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眠读书夜(1 / 1)

加入书签


过去一天的经历,仿佛是一场梦。

此刻,小布已经酣然入睡,风小雨却难以入眠,静静地对着布哥哥的睡姿发了会儿呆,瞥见师傅送给他的几,便取了来轻轻翻看。

《长生论》:“世间之事本来云波诡异,离合无常,多有天灾人祸,人力所不能抗。

自来那九天之上,有神仙之流传说于世;也有被神化之物,被世人寄为倚托,希望在冥冥中获得庇护。

不管哪般,碌碌众生,都畏惧那九幽黄府,祈盼长生。

不管为善一生死后入天堂,或者为恶一世死后入地狱,甚或碌碌无为一生,心有不甘沦为尘土,但生命轮回,七情六欲缠身,任世间诸般生物如何挣扎,大限到时,皆是一抔黄土,埋葬所有。

不过,既然生而为人,来到世上走这一遭,总要有所追求。

因而神州之上派系林立,修仙修道者千千万万,总梦想得到长生,因而拼尽全力朝着修炼顶峰攀登。”

看了几页,他觉得索然无味,扔到一边,另换了一本《人族修真》:

“万千年来,界土上的诸般生物,因为生存法则和信仰有别,导致相互之间矛盾累累,激烈冲撞不休。

人族相比兽族,一直处于劣势。直到至圣传下修真术,发现灵珠,及后来四圣人的出现,才扭转乾坤,惠泽后世。

从自然中剥吸灵气入体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修道。

人的先天资质不好,再努力也是枉然,就好比一颗石头是怎么都孵化不出小鸡的。

但总有一些人,天生灵根极好,又有了灵珠和丹药,修炼速度更是一日千里。

至此,人族大昌,聚居于繁华之地,而兽族因为只能吸收自然灵气入体,相较修炼速度缓慢,慢慢的处于下风。

随着人族修炼速度的拔高,兽族身躯雄壮的优势也得到了遏止,被迫钻入荒凉不毛之地。

兽族至尊龙域凤巢与至圣在葫芦山脉惊天一战,败北后签下兽活约,才使得零星的兽族得以苟延生存。”

看到这里,风小雨灵机一动,换过一本专门介绍灵珠的书籍:

“灵珠,似玉非玉,似石非石,刀砍锤砸不破,火烧油煮不烂,食之不化,非吸收不能消灭。

原来此珠为灵气浓郁到极处时,所自然凝结而成,成形后宛如羊脂,晶莹剔透,内有光华流转。

小珠如豆,大珠如蛋,有更大者则极其珍贵,等闲难以得见。

大陆市肆中,普通黎民以各国钱贯,碎银,金铢进行交易。

而修道者则喜欢用灵珠互为交易,灵珠成了不分种族国界的硬性流通货币。

界土地大物博,秀美山川,险泽古岛多为灵气浓郁之地。

但真正能够凝聚成脉成矿,已经被世人发现的,历来传闻,世间也不过处而已。”

想着寒潭宝洞中的漫天灵珠,风小雨咋了咋舌,一翻手,掏出一块菱形晶石,举到眼前,只觉淡淡光华在晶石内流转。

菱形的灵珠么?从没有听说过呀!一字一字的把书本翻到最后,也没有一丝关于菱形状的灵珠的记载。

一番感叹过后,风小雨又翻起了一本介绍灵器的书籍,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世间神兵,三六九等,凡是可以承载灵力灌入的器具,统统可以称作灵器,发挥出莫大威力。

一些匠师搜罗天材地宝,毕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所打造的器具,珍稀至极,已超出了灵器的范畴,被称作法宝。

持法宝者一旦修炼到人器合一的境界,此法宝便只能为持有者一人使用,外人无法驱动。

此为法宝之独特异能,除非修为高过持有者,才能慢慢祛除原持有者的神识,让法宝变换新主。

而法宝之上,万年来更是诞生了三件法宝之王,被人兽两族恭称为无上神器。

相传,无上神器的每一任拥有者,都被赋有着传承者使命,不到危难时刻,难以现世。

旌旗出,战鼓藏,煌煌天威不可让。神斧现世,一较短长。”

最后这句话在天下流传极广,不说修真界,便是平常黎民百姓都耳熟能详,风小雨自然也是听说过的。

可是,这中对旌旗和战鼓包括神斧的描述,都太少,看来作者所知道的,也是有限。

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很容易理。

旌旗虚无飘渺,已经好几千年没有出世了,若不是那句人人皆知的话,都几乎让人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在葫芦山脉的那次末世一战中,战鼓被神斧劈裂,受损虽然轻微,但如今,也不知道修复了没有?

而大力神斧,风小雨则是非常熟悉了。

作为风族子弟,这把无上神器自然被传说得神乎其神,可是距今也有两千五百多年没有现世了。

传说当年,澹台鼎天手握大力神斧横空出世,带领着人族硬是杀得天残地愁,日月变色,把自认为天选骄子,自诩为神族的兽妖族驱逐到了蛮野边荒,从而奠定了他人族至圣的光环,受到后世万民的敬仰和摩拜。

便是他的徒儿,燕兆丰,风海云,云中岳和岳紫檀,因一生步鼎天公后尘,功绩标榜而被合称为人族五圣,同样受着敬仰和摩拜。

就连几位追随者,如枯藤邀月,薪火相传,半兽人毕其功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分疆裂土,各为一方之霸,为天下人所熟知。

……

想着这些自小被人说烂的传闻,风小雨合上书本,从脖子上取下小斧子挂饰,拿在手中细细观看。

在菱晶的微光映照下,小斧子挂饰沉甸甸的,棱角分明,通体黝黑,一副普普通通的样子,并无一丝无上神器的神韵。

在燕栖皇朝和天南风族中,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小派土民,风靡于大街小巷的,便是各色各样的小斧子挂饰。

木斧,石斧,铁斧,玉斧,各种各样的小斧子,风小雨就收集了好多种,个个制作精良,五彩六色,比此刻拿在手中的这个,看不出什么材质的黑符都要好看。

“记住,孩子,不能说出见过我,不能说出你在这里看到的一切,不能说出我给你的薄晶片及小斧子挂饰,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善待这把斧子。什么都不要问,等你修炼到隐迹境,你就会什么都明白的,知道吗?”

老奶奶的面容是什么样的,已经模糊不清,但她交待的话语,却是那么的清晰。

风小雨揉揉头,心里面越发充满了疑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