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章吾儿朱拓是1代明君(1 / 1)

加入书签


遇到三个小太监,会有大成就的!”
三宝公公说道:“肃王为何这么说?”
朱拓摆了摆手,朗声说道:“你可知,这世上最伟大的史书,到底是谁所作?”
“你可知道,改进了造纸技术,让汉族文化流传了下来,让纸的价格便宜了许多,平民都对圣贤的话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谁做的?”
“你可知道,武则天退位之后,唐中宗登基,在这场叛乱之中,文武大臣们都是束手无策,而皇帝陛下却是被吓得哇哇大叫,是谁自告奋勇,一剑斩杀了叛乱的前锋?
“至于那个赵高,秦始皇的侍从,嗯,也不能这么说,你看看前面那些人,都是阉人吧?”
朱拓的话很大,如同一道惊涛骇浪,瞬间冲击着三宝公公的内心,让他的大脑瞬间一片清明,浑身充满了力量。
“司马迁、蔡侯、杨思勖“
听着朱拓滔滔不绝的话语,三宝公公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他们的来历如何?“朱拓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又问了一遍:“你是不是也包括了他们?“
被朱拓这么一说,三宝太监顿时眼前一亮,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了!
司马迁不是宦官,却被汉武帝废了权,被贬为太监。
蔡伦蔡侯既是宦官,又是太监。
杨思勖是个阉人!
其他太监能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三宝公公眼睛一亮,由衷地喊道:“肃王爷,您是说,其他宦官都可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我也可以?”
朱拓哈哈一笑,道:“当然!”
“那肃王觉得我要学习历史吗?还是用来制造纸张?或者干脆就做个将军?”
“你还是下去吧!“朱拓摇了摇头,警告了一句。
陆小凤道:“下海?“
三宝公公一怔,随即尴尬的笑了起来:“肃王,你不是在说笑么?我十来年入宫中,服侍燕王,从未看过大海,更别说出海了。“
朱拓脸色一沉,喝道:“那有什么用?你的名字,你的容貌,你的四肢,都是天生的!”
三宝公公再次一怔。
他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混进来的。
朱拓接着说道:“你可以想象,你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大海和天空中漂浮,象征着大明的尊严,去过很多的国度,每个人都会对你毕恭毕敬,就算是各国首脑也要对你顶礼膜拜。“
“很兴奋吗?”
三宝公公不知为何,一听朱拓这么一说,就感觉一股来自于血液中的某种基因被唤醒,让他浑身发颤。
三宝公公道:“我们我们有没有希望?”
“废话!”“我马上就去向父亲要你,到时候我就帮你弄一只舰队,每天都可以出海。“朱拓说道。
三宝公公不明白朱拓为何执意要让自己下水,可是那种被重视的滋味,还是让他心头一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呼:“小的何德何能,竟然得了肃王陛下的赏识!“
朱拓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就被几个士卒团团围住,将朱拓和三宝公公团团围住,那名护卫队长冷声说道:“肃王爷,你有叛国嫌疑,请随我去一趟。”
朱拓愕然:“谋逆?”
别说朱拓了,就连三宝公公也是一脸懵逼。
啥?
造反?
接着,这名护卫首领对着三宝公公冷笑了一句:“难怪肃王太子会在炉子里加炭,却没有人知道,原来是有人在皇宫里。”
陆小凤道:“内应?“三宝公公目瞪口呆的望着朱拓,他只是和肃王说了几句话,怎么就变成了叛徒了?
莫非,肃王这么巴结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做奸细?!
太不小心了!
不躲!
那名护卫一招手,朱拓和三宝太监就被人押了出去。
朱拓叫了起来:“是哪个叛徒,还不把我放了!“
“肃王,这话应该跟皇帝说,我们接到命令,要抓你。“
说完,朱拓被禁军带到了御书室。
进了御书室,朱元璋勃然大怒:“小鬼,我一向对你很宽容,却没有料到你这小鬼,居然在火中添炭,你这是要害死我?“
朱拓赶紧说道:“父亲,这个可是用来清洗的煤炭,不会冒烟,也不会有什么有毒的东西,您看看,在哪儿有?“
说到这里,朱元璋也开始打量这块黑炭,他发觉这块黑炭和普通的黑炭有些不一样,除了白蒙蒙的烟雾外,并没有任何难闻的气味。
咦?世间居然还有这种煤炭?
朱元璋想了很长时间,才说道:“这种煤炭一定很值钱。“
“不,不,“朱拓说。
一公斤的劣质煤炭,可以提炼出八两以上的煤炭,而且,这种煤炭,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朱元璋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说着,每年冬季,炭块的价钱都会暴涨。
主要是木炭不好做,不仅要砍木头,还要搭砖头,还要用火烧一个多月,然后把木头变成木炭。
朱元璋忍不住又问:“这煤炭是不是很好做?“
“很容易!”朱拓高声说道:“只要把那些低级的煤粉碎,再用河水清洗掉里面的毒气,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煤了。“
“好轻松……”
朱元璋陷入沉吟之中。
朱拓继续说道:“孩儿几日出了城,看到外面的百姓都是穿的破破烂烂,在这寒风中瑟瑟发抖,于是我就想到,若是能够将这一锅水烧成灰烬,这些人的生活便会更好一些。”
朱元璋吃了一惊,又问:“这煤能不能用来做炭火?“
“好!”朱拓语气坚定,“父亲,这种煤的价格要便宜得多,燃烧的温度也高,燃烧的时间也更长!”
朱元璋看着炉子上的木炭,心情难以平复。
“你的意思是,外面的人不会受苦?“
“有了这木炭,我可以担保,不会有一个人被冻僵!“
朱元璋虽然勤奋,但大明开国只有二十多年。
残缺。当外面的难民突然冒出来的时候,朱元璋也很着急,但是没有烧火的东西,他也没有别的好主意。
而现在,朱拓竟然说,用低级的煤,可以炼制出一种可以用来洗煤的东西。
这一瞬间,他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江山社稷,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种享受,但是在洪武大帝看来,这就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
那么多的难民,又饿又冷,他一天都不能安心,特别是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那些被冻的人死去,更是让人心痛。
朱元璋满意的看了朱拓一眼,然后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肩头:“拓子,你总算是收手了。“
朱拓一愣。
他正色说道:“父亲,我儿子从不乱来,一切都是为江山着想,如今把这清水烧成的煤炭送给了朝廷,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活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