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渔营的惊人收获,汉末第一兵法家,南宫我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夜,本来应该无事的。月亮渐渐从天空一端,滑到了天空另一端,已经到下半夜了。中军大帐之外,耸立在那里的火把架子,火把烧的正旺,把地上照出了一圈通明。值夜的几个亲兵围着篝火,无聊的烤黍子吃,时不时有人抬头看一眼火把架子,以防火把烧短了再把架子给点着。正这时,突然传来凌乱的脚步声在接近。几个亲兵相视一眼,嚯的一声站起,站起的瞬间,手已按在了刀柄上,“谁?!”亲兵伍长厉声喝问。“军爷,救救俺爹!”黑暗中,匆匆闯出一个身影,年轻人哭喊着,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在其背后背着的老父看样子已没了动静。刘备本睡的正香,突然听到了帐外的嘈杂之声,猛地睁开眼睛,刘备嚯的一声坐起,手立刻就摸到了放在稿席边的放着的长剑。正疑惑发生了什么事,亲兵兵拿着火把走了进来,“何事?”刘备眼睛不适应火把的光亮,眼睛微眯。“帐外有一后生,说其父得了急症,前来求医。”亲兵答到。有急症那应该去医师营啊,来这儿干嘛。刘备疑惑,抓起衣服披在了身上,起身往帐外走。帐外的确有一个年轻人正焦灼的哭天喊地的抓着亲兵的手,请他们救人。见刘玄德出来,年轻扑通一下给刘备跪下了,“将军救命!救救我父!”年轻人哭着,头磕地碰碰响。一旁的亲兵兵忙伸手去拉,刘备也忙上前扶。上前匆匆问了两句,刘备问清了,事情是这样的,这年轻人的老父夜里起来撒尿,人站起来刚走两步,扑通一声摔在地上,顿时不省人事。年轻人一时无助就朝这儿来求助来了。事情问清楚了,人命关天,刘备招呼亲兵去帮带去伤兵营,找军医看看。随后,年轻人慌忙回去把不省人事的老父亲背起,然后在刘备的带领下,匆匆向伤兵营去了。军医田卜夜半被惊扰起来,他衣服也顾不得穿,让人把老人平放到床铺上,然后,一圈的众人都拿着火把帮田卜照亮,田卜身着单衣,俯下身体探手握起老人的手腕,开始号脉。脉象上看,脉象虽然稍弱,但很平稳。以田卜行医多年的经验来看,老人应该没什么大事儿,不久后就能醒来。果然,没过一会儿,老人幽幽醒来。田卜去车上,车上有一个陶土火盆,火盆上吊着一个小瓦罐,瓦罐悬在火盆上,瓦罐一直在被加热着,罐中微微沸腾着。伤兵营常备热水,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田卜端来一碗热水,水里丢了一些安神的草药,端给老人,让老人稍凉一下,慢慢给喝了。看着一旁一脸担心的年轻人,军医田卜交代了几句,大致就是说,老人家年纪大了,千万别再摔着了。众人陪着,等老人慢慢把热水喝完,老人精神好多了。等年轻人放下心来,看到这么多人尤其是主公还大半夜陪着,年轻觉得不好意思,带着老父就要回去。“不急,缓缓再。”田卜按住了年轻人。刘备不由打了个哈欠,此时他分外好奇,他看向年轻人问道,“小兄弟,夜里漆黑一片,你是如何一眼找到我中军大帐的?”“啊?奥……俺是看见有火,想着试着过去问一下,不想一下找对了。”年轻人答到。“火?是高处的火?”刘备眼睛一亮,心道果然如此。“是见了高处的火,俺才觉着那像是大帐在那。”年轻人挠头嘿嘿笑。刘备问出了答案,心中顿时有些感慨。这年轻人在夜里一下找到大帐去,果然,是看见营里唯一的在高处的火光,才猜到大帐是在哪的。今夜,火把架刚立起来,这不,立刻就发挥了作用。军师神机妙算啊……刘备感慨无比。李孟羲刚把火把架给刘备送去,当夜就有人靠着火把架上的找到了刘备,就像李孟羲早预料到了今夜会有事,先一步做了准备一样。而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概率让李孟羲恰巧碰上了,从而让整件事变得很神奇。刘备亲眼见证了李孟羲是如何神机妙算的,对李孟羲更加佩服了。火旗发挥了作用,不过,还有不足。不足之处就在伤兵营这里,夜里紧急之时,中军帐需有明显的火旗以做标识之用。除了中军帐,伤兵营这里,也得有火光信号。就比如万一有人袭营,此时必有死伤,夜里必急需找军医,故而,伤兵营这里,也必须有火旗。于是,刘备就跟军医田卜建议到,让田卜也找个长杆,挂个火把,以为火旗。田卜点了点头,“嗯,军师与我说过,让我挂火旗,可今日忙,未来得及准备。”刘备顿时就又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本以为,这是李孟羲未料到的疏漏之处,原来李孟羲竟早料到了。心思真的很严谨。因为夜已深,刘备呆了一会儿,便回去了。走回中军大帐时,刘备四处观望,他看到,在某处,不远,还有一个高起的火把架子,这个火把架子不大,也不如中军帐前的大,但在夜里,一簇高起的火光,足够显眼了。刘备稍作思考就明白了,这肯定是李孟羲管的木匠营,只有木匠营有便利先给自己营安上火把架子。实际情况跟刘备猜的一样,木匠营因为工作便利,材料也够,随手就用长木杆随便绑了个火把支那里了。然后,这第一晚,中军帐和木匠营地是唯二在上方有显眼火光信号的地方。火旗在军中开始推广的这第一晚,另一处,另一项重大意义的事项也正式步入正轨。渔营今天扎营后,出去捕鱼后,晚上就没回来。有了鱼胶之后,鱼鹰小舟终于不再漏水,终于能支撑起在水面作业了。依照李孟羲的军令,为尽可能的多捕到一些鱼,渔营需充分利用起时间,一整夜都要捕鱼。因此,渔营这一夜都在忙碌捕鱼大业。今日斥候们探查到的有鱼的地方,是一处多池塘的村落。池塘连着小河沟,穿过村子,荒凉破败的无名村落里,有大小池塘七个。因为池塘是有主的,所以关羽就派人取钱,按一口塘三贯钱的价钱,把七口鱼塘全包圆了。鱼平日都卖不出去,鱼肉贱如土,一口塘的鱼就算全网出来。也卖不到两贯,关羽与主家说,只网一夜就走。一夜就给三贯钱,价钱很丰厚,于是一村的人,无不应允。是夜,后半夜,捕鱼仍在继续。鱼鹰舟只来得及做好了两艘,两个渔夫,踩着小舟,晃晃荡荡的漂在池塘上,火把绑在短棍上,短棍插在船舱中,提供了必要的光亮。夜晚的池塘,火把倒映在池塘水面的倒影,碎成了荡漾的明亮的碎屑。水面波纹很乱。由此倒可以从侧面看出,撒网撒的有多频繁与忙碌,以至于水面不能有片刻平静。拾掇好网的渔营的渔夫,网绳攥到手里,用力往外一撒,网落到水面,哗啦一片稀碎的水声。网缓缓沉下去,片刻后,渔夫用力把网拉出水面。熟手的渔夫从网的动静就能知道网到渔没有。网在动,有鱼,鱼不多,但鱼不小。果然,网全拉上来之后,网里有一条手臂长的大鲤鱼。渔夫抱着网放在渔营舟一头,熟练的解网,把鱼丢到舱里,任由鱼蹦哒,不去管它。这是有渔营舟的渔夫,在最大的水最深的的池塘上捕鱼。渔营有三十来人,除鱼鹰舟以外,其他众人,在其他小的水浅的池塘中,脱了衣服,拉着网,下水扯网围鱼。尽管是深夜,热闹非凡。“走!往左再走走!”“拉!拉!往东拉拉!”……下水围鱼,需要多人协作,又没有什么好的沟通手段,只好靠喊的。池塘边,村落里的大人小孩儿,也不睡觉了,兴趣盎然的看着渔队网鱼。某个池塘边,地上摊着好几张草席,渔队网到的鱼都送到这里来了,草席上堆了一大堆活蹦乱跳的鱼。村落里的妇人,则拿着剪刀在一旁忙碌的杀鱼。杀完的鱼,丢在篓子里,鱼鳃和鱼内脏,丢在另外的篓子里。杀完的鱼,自有渔营的人背着去水边给清洗干净。关羽还是有点严谨之处的。天黑看不怎么清,杀鱼去鳞不适合晚上干。但关羽有考虑到,真到明早天亮再开始杀鱼,那么多鱼,得杀到什么时候,留这里等也耽误大军行程。要说把鱼带走,回军中再杀,也不行。因为军中没有水,杀鱼后得用水洗去腥血,不然鱼就很难吃。所以,关羽考虑到这一点,才花了一些钱,雇佣村里的百姓连夜帮忙杀鱼。关羽本人倒没有亲自下去撒网,他本人在跟此村族老在池塘边,边盯着渔营忙碌边和族老们闲谈。乡人们因为得了关羽不少钱,对关羽和关羽的部众很有好感,又充满好奇,各种问东问西。关羽礼仪周到,族老但有问询,只要不涉及军机重事,他必然答复。整个村落大人小孩儿都知道了,来买鱼的人,是涿郡刘玄德的义军,要去打黄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