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青宣(1 / 1)

加入书签

众人用稻草在洞口一丈左右内围成一圈,燃起了稻草,刚刚收割下来的稻草并不容易燃烧,但过了一阵,还是点着了,冒着浓烟,人们不断地把点燃的稻草抛进那个火圈里。幽冥蛇没有出现,大家也不寄望火堆能够杀死它,只是这样可以尽快消除地上残存的魔意,不在白天对人造成威胁。

接下来的时间里,来往在麦地和大路的是几个男人,章凯英和刘石山就在其中。他们把村民收割脱粒后的麦子挑过来,然后呼喊要交接的少年,让他们挑回家去,然后拿回他们手中的空担。附近的稻田收割也由几个神意充足的村民完成,原来正在收割的几个人被替换到远处靠近河边的地方。

很快,天将暗了,众人停下手上的工作,收拾东西回家,只有那堆火还在熊熊的燃烧,浓烟直冲云霄。

四天后,小河村的收割结束了,大家都感觉疲惫,但收成还是带来了喜悦。这意味着大家拥有半年的口粮,至少可以裹腹,不会饿肚子。

接下来的一天村里鲜有人走动,大家都需要休息,补足神意,毕竟在田野劳作,抵御魔意,神意损耗很大。

接下来,将是迎来青宣上仙回转上界的日子了。村民挑着晒干的谷物,按农田的大小,每亩稻田两百斤水稻,麦田一百斤小麦,在村所集中称重,并做了一个简短的供奉上仙的仪式,向村所里供奉的神牌也献上神意。接着,村民就把来到镇里把收成献给镇守所。一趟可是挑不了这么多粮食的,需要来回跑几趟路。

少年们也要帮忙挑担出到村口,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章家忙碌了两天,才把供粮全部运到镇中。

真玄仙城的中央,筑有一个高台,高台成圆状,约三里,顶部约一里,四周有八条通道均匀分布,通往四周,通道各有八十一级石阶,台阶宽约一丈。正南北有一条大道,九丈宽,白玉石砌成,道路上铺设白玉石块,上面雕刻着各种珍禽异兽,高台之上中间立着一座道宫。宫墙高耸,主殿最高,约九丈,上铺琉璃金瓦。

殿后正中供奉一张道图,青宣上仙正在主殿蒲团正中端坐,两眼微闭,正在入定修行。

青宣一副英俊少年模样,着玄色道袍,黑发束起,上插一根白玉簪。他面色平静,但内心还是起了波澜,从定境脱离。毕竟在这个世界已经待满六十年,他到了即将回归的时候了。

青宣是真玄大世界妙元上宗门下,两百年前练气有成,筑就道基,八十年前道法精深,进而洞真。

真玄界宗门众多,道法各异,所以修行境界划分也不一样。但基本可以根据真玄界道祖真玄道君所传划分境界,道法修行大境界为: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返真。

炼精化气乃凡人逆反先天的过程,未入修行之门,主要是锻炼肉体,磨练精神,易骨,易筋,洗髓,从而成就先天之体,具备修行资质。

炼气化神者已踏修行之道,开始可以触摸世界本真,炼化灵韵,筑就道基,令自身内外如一。若是细分,可分为:炼气,筑基,还丹。

炼神还虚者已经道法精深,了解虚实之道,洞悉本真,元神孕育而出,与世界交融,可分为:洞真,化神,合真。

炼虚返真者道法高妙,有通天彻地之能,虚实流转,斡旋造化,有炼虚,归元,返真之分。

炼虚返真者可超脱世界束缚,遨游宇宙洪荒。

青宣驻守此界乃五千年前真玄大世界天元宗返真大能玉铭天尊游历宇宙虚空时寻得一世界,世界法则特殊,天圆地方,法意深邃,灵韵充沛,便勾连到真玄界,以便真玄修士洞悉世界生灭之妙,亦可从中获取灵韵。

此界无日月星辰,黑暗阴冷,并无生灵,但其中有众多意识飘荡,有的安定祥和,有的混乱残暴。由于此界本身黑暗,被玉铭天尊称为玄冥界。

玉铭天尊施大法力用昊天镜化为白昼,昊天镜白日光芒四射,夜晚收寂,吸收灵韵。玄冥界便有昼夜之分,万物得以演化生长。在玄冥法则作用下,生灵可与意识相合,从而具备神异。

四千年前,真玄界大能将凡人,生灵迁入玄冥界以促进世界演变,从中观察法意变化。由于世界法则不合,人族在其中难以生存。真玄界天元宗便命洞真修士进入,一来可维系人族发展,二来洞真修士可观世界变化真实,从而完善自身,三则可利用玄冥法则演化法宝。

人族进入千年,挣扎求存,自身亦与玄冥法则相合,以适应世界现实,当凡人成长,心神充沛时,与意识相合,进而能够神意显化。

真玄界真修发现玄冥人族神意妙用,愈发重视,天元宗便定下六十年轮换的规矩,真玄各宗门之间相互博弈,以获取驻守之机,至今已近三千年,规矩未变。

玄冥界辽阔无边,人族所占空间甚少,但并非只有一城,而是有一百零八之数。城与城之间黑暗阻隔,无法相通,世人便以为一城便是一界。真玄界也有意引导,以便控制。实际真玄仙城在上界根据仙城规模,以天罡地煞星名命之。青宣驻守此城名为地壮城,明月照耀之地方圆约三百里,凡人数百万,属于仙城之中较小的了。

青宣已从上宗法讯得知,幽州下一甲子并非妙元驻守。妙元宗以易得前列五座仙城,地壮城便放弃交由他宗。

青宣须将所炼法宝尽数带回,不必留给下任。

法宝一为每夜高举的明月,此乃定魄珠,所发光芒可安定神魂。邪魔混乱而生,魔意若安定则亡,所以月光对邪魔威慑甚大。此宝为青宣师尊之物,带入此界收纳灵韵,以作进阶之资。

一为神光镜,乃青宣法宝,镜可分化万千法意,藏于下发予凡人神牌。凡人每日以神意供奉,可孕育神光。神光放出,邪魔易僻。神光镜亦可利用凡人神意吸纳玄冥灵韵,完善自身。

青宣道法精深,已查天心,待万物如刍狗,本身并不在意法宝撤去后,凡人如何面对黑暗,正所谓适者生存,更合天心。但因与天元宗有约,驻守不得造成主卫城被邪魔所破,所以还要思量一番,与新的驻守做好交替。至于村落,被毁亦是无妨,正好可以让新的上仙显示威能。

以往交替,地壮城都在妙元辖下,定魄珠无需带回,还能护佑城镇村落,所以损失不大。

所有上界派驻的城主与镇守亦将撤回,青宣也会带走十二位本界所收门徒,其余门徒则由新驻守确定去留。

如同其他驻守一样,青宣并未传授妙元道法给门徒,而是教授如何利用神意勾连玄冥灵韵,炼器制符。这样可减少对玄冥界的干扰,洞察凡人如何与世界相合。

带回真玄界的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补充妙元宗炼器制符人手,并且玄冥人神意特殊,也可增加炼器制符的灵感,为妙元增添底蕴。只有到了真玄界,才可授予真法,但不得回转玄冥。

门徒虽有在城内除魔,保卫世人,但主要职责还是探索黑暗,获取魔晶。魔晶经秘法可用神意提炼灵韵用于炼器,制符。

青宣门下分为外门,内门,真传。真传只有十二之数,一旦选定,除非陨落,基本不会更替。外门只授神意运转法门,法器符箓使用,技击技巧,便外出除魔。内门将授基本炼器制符之术。真传另授予真玄法器,传授蕴养之道。

青宣在此地驻守,所收门徒总数不足三百之数,可见修行门槛之高。

正午,有道童前来禀报,诸城主已前来听宣,请上仙前往指示。

青宣睁开眼睛,微微颔首,便起身前往前殿。前殿离正殿三十三丈,是与众修商定章程的地方,一般而已,他们并不能踏足主殿。

他缓缓而行,但形态翩然,正如仙人下凡。到达前殿后。众人已经在此等候,见青宣从后门屏风出来,落座高台,便齐齐躬身唱诺:“参见上师”。

“诸位免礼!”

台下依次站在正副两位仙城城主,十六位卫城城主,三十二位镇守。他们都是随青宣下界来的。

青宣见众人站定,便开口说道:“今日召各位前来,事关回转上界事宜,想与各位定个章程。”

“各位应该也知道了,下任驻守并非我妙元宗,所以大家需要把应带之物整理一番,以免遗漏。今日要告知的是,后日吾将施法收回定魄珠与神光镜,各位需要协助消除阵法,收回灵韵,待隔日新驻守降临后,我等交接一番即可回转上界。”

“后日夜晚世人将无明月与神牌相护,各位可有建议护持民众?”

台下众人沉默一阵后,仙城城主上前一步:“上师,可需我等前往除魔?”

“你们无需前往,各位皆是妙元栋梁,在此界一甲子,劳苦功高,贫道希望各位能丝毫不损,回归真玄。另外,此乃玄冥界之事,除非邪魔危及卫城,都不许出手。回归在即,各位好好准备。”

“吾设立月末,并非节省灵韵,而是要地壮凡民能居安思危,不可懈怠!若不自救,天何以救?”

卫城分列八卦之位,亦以八卦命名。

震卫城主上前一步:“上师,无定魄珠威慑,边缘村镇将难以抵御邪魔,可否让村众弃村,前往镇中守卫,以渡难关?”

“善!”,青宣颔首。

“十二真传蕴养法器乃宗门上修所托,不得损伤,他们也不得参与,在道场等候回归。内门门徒中,各位若是有法器交与蕴养的,如若各位有意带其回归,亦须尽量约束,否则,尽快取回也法器,然后让他们出道场,协助众人。其余门徒,让其前往各镇协助民众。若有收获魔晶,也不必上供。”

青宣与众人再细细商榷一番,便让他们离开,准备回转之事,然后转身离开,准备回后殿修行。

后殿离正殿也是三十三丈,青宣抬头看了看天,只见天上有稀疏的白云,没有太阳,但白光耀眼,不知从天外何处而来,不由感叹:“过了六十年,我也无法窥得白日之谜,天尊之能,实在高渺难近啊!”。

六十年的修持,青宣偶有前往域外黑暗探索法则,多数时间都在道场运转神意,吸收法韵,他已经感觉元神稳固,有点能化神而出的感觉。道心略微欣喜,在这无天无月待了整整一甲子,最大的收获就是道法修为进境可观。

他对玄冥界毫无牵挂,回转真玄对他来说是可以放松心情,提升心境的事。估计接下来的六十年,他将在妙元宗静修,以进化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