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环首刀,汉末第一兵法家,南宫我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钢即成,至于锻刀术,我有夹钢法。 即,以两片熟铁,内夹钢层,一则省钢,二则,好钢用至刃上,尽精钢之用。 若物料工时充足,则有包钢法,以韧钢,内包熟铁,以使刀身上下,硬韧皆备,硬则不崩,韧则不折,足堪神兵利刃。” 有限的关于锻造和冶钢的知识说完了,李孟羲不再言语。 只听李孟羲简短的片刻言语,刘关张三人足以听出李孟羲言之有物,非是信口开河。 “小孟,你当真能造好刀?”张飞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样子。 “……锻刀我不会,再说,以我身量,我也拿不动锻锤啊。此事,还得铁匠来,某可在旁指点。”李孟羲摊手苦笑。 “那好!”张飞一拍桌子,“待回去,俺找铁匠,你给俺弄把刀成不?” “成!”李孟羲笑了。 “那就一言为定?”张飞朝李孟羲伸出手掌。 李孟羲哭笑不得,以手击张飞之掌,“一言为定。” 得到李孟羲的许诺,张飞旁若无人的,呼哈哈哈哈大笑。 这家伙,声如巨雷。 李孟羲还没什么,一旁,小弟被张飞狂放的笑声,吓的身体一抖。 李孟羲伸手,揽住胆小的弟弟。 “玄德公,关将军,还有翼德将军,灌钢一法,为军国重器,应密而藏之,不易外扬。” 灌钢法既然已说出来了,李孟羲觉得,此重大机密,应好好保护好。 若是让敌军知道,得不偿失。 闻言,三人皆神色郑重。 末了,李孟羲略做思考,又补了一句,“只此灌钢一法,便值百万贯。” 李孟羲特意点明了灌钢法价值。 目的,说来有些钻营了,李孟羲说出来,就是为了让可能不太懂技术的刘关张三人知道他李孟羲拿出来的东西,到底多重要。 有句话,干的多,不如说的多,就是这样。 果然,李孟羲话一说完,本来没想到这里的刘备,闻言脸色郑重,“得遇孟羲,我军幸甚!” 都说了,灌钢法价值百万贯。如此巨资,目前刘备所有身家加起来,远不及这个数。 在刘备心里,就因此觉得,占了李孟羲大便宜,就因此,觉得亏欠李孟羲。 既然觉得有所亏欠,所以,李孟羲和幼弟,生存的本钱更雄厚了。 要说,李孟羲本不是精于算计之人,而今,囫囵于乱军之中,于道旁“偶遇”关羽开始,为了乱世谋生,不得不步步钻营。 不过短短时日,城府心机,已胜于前世。 精于算计其实也无妨,生存嘛,不寒碜。 造刀灌钢法的事已经说完,李孟羲注意力回到矮几上的短刀。 面前有真正的兵器,不是小时候的塑料玩具,李孟羲兴趣昂然。 翻看手中短刀,就像历史课本中的插图一样,这是一把再典型不过的的环首刀。 汉环首刀,中国刀类的祖形,为后来唐刀的直系鼻祖。 环首刀造型实用简约,刀身笔直,一面开刃,刀首为大角度的折尖,刀尖厚重不易折断。 和刀身一体的刀柄尾端,通常有一圆环状金属环,这就是环首刀的由来与其最显著的特征。 使用时,环首上可绑上短绳,短绳系于环首,使用者手套进绳环中,然后手握刀柄,这样以来,刀在和敌人兵器磕碰之时,不易脱手。 环首还有另一个巧妙的作用,环首结合短绳,组成了柔性缓冲,其作用类似于建筑工地上的软柄铁锤。 工地上时常需要用重锤去砸东西,如果锤柄是硬木,锤不了两下,反震的力量就会让让人手掌发麻,手臂被震伤。用橡胶或其他柔性材料代替硬木锤柄之后,有限缓冲了反震的力量,保护了使用者的手臂。 汉环首和短绳组成的柔性缓冲结构,在兵器碰撞时,人不需要完全实握刀柄,手可以虚握,手掌和刀柄留有间隙。 汉环首和短绳组成的柔性缓冲结构,在兵器碰撞时,人不需要完全实握刀柄,手可以和刀柄留有间隙,反震的力量因此被环首上的短绳所削减。 若是骑兵,环首的作用更加明显。 因为环首和短绳也起到了遏制手掌向前滑动的问题,环首刀大多是没有护手与刀格。 李孟羲单手掂量了两下张飞的佩刀,以一个七八岁的小娃娃的力量,单手拿的动刀,这刀份量并不重。 李孟羲觉得,如果自己两手握刀,大概能用这把长不过大概四十厘米的短刀来自卫。 见李孟羲拿着刀爱不释手的模样,张飞索性把刀给了李孟羲。 只是嘱咐,小心些,莫被刀伤了。 李孟羲大喜,忙致谢。 因为这把环首短刀,李孟羲突然想起,要说,来义军有段时间了,可至今,未好好观察过义军兵备。 恰逢此日大雨,闲来无事,李孟羲便问关羽,能否把军中各类兵器拿来,好学习一番。 关羽一拍脑袋,“是某疏忽,早该想到此事的。” 关羽起身离去,趁雨走出帐外,便给李孟羲找兵器去了。 李孟羲之前说自己不懂军略,想跟关羽学兵法,关羽应了下来,在关羽看来,没及时教李孟羲辨识各类兵器,便是疏忽。 片刻后,关羽肩上扛着一堆长兵,手里还拎着面盾,低身入得帐来。 在关羽身后,另有另外的乡勇帮着拿着其他兵器进来。 出于礼貌,李孟羲忙起身迎接。 李孟羲个子小小的,他要帮拿兵器,关羽还怕兵器把李孟羲给砸了呢,并不让李孟羲接东西。 哗啦一声,关羽把肩上七八个根长兵丢到地上。 外边的雨很大,走了两趟,关羽衣服已半湿。 兵器拿来了,关羽笑看李孟羲,“来,羲儿,你先认认,看识得多少兵器?” 关羽把李孟羲当成学生来看,处处都想考教。 刘关张三人称呼李孟羲的时候,各不相同,谈正事时,比如,日前李孟羲跟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彼时刘备称呼李孟羲为“孟羲”,但是,今日无事,刘备一口一个羲儿喊的亲昵。 而关羽呢,李孟羲哥俩是被关羽捡回来的,关羽跟李孟羲关系更亲近,整日羲儿羲儿的喊。 要是旁人不知,还以为李孟羲是关羽的子侄呢。 至于张飞,今日李孟羲才发现,张飞喊自己,“小孟”,这,咱又不姓孟,要喊也得喊小李才对吧。 称呼的不同,大约可以反应刘关张三人对李孟羲的态度有所差别。 于刘备而言,李孟羲是天降大才,是义军军师,同时也像是个子侄后辈一样。 关羽更多的是把李孟羲当学生和后辈。 张飞,不管喊小孟抑或小李,他大概把李孟羲当哥们了。 刘关张三人职使不同,性格亦不尽相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