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李灿石出场(1 / 1)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一十一章李灿石出场
记者们在心中疯狂脑补,但于事无补。k
陈长生的话已经被现场的翻译翻给了各个国家的记者。
尤其是棒子国来的人,那眼神就差把陈长生拉下来剁了吃掉。
有记者急忙起来圆场:“请问您对接下来的比赛怎么看?”
“接下来?”陈长生微微思索了一下,猛然间才想起来,这件事还没算完全结束,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在后面没出现呢。
陈长生笑笑:“他要来,我便战,多大点事儿。”
依然用这么平淡的口吻说出那么装逼的话,这哥们到底是真不懂还是会装逼啊?
无数观众在电视机面前乐开了花。
见惯了运动员的套路说话,突然遇见这么一个耿直b,感觉好新鲜啊。
尤其是导播非常坏的总是将摄像头指着韩国人。
看棒子们的脸色跟开了酱油铺子似得。
别提有多解气。
陈长生越说越开心。
这边,韩国人终于出来了。
一瞬间,整个围棋协会鸦雀无声。
陈长生转脸,看见了一个绝对没想到的人。
李灿石!
居然来了!
这个韩国甚至是现在世界围棋第一人,脚步沉稳,眼神笃定,明明貌不惊人,但走路之间,那种强大的气场和自信,却让人觉得这个人魅力十足。
李灿石今年才刚三十一岁,从各方面看都正处于巅峰时期。
即使韩国九大高手惨败,都丝毫无损大家对他的敬重。
没办法,这个人太可怕了。
世界大赛百战百胜,这种能力谁有?
李灿石只是一个露面,就将原本的局势拧转过来。
不少棒子原本阴着脸,但看到李灿石之后又再次笑了起来。
这就是李灿石强大的个人魅力,凭借一次又一次胜利得来的。
李灿石很有礼貌的鞠躬,然后坐下来。
现场的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如果不是一开始机智的戴上了墨镜,现在肯定瞎眼。
“李灿石九段,请问您对今天的比赛怎么看?”
一个记者问出了同样的话。
李灿石将话筒靠近一些,一字一句道:“技不如人,甘拜下风,但是我们会找回失去的荣誉的。”
“请问您为什么不上场比赛,而是要在赛后单独挑战,有人说您是想靠这个消耗陈老师的精力,是这样吗?”问问题的是个年轻中国姑娘,话里话外都透着不满。
李灿石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姑娘,然后道:“这也是我今天来这里的原因。”
李灿石站起来,现场顿时安静了很多。
他的汉语说的非常好,如果不认识他,一般人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他说道:“我现在,正式向棋圣称号发起挑战。”
无数人哗然。
正式向棋圣发起挑战?这什么意思?
新棋圣刚刚连战九人,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
现在正是他威望最高的时候,就算国际围棋协会是脑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李灿石争夺奖项。
他到底咋想什么?
陈长生仰望天空。
在李灿石说出要争夺棋圣称号的一瞬间。
原本稳定的国运突然间开始剧烈抖动。
天空之中似乎有一双无尽的大手,将原本已经开始向中国倾斜的国运再次按住。
天空被一分为二,一半是黑色,代表了陈长生的气运,一半是红色。
血腥的颜色代表了对方的杀气。
无形无色的国运在上空不断激荡,双方互相牵扯厮杀。
李灿石突然提出接受挑战,他是要拼命啊!
李灿石却根本不管别人怎么想,他看着陈长生,道:“为了保证公平,我希望贵方也能派出强大的阵容跟我对战,当然我每次只能跟一人比赛,等我连胜九场,是否就有资格向你挑战了?”
陈长生眯着眼,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我就在这等你。”
这才是劲爆新闻啊!
本来以为棒子们经历惨败,肯定没脸再跟陈长生比一场。
但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果决,而且这么大胆。
在新棋圣气势最盛的时候提出同样的挑战,让人根本无法拒绝。
就算每次只能跟一个人比赛,那难度也非常大的啊!
这可是中国!
世界围棋高手最集中的高度之一。
韩国能凑出前五十的高手。
中国却能毫不费力地找出九个排名前三十的高手,而且每个人的实际实力都还要更强大。
每一场,都是硬碰硬的战斗。
李灿石十年来国际赛场不败的金身,在这个地方能不能被破?
中国方毫不犹豫,当天就准备了现阶段最强的国手。
而最后压阵的,正是最近有所悟,有所突破的胡老爷子。
这必然又是一场龙争虎斗!
大家都憋着火,要让这个看不起中国围棋的傲慢混蛋知道知道厉害。
第一天
李灿石连败三人,每场用时不过两小时。
全国哗然,平时看他比赛也没觉得多厉害,现在已对比才知道,已经是围棋顶尖选手的九段们在他面前居然显得如此普通。
就算没有陈长生同战九人那么恐怖,他这也是无比厉害的。
第二天,再败四人,其中两位国手甚至连一半时间都没坚持住。
不知道为什么,李灿石的气场强大的可怕。
在下棋的过程中,根本无法稳住心神仔细思考。
与其说他们是被李灿石强大的实力击败,倒不如说是输给了他无边的气势。
这人如同一个武士,举手投足之间,锋利必现。
刺得人心惊胆战。
原本以为这又是一场厮杀,却没想到李灿石用另一种方法证明。
他依然是现阶段围棋界的最强者,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他造成挑战。
王天河可以嘛?
还是说新进棋圣?
第四天,王天河出场。
两者交战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是一片腥风血雨。
这次也不例外,王天河一改之前稳重的棋路,一开始就对各处进行猛烈争夺,显然是想通过建立前期优势击败对方。
而李灿石却保持了以往的节奏,不急不缓,看上去每一步都有道理,但仔细看又让人觉得迷惑,搞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