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回乡(1 / 1)

加入书签


“大哥的事,我是男人比较好开口,我可以去问。”霍景鸿开口道,“许老太那家人在医院里风评不太好,我只是担心,她会一直打扰你影响你心情,不如把娘接过来。”

一想到胡搅蛮缠的许老太,顾青柠的确觉得头疼,尤其,霍景鸿将收到的消息告诉她以后,她也有点不确定了。

万一,这许家老太真的是她亲生妈;

那她要怎么办哦。

把郑玉秀接过来帮着她对付,也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现在正是春播的时候,生产队活计也忙,郑玉秀那边怕是也走不开,顾青柠想了想,“算了,你别去接娘了,我抽空回去一趟就行了。”

她从空间里回去一趟,那是分分钟的事情,要是把郑玉秀给接来,那还得坐火车不说,还得开介绍信。

霍景鸿一顿。

问道,“那你去了,还会来的吧?”

为什么他之前没提让顾青柠回去,就是担心媳妇儿回去了不来了。

他这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养伤的借口,把媳妇儿留在盐城的。

要是不来了,他是真舍不得。

顾青柠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最终,笑了出来,吐出一个字,安了霍景鸿的心,“来。”

“那我现在就去给娘打电话,让她去村口接你,你回去的时候,也别直接回家,免得叫人怀疑。”

这一趟回去,肯定得把之前在百货商店买的东西都带回去,这么多的东西,凭空出现,不好说。

“好。”

当天晚上吃完晚饭后,顾青柠将霍景鸿给家里人买的东西全部放进了空间,然后直接从空间,回了顾家。

现在已经三月初了。

春雨阵阵后,大家都开始忙着春播,一家子除了怀孕的孟翠翠在家看着俩孩子,做做家务,其他的家人,包括顾小树,顾小松兄弟俩,都被赶着出去干活儿了。

男的负责平田,女的负责插秧。

孩子们则是背着背篼去割猪草,割牛草,还有一些则是提着箢篼捡牛粪。

忙得很。

而妙山村唯一一个有空闲的人,就是胡美丽了。

她是来自县城的人,虽然现在暂时住在妙山村顾青柠买的那间空屋子里,但是她在妙山村没有粮食关系,也就没有正式的出工名额。

不过,她也跟着大家在一起干活儿。

用的是孟翠翠的名额。

记的工分,也记在了顾家。

因此大家在背地里都在讨论,其中不乏有喜欢八卦的人,逮着干活儿的郑玉秀就问道,“她大婶子,你是不是准备把这胡家姑娘留给你家老二?”

说起胡美丽,郑玉秀的心里头,那叫一百个满意。

奈何姑娘心里有心结,再婚的事情,急不来的。

因此郑玉秀笑道,“咋地,你还惦记啊?”

“那可不,这多勤快的姑娘啊,谁家要是娶了,那就是捡到宝了。”那人笑着回话,“她大婶子,你给我说个实话,胡美丽你是不是准备留给你家老二的。”

“你想说什么直说就是了,别拐弯抹角的。”郑玉秀也聪明,没有直接回答。

毕竟,这种事情关系姑娘家的名声。

她这边说到是说出口了。

可,总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坏了胡美丽的名声。

“嗨,我知道那姑娘心气高,瞧不上我们这些乡下的泥腿子,可是你家老二这不是离婚了嘛,我是想着我娘家有个表妹,人品,相貌都还可以,要是胡美丽不是你留的儿媳妇,我倒是有心帮你家老二撮合一下,到时候啊,也不用给很多谢礼,给个几十斤粗粮就成。”

现在老百姓家里都穷,几十斤的粗粮已经是能救命的东西了。这个算盘打得倒是好。

既攀上了顾家这门亲戚,自己还能得几十斤的粗粮。

话说到这里,郑玉秀倒是有点不好开口。

自家儿子离了婚,哪个做娘的不希望儿子能早点再娶个媳妇,现在她要是拒绝了,那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干笑着开玩笑一般的笑道,“难得你挂记,你要是能给我家老二撮合一段姻缘,那好处一定是少不了你的。”

这话,其实也并不算是明确让对方帮忙找。

可,对方听着心头顿时就乐了,“那成,回头我就去说。”

“嗯。”

郑玉秀干笑,实在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拒绝。

一群人正说着话呢,忽然,村里有小孩子飞奔过来,边跑边叫:“哎,顾家的小幺妹儿回来了。”

郑玉秀一听闺女到了。

顿时是活儿都顾不上了。

幸好也差不多到了下工的时间,她直接将手里头的秧苗塞给身边的同伴,“我闺女回来了,我得回去了,这半把秧苗你帮我插了。”

“行,你可慢着点。”

“得了。”郑玉秀边笑边浇水洗掉自己的手上的稀泥,然后上了田坎又洗干净裤腿,这才飞快的回家去。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

郑玉秀下午就接到了电话说女儿要回来的。

老早的就让顾三元收工,准备好了独轮车等着顾青柠的消息了。

得知闺女到了村口,她和顾三元很快就独轮车来了。

而顾青柠,从空间出来的时候,就在村口小河边的石头旁,带回来的东西,也一并放在一起,盼着郑玉秀来接。

村里下了工的村民们很快就三三两两的开始往回走。

看着顾家推出独轮车,都好奇的张望着,平时跟郑玉秀交好的王大婶问道,“他婶子,这天都黑了,你这是让老三推着车出去,是去接幺妹儿么?”

“是啊,这不是前些日子她伤了腿,被接去盐城养伤么,现在伤好了回来了,让我村口接呢。”郑玉秀故意开口道。

女婿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为了避免幺妹儿回来被人怀疑,这事儿啊,不瞒着别人。

王大婶为人挺善良的。

一听说顾家幺妹儿要回来了,当即笑道,“我说呢,他婶子怎么这么开心,原来是幺女回来了啊,这么久没见,我们都挺想她的呢,幺妹儿嫁了个好男人,这一回回来,一定给你带了不少的好东西吧。”

不然,怎么可能让顾老三推着独轮车去接。

“嗨,谁知道呢,年轻人嘛,花钱都没个数,他们打电话来说让用车去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行,先不说了我得先去接了啊。”

郑玉秀其实并不是贪图女儿给她的东西,主要是,现在才三月初,上一年生产队发的粮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而现在才下秧苗,很多农户们大多家里的余粮都吃的差不多了。大家的生活,都过的紧巴巴的。

就算是生活水平一直高于普通村民的顾家,再经历了黄桂花分家的折腾之后,这个时候也缩减了不少,平时就是一人一个粗粮馍馍,一碗野菜粥。

说是菜粥。

其实可以说是菜汤,因为里头根本没有什么米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