岩,看着远处火起!
或者说郑岩是在眺望远处,而丘志清,则是顶着身前。
“准备好了么?”
“明廷明鉴,已然准备妥当!”
看着眼前的闵用以及郑岩,丘志清点点头,摆手道:“那就开始吧!”
“喏!”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丘志清知道,这次战役,怕是告一段落了,此事过后,自己亦可以放心大胆的搞生产了!
他此次来平城上任,亦是只做三件事……
看着眼前身穿鲜卑族服饰,手中却是拿着明晃晃的环首刀的汉军。
鲜卑拓跋部族长,暗骂那些守卫无能,坏他大事的同时,亦是感觉头大,因为自己族人中,亦有人手持环首刀。
这是去岁缴获的,却没想到,当初是精良装备,而现在,却是成了敌我识别的障碍。
“敌酋已死!跪地免死!跪地免死!”
一声声呐喊,传遍了整个鲜卑大营,看着燃烧着熊熊烈火的中军大帐。
鲜卑士卒在这一瞬间,士气暴跌,原本还在自相残杀的,都有了一瞬间的清醒。
“混账!我没死,不要听他们造谣!”
然而没什么用,他的高呼没有等来族人的营救,却是招来了吴献的追击。
“可恶,要不是我麾下大将拓跋顺等,皆不在此,顷刻间便能取你狗命!”
“族长!别说了,快走吧,营外又来人了……”
原本还在骂骂咧咧的拓跋部族长,听闻此话,再回头一看,瞬间便老实了下来,赶紧骑上侍卫刚刚拉住的战马,逃出大营,往北而去!
此时,郑岩和闵用,已是领着一千二百余人来援。
内外夹击,敌我不分,缺乏领导逃跑,缺乏有效组织的鲜卑人。
在组织严密,早有预谋的汉军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在一声声:“跪地免死!”的诱惑下,握兵器的手,渐渐变得无力。
“噗嗤……”
随着一声声兵器落入雪中的声音,以及膝盖着地的声音响起。
鲜卑大营中的喊杀声,渐渐低了起来,直至消失,换做一声声的呵斥,以及马嘶,支配了整个大营!
为防止外出扫荡的骑队归来,丘志清组织城中乡民,开始抢运鲜卑大营中的物资。
虽然一把火烧掉了不少,仓促间清点了一番,依然有战马一千七百多匹,俘虏两千三百余人,牛羊两千余。
当然鲜卑大营,肯定不止这些,炸营之下,大部分逃窜,没有马匹和御寒之地,他们能不能活过今晚都很难说!
丘志清站在城楼前,看着一队队垂头丧气之人,在青壮的押运下,穿过城门洞,往城内而去。
而他的目光却没有聚焦在他们身上,而是看着身前的水幕。
奈何这个东西,在没有火光的时候,是真的不太好用。
看来,日后有时间,还得改进一番才是,不然缺点实在太多,不知道传说中的圆光术是什么原理……
一个时辰后,最后一辆雪橇车进入平城,大门轰然关闭,此时东方天际以及泛起鱼肚白!
又是新的一天,不论厮杀如何,太阳照常升起!
“我等幸不辱命,特来复明!”
看着眼前既然,丘志清很是欣慰,至少能在关键时刻,有自己的判断。
而不是盲目的执行,以及一味的莽!
“此次可谓大捷,你们把损失以及缴获好生清点一番,我好向郭太守给尔等邀功才是!”
听闻此言,就连郑岩都有些意动,就别提吴献闵用等人了。
第二日,鲜卑外出扫荡的骑队,并未如丘志清所料一般,回到原有的鲜卑大营,而是在外长城一处缺口处重现集结。
虽然情况有些出乎预料,稍微一想,丘志清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显然是昨夜逃散的鲜卑族人,被其首领重新收拢,而后派人通知在外扫荡的骑队,令找地方集结!
如此一来,丘志清便放心了。
再次叫人,把城外鲜卑大营,再次打扫一遍,毕竟昨夜有些匆忙,少不得有所遗漏!
又是一日过后,熹平二年,腊月初十二!
丘志清看着按他要求弄出来的统计报表,很是满意,提笔便开始书写公文。
将此战的经过,以及缴获,用尽可能简短,且详细的语言概括,其中通篇主要是吴献,郑岩等人的功劳。
他的功劳无需赘叙!!
看着写完后,足足三卷的竹简,丘志清很是无语,根据郑岩所说,世家之中,便有宣纸,不过制作实在太贵……
真是信了他们的邪!
什么时间段更新为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