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填补了一项空白技能(1 / 1)

加入书签




司机开着车带他从外围进来,远远看到有个人穿着白衬衣和牛仔裤骑在马上,在田间的小道上慢悠悠地走。
稻田和各种作物绿油油的,帅气的马站在其中竟然出奇意外的和谐。
特别是马上之人,长腿细腰,潇洒帅气,引得外面的游客纷纷惊叹,女人们不论什么年纪,都挤到围栏边拍照,发出惊呼声和笑声。
那身影十分眼熟。
杨守拙以前也骑过马,毕竟他当年参军的时候虽然还没有特种兵,他却是比着特种兵去训练的。
他知道“文军新城”有一片草原,但是不知道还真有人骑马。
这会儿他也被勾起了兴趣,拍了拍司机的座椅,说:“去那边看看。”
车子停在小路上,再不能进去。
杨守拙下了车走过去。
那人回头往这边看,对杨守拙一笑:“诶?你怎么来了。”
原来竟是李文军。
杨守拙很惊讶:“你?!!你怎么会骑马?”
这混蛋什么时候又填补了一项技能空白?
李文军熟练的勒马掉头:“是。这半年都在学。”
杨守拙才想起他这种个性,在家里憋半年,肯定是要学点新玩意的。
却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了学骑马?!!
本来各种运动都是相通的。
他身体素质又好,学这些轻而易举。
算算他还有什么不会来着。
嗯游泳
这混蛋不会游泳。
哈哈哈,我还是比他强,心里舒服多了。
李文军说:“我最近在田埂上巡查比较多。有些地方,汽车进不去。而且不管怎么用什么清洁能源,总还是有点污染。骑自行车太累,电动自行车又总忘了充电,半路就没电了。骑马最合适。站得高,锻炼身体又不太累。”
杨守拙:“你在干嘛?”
李文军:“天气热起来之后,害虫又多了。我们跟省农科院合作,在搞一个以虫治虫项目。”
杨守拙没听过,问:“什么以虫治虫。”
“边走边说。陪我看完这一点,我们再回办公室。”李文军问旁边的人,“牵一匹温顺点的母马来,让杨首长跟我一起看看。”
杨守拙被这句“温顺的马”刺激到了:这是瞧不起我么?老子比你还先学会。
他立刻说:“不用特别找温顺的马给我,最好是高头大马。”
那人有些为难,望向李文军。
你这混蛋,连这个也要攀比。
李文军嘴角抽了抽,对那人微微点头。
远远看见那边有车运了一网箱一网箱不知道什么东西过来,停在路边。
这边套好了马鞍的马也牵过来了。
那人就去找了一匹高大且温顺的母马过来。
杨守拙哭笑不得:果然是李文军挑出来的人,油滑无比。既不违背我,也不反抗李文军。
杨守拙也不急着上马,就一边看那些人卸车琢磨那是什么,一边接了别人手里的胡萝卜,喂那个马吃。
他也是有经验的骑手,知道陌生的马脾气再好,直接上去,也可能会吓到马儿,被马撂下来。
先要增进了一下感情。
那边的车也卸完了,这匹马也不排斥他了,杨守拙才跨上马。
现在他看得更清楚了,那些箱子被一字排开摆在田埂上。
每个网箱边都站着一个人。
一声口哨后,箱子边的人就把箱门打开。
杨守拙想靠近看。
李文军伸手拦住他:“等等。”
密密麻麻的红色虫子飞了出来,像一缕缕红色烟雾,又像轻纱在风中舞动,飞到天空,然后分散开来,隐没在广袤无垠的田野里。
十几台小型无人机飞起来,到更高的天空散开,追踪着那些虫而去。
杨守拙看得浑身发麻,问李文军:“那是什么虫?”
李文军拿出手机,打开一个监控软件,就能看到,那些虫的去向,一边回答杨守拙:“赤眼蜂。这里是十亿只赤眼蜂成虫。”
杨守拙:“你现在已经玩得这么野了吗?不久前不是还在搞信息素诱杀害虫吗?那个效果不好吗?”
李文军用信息素诱捕害虫,他觉得很好,还在粤省的果园里推广。
毕竟之前的传统农业用农药杀虫,会造成生态灾难,不但杀死害虫,也杀死了益虫,鸟类,甚至把人类自己也害了。
结果就是把有抗药性的害虫筛选出来。
为了消灭这些有抗药性的害虫,不得不用药性更强的农药。
这就是恶性循环。
而且动物吃了这些植物,农药会残留在动物体内。
最后这些农药会富集到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的身上。
说到底,人等于是自己在给自己下药。
李文军说:“那个法子也还在用,多管齐下。”
杨守拙:“这个又是你想出来的?”
李文军笑:“不不不,我可不敢冒领这个功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国家。《诗经》里就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就是说蜾蠃成虫会捕捉螟蛉置于巢内,然后产卵在螟蛉身上,幼虫吃螟蛉长大。可见我们的祖先2700年前就在用食肉性昆虫抑制食草性昆虫。《南方草木状》中也记载了岭南地区,也就是广东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农业不是你关心的领域,你不知道也很正常。”
杨守拙:“就是用虫来吃虫?那蜘蛛也可以做到啊。”
李文军:“蜘蛛守株待兔,效果没有那么迅速和全面,而且会把有害有益的都吃了。而且蜘蛛吃的都是成虫。成虫在被捕获之前可以产无数卵。所以蜘蛛防控害虫的效果不大。农科院和我们大学的农业学院,生物学院一起筛选了一百多种食肉性昆虫,最后发现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最好。因为它能寄生在四百多种农林害虫身上。”
杨守拙越发觉得身上寒毛都竖起来了:“寄生”
李文军:“赤眼蜂成虫会把卵产到害虫的卵里,然后它的幼虫先孵化出来,吸收害虫卵的营养长大,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温度25c和适宜湿度下,赤眼蜂12天就可以繁殖一代,然后继续在田间找害虫虫卵寄生。而后在田间循环往复,将害虫消灭在胚胎时期。一个月前我们已经放了一批,这是第二批。”
yetianlia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