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 雷蛇火龙齐逞凶 本来打算鸽的,但看到书友群来了个新人,很感惭愧。(1 / 1)

加入书签


“皇甫嵩,你说,他为何要杀我?”

华十二道。

皇甫嵩把目光移向华十二,却不敢直视,嗫嚅着嘴唇,欲言又止,他想要整理自己的语言,但牛辅的惨状始终在眼前,直面如此近距离的生死,就是他这积年大将也不免心生疑惧。

“某……”

皇甫嵩开口了,“某不知。”

只是吐出了三个字。

华十二“嗯?”了一声,惊得皇甫嵩再度开口,“牛辅此人乃西凉董卓部将,与某一向不相交,因此不知!还望先生信我!”

华十二点了点头,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虽对封建之大汉无甚好感,但董卓却也不该一把火烧了百万人居住之洛阳城,致使那百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这一项罪,可称之为‘反人类罪’了。

有这一句话,华十二日后就可直驱洛阳城,问罪于董卓。

汉室倾颓是必然,而火烧洛阳或为偶然。

华十二不阻历史必然,也没能力阻止,因为历史之必然是亿万人民的选择,华十二如不自量力的去阻止历史之必然,真好比是螳臂挡海潮,又好比蝼蚁阻山崩。

况且华十二也没必要去阻拦大汉崩塌,历史螺旋前进,王朝迭代带来的是压迫技艺的进化,至于末代王朝——清时,已经被后来者言为‘封建王朝统治力度的顶点’。

而压迫愈深,则反抗愈强。

所以太平动兵有百万,占据南京半江山。

只奈何赤天神不出,黄天神怎敌苍天神,最终还是败了。

然则压迫与斗争永恒存在,即便冬宫炮不响,联军不入京,新的,更猛烈的,也更清醒的反抗也会来临,因为那是历史的必然。

此必然就是,代表着封建王朝,封建统治阶级顶点的大清朝,必被所有人民所厌弃,也必被扫到垃圾堆里,被焚毁!烟消云散。

生产力的前进,是人类繁衍的需求,她必无可被阻止。

与历史必然不同,历史之偶然却常常只是时代中某人的选择,是轻易就可以改变的,华十二要去改变的,就是历史的偶然。

比如今日广宗城死难数万义士,又如洛阳城被人一把火烧成劫灰。

华十二道:“董卓,我记住他了。”

诸将中有部分人心头一紧,着急之情涌上心头,中有一个文士,生的面白,在一众武将中十分显眼,此人在心底暗叹一声,‘事不可为……’

这一个文士,就是董卓另一女婿——李儒。

董卓离职去京,留他与牛辅同掌西凉军兵。

此二人,一文一武,董卓端的好算计,只可惜,文的好阴私之计,不能服膺众将;武的偏莽撞直冲,能杀人却不能服人。

明看是一文一武,实则是‘卧龙凤雏’。

这似又是一重好算计,只是最怕一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却误了卿卿性命。

念叨完自己记住了‘董卓’这个人之后,华十二说道:“牛辅的意见,看来已经没有了。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吗?”

众将之中,有不少人腹诽:哪里是没有了,分明是不能再有了。

宗员此时方来,他风风火火的来在前排,注视着地面上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牛辅,眼中一抹惊色。

他自是识得此人,颇有些嚣张气焰,尤其在董卓受东中郎将职司期间,叫他受了好几番气,如今竟凄凄惨惨的滚在地上,浑身血淋淋的,真好似从血池子爬出,却更如死狗一条。

宗员此时心头只有一件疑惑:发生了甚么事了?

这位可谓是姗姗来迟,不过华十二却知道他早已经来到,乃是因为要驱散埋伏之弓兵,所以才得如此。

而华十二看他来到时自然而然的站在前排,俨然军中权势人物,不由得问一句:“皇甫嵩,新来的这一位是哪位?”

皇甫嵩就道:“先生,此是我汉护乌桓中郎将,名唤宗员。”

此人华十二也有印象,于史书之中只寥寥一笔,但史书只一笔,于世间却是稍有的奢遮人物,他就问向宗员:“关于停战事宜,你可有什么意见?”

宗员就抱拳说道:“某只有一句,如若国家知晓此地实情,先生叫我等如何自处?”

身后有不少将领给他做出了些小动作,希望叫他不要说话,不过这位扶刀的将领不愧是来自边塞,虽明白身后人之意,但也大胆说出。

华十二喜欢这样的态度,他道:

“如果刘家天子真的知道了,并真的打算降罪于你们,那么你们就给我一封书信,送到陈留巫来山,我自去找刘家天子聊聊。”

“这是要我们不忠于上?”

“忠如何?不忠如何?

今日你们忠诚于上,今日你们就要没了性命。今日你们不忠于上,你们的性命就还在你们手中。”

宗员眼神闪烁,没了声音。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我只要停战,其他事,你们可以自决!对了,还有一条,你们也不可杀良冒功,谁的性命在我眼里都是性命。

毕竟,人人平等!”

这一句话解释了刚才华十二为何没有拿走牛辅性命,也使得所有人中的有识者心中一动。

“另外,也不要怀疑我有没有找刘家天子聊聊的实力,因为,我想要天雷降,天雷就降!”

华十二此刻已经来在了空中,手中一杆九节杖,顷刻之间雷声起,天空放万道雷光,条条霹雳直如银蛇在水般胡乱颤动,闪的人间忽明忽暗,不知吓死了多少阴私心思。

“我想要火起,大火就起!”

陡然雷光收,忽然火光闪,虚空赤风生,倏忽半天皆红霞。一条炎龙自在舞,烧尽白云现青天!

“如此这般,诸位,可以停战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