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在外面的命令下(1 / 1)

加入书签


十多个护卫手脚麻利,没过多久,就挖出了一堆红薯,堆成了一座小山。
“那就是二块石头了!”
看到这一大片红薯,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二石,那就是比水稻还多的收成。
“四石了!”陈小北说道。
有侍卫用仪器称了一下红薯,然后秤了一下,就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据。
所有的土司都是一脸的不敢相信,只觉得自己快要抓狂了。
他们这一生,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产量!
“六石!”陈小北淡淡开口。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徐达倒抽一口凉气,六石是个啥玩意?
也就是说,大明的粮仓,可以增加三成。
三个!
这就意味着,足够供养三个以上的人了!
有了这东西,大明就没有什么灾难了。
徐达按抑内心的兴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几个守门清点红薯的分量。
徐达捂着胸膛,感觉自己的心跳都要停止了。
“十石!”陈小北淡淡开口。
几个土司头目欲言又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产量?
等到守门的人将十二块石头报告完毕,时间差不多了。
一共一块地,竟然挖出了十二斤的谷子,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朱拓不由得暗自叫好,一巴掌拍在章城的肩头,哈哈一笑:“好,好,章成,这炸土豆做得很好,我会奖励你的!”
章成倔强的转过身,愤怒的说道:“还望陛下,别杀了我的子民。”
“高兴点!“朱拓一瞪眼睛,破口大骂:“你要是敢大笑,我就杀了你的子民。“
章城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一名土司头目看着手中的红薯,看着那棕黑色的外壳,还有那凹凸不平的外表,不禁疑惑地说道:“王,这些东西,滋味怎么样?“
“呵呵!”朱拓哈哈一笑道,他看到了一群好奇的土司:“你一定没有尝过红薯吗?今日便让诸位品尝一番!”
“这是我们的幸运日!”
“那就麻烦陛下了!”
红薯的制作方法很是简单,朱拓直接叫人去取了一些木头,生火,将红薯放在了火上烧烤。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种让人食欲大开的香气弥漫开来。
朱拓伸手一抓,觉得有些发软,挥挥手:“来,你们都吃吧。“
徐达接过来一只红薯,打开一看,里面是橘黄色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他摘下一片,放在口中慢慢品尝。
一口下去,徐达顿时感到一种香醇的滋味,软绵绵的,一口下去,差点就融化了。
“这这简直就是美味啊!”
徐达倒不是故意夸张,而是这红薯真的太美味了!
比如大米和麦子,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口味,只能和蔬菜一起食用。
但这红薯不同,徐达觉得自己一次能把三个大的红薯都给吞下去!
一群人大快朵颐,很快,眼前的红薯就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
朱拓嘿嘿一笑,说道:“这红薯大家怎么看?“
几个头目都说:“这红薯好吃,产量也很高,远远超过了大米。“
“陛下得了天意,这红薯可是老天爷赏赐给你的!”
“是的。”
朱拓摆了摆手:“这红薯我就送给诸位了,怎么样?“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一脸的震惊。
说起来,这种红薯的高产和好吃,完全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肃王怎么会将如此强大的武器送给他们?
一名土司头目直接跪倒在地,对着肃王三叩九拜,诚恳的说道:“吾等永世不忘!从此以后,肃王有什么差遣,我一定竭尽全力!”
其他几个土司头目,也都有样学样。
朱拓把他们搀扶起来,微笑着说:“都是自家人,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大王不把我们当野蛮人,却是尽心尽力的帮助我们,这份恩情,我们永生永世不忘!”
朱拓将他们搀扶了起来,大笑着说道:“我听闻,你是楚国的后人,是华夏的嫡系,怎么可能是一个蛮子?在我眼中,凡是走上中国道路的人,都是我大明朝的人!”
一名土司头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本正经地说:“大王,小人无才无德,在我的统治之下,我的土司子民饱受磨难,不如将所有的土司子民都迁移到岭南,由陛下统治!”
朱拓板着一张面孔,怒喝道:“胡说八道!虽然你现在很缺钱,但有了我的帮助,你的老板还会不会很差?况且,我能打你们的地盘?放心做你的头儿,别多想!”

回去的路上。
“陛下,我真的想不通”吕青和张渭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红薯分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武器,你为何不让那些土匪拿去卖?你是不是被他们的夸奖冲昏头脑了?”
“胡说八道,你当我是谁?你以为你会因为一些甜言蜜语而迷失方向?“
朱拓得意的望着张渭,大声说:“就是我这个王爷,凡事都要有眼光,而不是你这样的读书人。“
长史张渭撇了撇嘴。
他们的国王就是个混蛋,一不开心就会说他是个读书人。
“这我就不懂了。“
朱拓冷笑道:“你以为我们能把这些红薯隐藏一辈子?岭南的人,只要在这里种上,过个三年,肯定会被人发现,然后消息就会传到南方的土司那里。”
“这些人是偷偷的种的,我能带着军队把他们都杀光吗?我跟你说,这种东西是不能禁得住的,不如趁着现在拉拢人心,明白么?“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隐藏所有技术,而是要让他们成为大明的子民。唉,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明白我的智慧呢?“
一瞬间,朱拓有一种置身于平凡的天地之中的错觉。
张渭看着天空,有些说不出话来。
“肃王爷。““徐某有话要和肃王爷说。”徐达在外面把朱拓拦了下来,大声说道。
徐达看着红薯的产出,心中越发的不安起来,如此好的灵物,如果大明也能种出来,那么大明的天灾就能迎刃而解了。
不仅如此,有了这些红薯,大明的士兵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士兵也可以养活自己。
可以说,这区区一个红薯,就是大明数十万人的命脉。
红薯的推广越快,大明人民的生活也就会越快。
只是,想要从肃王手里拿到红薯,需要一定的报酬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倒要看看,朱拓会不会看在皇帝的面上。
“好,进来吧。“祝托很是亲切地说道。
徐达上了马车,来到朱拓身前坐下,正色说道:“不知道肃王所种的红薯需要哪些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