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天子震怒,临阵换将?(1 / 1)

加入书签


“身在其职,须谋其事。”唐清柔一下子便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顿时明白。自己这几日心里那些憋屈,似乎也算不上什么。无论大官小官,都要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小姐,我不懂。”天璇还是无法理解。“抗旨不遵不是掉脑袋的事吗?”想当初。董继祥还借这个罪名,想砍了秦公子一家的脑袋呢。要真是老爷劝几句就能无事……那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搁?“若是由于抗旨不遵,砍了司云雷的脑袋,北境将士群龙无首,怕是要受到牵连,掉数万人的脑袋。”唐清柔暗忖:看来天子也不好当。“小姐,照你这么说,司大将军不就是那个挟……挟三军威胁天……”“慎言!”唐清柔打断了天璇的话,眼神微凉。天璇意识到说错了话,马上用手捂住嘴,紧张地朝着四周张望。还好没有人听见……“姐姐,你怎么站在家门口不进去?”唐三小姐突然出声,吓得天璇一个激灵。“天璇,你脸色好像不太好,是又在背地里说谁坏话了吗?”唐三小姐打趣一声。“没、没有……”天璇赶紧躲到自家小姐身后。以防唐三小姐三言两语套出她的话来。“三妹为何这么晚才回家?”唐清柔很是诧异。三妹除了去上书房授课,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练习字帖。今日回来得这么晚,定是教导公主们太晚了导致的。“今日大公主未完成课业让陛下发现了,让我监督她完成。”唐三小姐挽住唐清柔的胳膊,小声埋怨。“可大公主的性子你也知道,就像脱缰的野马,连陛下都拉不住,更遑论我了,我便只能劝了又劝……”“然后就劝到现在才写完?”唐清柔抓住妹妹微凉的小手搓了搓,颇为心疼。谁知。唐三小姐苦笑着摇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还是御膳房说今晚请了唐小公子进宫做卤味,大公主怕写晚了吃不到热乎的,这才不到一刻钟描完了字帖,勉强交差。”“教导公主可真是不容易。”唐清柔感慨不已,更加心疼了。“是不容易,好在坚持一段时间,等新的先生来了就好了。”唐三小姐苦中作乐。“听说陛下已经在寻觅才华出众又年轻的先生来教导公主们,也不知有无字写得好的。”唐清柔看她一脸期翼的眼神,脑中浮现出一个脸庞,忍不住笑出声来。“姐姐笑我作甚?”“我没笑你,我只是想到有一个才华出众又年轻字还写得好的人。”唐清柔心道:若是秦公子那样拥有百般手段的人,想要教导公主们,必定是手到擒来。“世间这种人可少见,姐姐,改日定让你引荐引荐……”唐三小姐打听着今日商街发生了哪些趣事,姐妹俩走入家门。……金銮殿。唐丞相看着玉阶之上穿着朝服的天子,又打量了一眼周围的六部尚书。感觉到了天子并非是说说而已。当朝能够主事的,除了王副丞以外,剩下的都在这里了。“爱卿们,朕急召你们前来,是要与你们商议,撤换北境戍边主将司云雷一事。”人来齐了。天子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唐丞相抬头看了一眼天颜。见天子的神情不咸不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里“格登”一声。天子怒极易笑,骂人要赏。可当他摆出一副与长公主有三分神似的面无表情的脸庞时。说明事情即将、或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陛下,司云雷胆敢违抗圣旨,完全是由于北境将士由他统领多年,他便狂妄霸道,自认为在北境他是土霸王,这才嚣张悖逆!”户部尚书率先迎合了天子的心意。趁机痛踩司云雷。司云雷为了军需朝户部要钱,许多时候由于不得已耽误了时辰。没少挨司云雷参他的奏本打脑袋。“陛下,北境将领任免全凭司云雷的喜恶,臣早就认为,此风不可长。”吏官上书也出列发言。话不多。可六部归天子直接统辖。司云雷任免越过吏部,平时可以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先斩后奏再补上奏请。在这个节骨眼上,无疑是火上浇油。“陛下,臣附议。”刑部尚书也站在了同一个阵营。对着天子诉苦,司云雷曾特赦一位有功的副尉伤人一案,让其将功赎罪。这些事,天子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在心里。此时被臣子们翻出,只觉得司云雷,已然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兵部尚书,朕想撤换掉司云雷北境戍边主将,你可有举荐之人?”天子此话一出。唐丞相马上挺身而出,拦在了兵部尚书的前面。“陛下,司将军确实是行为失当,可他也是出于替北境将士保暖考虑,由于先入为主,才犯下此次大罪。”“还请陛下给司将军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说不定,司将军已然悔悟,请罪的折子已在路上。”唐丞相一下子,分别给了天子和司云雷一个台阶。见天子还是不冷不热的表情。没有出声。而户部尚书还要发难。他只能双膝跪地,抢先开口。“近日来,北境履次遭受突厥敌兵侵扰,他们不再按照以往掠过完便撤退的做法,而是与我军将士正面交锋,不得不防备他们是在试探兵力。”“如此一来,两军大战近在眉睫,临阵换将此乃兵家大忌啊陛下!”说到此处。唐丞相只能拉兵部尚书下水。“姚尚书,对于兵事,你是行家,你怎么说?”“……”姚尚书在唐丞相和天子的逼视下,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回陛下,临阵换将确实不妥,可司云雷拂逆圣意,哪怕认错也不可高举轻放,还需惩戒一番。”先前还配合司云雷,催问董家要军服冬衣的兵部尚书居然没有顺着台阶下来?这出乎了唐丞相的意料之外。天子语气幽幽地问:“爱卿可有良策,既能让司云雷受到应有的惩罚,又能够安定北境军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