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收获(1 / 1)

加入书签


钱阳这才发现,,自己前面的路还需要太多太多。

本来计划中,泰山演武结束之后就要去灵剑宗找人的计划,必须要推迟了。

否则即便有着多宝阁的招牌护身,钱阳怕也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过早展露的天赋和敌意,要是让灵剑宗起了注意和防备,钱阳再想早早救出刘大猛,甚至联络秀秀,难度就要上升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所以,钱阳需要世间沉淀和磨练。

本来跃跃欲试的心态,再一次回到了踏实。

回了临淄,自然是受到百姓夹道欢迎的。

这样的一支队伍,在半路被佛门近百高手阻截的那一战并未流传开来。

佛门想都不用想,自然是要全力保密的。

而赵国方面,显然也不想扩大影响。

姜子良答应了未来佛,赵国那位皇帝也不想再让姜子良的声名再上一层,这对于他想要做的事情极为不利,所以,这一战,只有队伍中人和寥寥数个外人知晓。

但是百姓对于此次泰山演武赵国的成绩非常满意。

赵国已是有多时没能如此扬眉吐气。

赵何也不会放弃如此好的机会,对于提升自己的威望,赵何把队伍回来的时间公布了出去。

在朝廷的引导阻止下,不光是临淄的百姓,还有许多从周边而来特异瞻仰此次泰山演武赵国队伍里之人,把队伍在临淄回城的道路围得严严实实。

看着路旁不知道多少百信在欢呼雀跃,队伍中被漫天的花朵铺洒遮盖,如此的欢迎阵仗,也让钱阳心头起了另外的感触。

不过,在朝廷的引导下,或者说在皇帝的有意安排下,反倒是军事场的那些人受到的欢呼最多。

也不知朝廷是如何宣扬的。

一塌糊涂的军事场,居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对待。

反倒是贵勋和混战场的修炼士,场面上弱了不止一筹。

在皇宫门前,赵何亲自现身,配合着早就演练好的群臣,给百姓们演了一场大戏。

结束之后,便各回各家。

实质上的奖励,还是要慢慢等。

终于再次见到了那獐头鼠目、贼眉鼠眼的矮个子,黄树的座驾就在不远处等。

车夫还是看上去那么普通,不过此次倒是对着钱阳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这一次泰山演武,多宝阁非但找回了上次惨败的面子,算的上名利双收。

本来总会出现伤残乃至身死的弟子,完好无损地回来也是让黄树极为满意。

此次泰山演武,四国重注可是有老大一部分压在了混战场上。

多宝阁即便是神衍大陆四大商行之一,但是泰山演武能收获的利益,过半都要落在黄树这个武洲负责人手上。

黄树过的好,就代表武洲多宝阁过的好。

黄树还是一身的名贵,钱阳爬进车厢之后就看到黄树老神在在喝着茶。

看到钱阳钻进来,黄树先是看似不经意地在钱阳浑身打量了一个遍,见没有缺胳膊少腿也没有明显伤势,这才点点头。

“小子,这一次你是给老夫挣了老大脸面!”

这就是定性了。

钱阳也不说话,略略点头,发现自己面前多了一小盏茶。

喝下去,依旧是一股子灵力在体内散发而出,比起之前的茶更盛一筹。

好东西!

钱阳也不矫情,一边分心吸收这些力量,一边自己拿起那把紫砂壶给自己续上。

黄树也不阻止,甚至满脸得色看着钱阳如此自然地动作。

“不过这一次赢回来的东西,怕是没那么简单拿到手。”

钱阳看了他一眼,看着黄树一边撇嘴一边对他说话中流露出来的不屑和毫不在意,侧了侧头,继续听下去。

“宫里那一位,这次可有些吃相难看,私底下派人来传话,希望我们多多表示一下诚意。话说的不明不白,但是意思也很明显。宫里那位想多吃一份。”

看着钱阳并不插嘴,黄树也不厌其烦地给钱阳说明白。

“比其他的爷爷和老子,这一位的气度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平日里也不知道搜刮了多少东西在自己私库,国库也是吃的老本,就看着百官的俸禄有时候都发不全,只知道从咱们商人手里扣挖东西。很显然,这一次泰山演武的混战场大赚了一笔,他啃勒不动那些古老隐世的宗门,就把主意打到咱们头上来了,嘿嘿,当真是做了那啥还想立那啥。”

钱阳听到最后一句,显然不明白黄树嘴里的两个那啥都是什么。

但并不妨碍钱阳理解黄树的意思。

其实他并不清楚,四国在混战场上下了什么注码。

其中有些东西国家不会让它们流到民间去,但是一定会拿出差不多等值的财货出来抵。

现在听黄树的意思,赵何是要硬吃下这一部分了,显然,黄树并不想让那一位如愿。

在黄树心里,赵国和赵国的皇帝并不是一回事。

虽然他出身赵国,在武洲也是坚定地站在赵国阵营,这也不过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武洲四国,想左右逢源注定很难实现。

秦国对商人确实不太友好,剩下的只能是赵国比较靠谱。

只有得到了赵国的支持,与其他三国做生意都会顺利些。

秦赵鲁三国对于一些威力巨大的法宝或是器械都是管控极严,而夜国就是个漏风的摊子,只要有钱,啥都能买到,他们也啥都敢卖。

不过现在赵国这个皇帝,也是让黄树有些膈应。

作为商人来讲,享受了赵国的优待和支持,作为回报,给赵国反哺也算是应尽之义。

但问题就是,赵何比起前两任皇帝来说,给的支持变小了,胃口倒是一直在变大。

更何况,这小肚鸡肠的难看吃相确实不似人主。

多宝阁自打武洲四分之后,其实对于赵国的态度很明确,税收和进贡一直都是按时按量,甚至超量。

泰山演武,多宝阁分进门的天才代代死伤,不过之前无论胜负,赵国的前两任皇帝可都没亏待多宝阁。

赵何自即位起,好似就把多宝阁当成了另外一个钱袋子。

薅羊毛薅得厉害不说,泰山演武的利益都开始不顾规则和脸面要强占。

也许在赵何看来,多宝阁到底只是个商行,在武洲没了赵国的支持,多宝阁很难泛起大浪。

更别提,多宝阁在武洲的许多基业可都是在赵国境内。

所以,赵何对多宝阁的态度也是异常强硬。

许多次摊派了额外的税收和进贡,黄树也是尽力满足。

这让赵何对多宝阁起了另外的一些心思。

赵国的国库一直都不算丰盈,毕竟江南那帮子人团结又顽固,那么多财富牢牢把控在手里,连赵飞廉都没能解决,到赵何这一代,那是根本就解决不了。

加上赵何的开销,比起前两位来说那是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去,私库的进项往往不够。

所以,他把眼光瞄向了商人。

毕竟在他看来,秦国也是一直在这么干的。

除了修炼士和江湖之外,士农工商,士大夫他是要笼络住,赵国能够维系就看他们。

农人乃是国家根基,祖宗法度就是不得啃勒。

工商么,手艺人基本都不会富裕到哪里去,榨干了都弄不出几两油水。

只有商人好啊,有钱还不难对付。

用国家的力量去胁迫他们,那简直是予取予求。

开始是那些小商小贩,后来变成了商行!

商税自赵何即位之后,不知已是翻了几烦。

然后,他在商人的阶级中,自然就名声好不起来。

碍于他的地位,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明确的反对之声。

但黄树知道,在这么搞下去,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火星子,怕是事态就能让整个赵国为之侧目。

商人的根本在于钱财和货物之间的流通,他们的力量也在此。

赵何以为他可以随意拿捏商人,到毫无限制的地步的话,他一定会因此尝到苦果。

所以黄树在等,等那个契机。

作为神衍大陆四大商行之一的多宝阁武洲大掌柜,黄树绝对是不会冲锋陷阵在前的。

先出头容易挨打,这是任何一个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所以,只要等商人们那些被压榨得受不了的一批先跳出来,从众效应一起,他只需往上加一把力,借势就可以完成目的。

他当着钱阳的面讲这些,无非是在教导钱阳而已。

他总希望,这个让他看着极是顺眼的小家伙能多一些底牌。

哪怕并不是修炼上的。

钱阳自然也是明白,听得很仔细,态度也很恭敬。

这让黄树对他更是满意。

天才很少能有这种觉悟,别看那些顶级天才在自家长辈面前老老实实,那是因为地位和力量的压制。

在其他人面前,他们可是傲气的紧,区别只是懂不懂逢场作戏而已。

毕竟他们也是有着傲气的资本,天赋和力量让他们和底层的百姓乃至商人完全不是一个天地一般。

黄树的马车不紧不慢地回了临淄总楼,至于其他几人,自然安排了其他的马车带他们回去,想要坐进黄树的马车,即便是多宝阁总楼来的天才,黄树说不行,他们也是没有资格!

武洲多宝阁,除了总楼,其他都是黄树说了算!

回去之后,钱阳就开始了闭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