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比六成还高,前来道谢(1 / 1)

加入书签


小李子伸出双手的时候,天子眼睛都看直了。当看到小李子伸出六根手指,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六成?”“是。”小李子笑得满脸褶子。六成只是预测。必定是保守的预测。实际的收成,一定比六成要高!“好一个秦家!说能增产四成却变成六成,看朕不治他们一个欺君之罪!”天子想要板着脸,可嘴角疯狂上扬,根本控制不住内心的想法。“陛下,不怪秦家,实在是富阳的二亩田是初次尝试,摸着石头过河,难保有失误的地方。”“这一次,月季姑娘有了上次的经验,水肥还有光照全部拿捏到位,才能够在增产的基础上增产。”小李子知道天子只是同自己戏言。但还是趁机给月季小姐邀了一下功。去过城西暖棚的,看到月季小姐那股比男子还肯拼肯干的劲头,都会想让她的努力,得到嘉奖。“难怪长姐想收她为义女,秦家这个丫头,确实有长姐当年那股拼搏的劲儿!”天子话到此处,猛地灵光一闪,双掌一拍。“有了!”“抽穗完结出粒,必定能够丰收时,朕就大封秦家丫头,秦家父子俩定然要来。”长姐此生恐怕只有这个义女。依照秦月季的功劳,格外开恩上宗谱,还需要秦家来交接。正好。能够让秦小满进京!“陛下,说起来,您还未册封皇商大人……”“这事不急,最近诸事繁杂,朕等董家案子落定,免得朝堂之上,再出现争执,吵得朕头疼。”天子用同样的借口,敷衍了过去。他掀开窗缝,又看了一眼室内的情形。听到他的声音,大公主已然挺直了腰背,握着毛笔,假装用起功来。装!等到你的前车之鉴秦小满进宫,老子看你还怎么装!“小李子,去告诉大理寺卿,抓紧审讯董家诸人。”“这段时日未下雪,把赏给董必达的那条棉被撤了吧,也免得总有人心怀侥幸。”天子抬头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心道:等下了大雪,冻坏几个身娇肉嫩的董家人,这个案子,应该就可以尽快了结了。既然要请秦小满当公主们的先生,怎么也要送一份拜师礼。彻底铲除董家在京城的势力,这份大礼,应该够分量了。……“呷!”“呷!”秦小满用木棍逗弄着关在铁笼子里的六只老鹰。看到它们气急败坏想冲出来,却无计可施的模样,慢悠悠地抬头看了一眼晴朗无云也无鹰的天空。秋高气爽!心情舒畅!“公子,府衙的张刺史亲自去了东山。”川朴翻墙而过,脸色不太好看。“张刺史亲自去了?”秦小满逗弄信鹰的木棍悬在半空,若有所思。逮了几只偷吃的老鹰这种事,绝对劳动不了刺史大人。“我来到天府这么久,还没见过张刺史,我还以为他是一个大忙人,现在看来,他单纯的是不想见我。”难怪王家胆敢将数十暗探遍布在天府城中。合着是有恃无恐。“公子,你说,张刺史会来找你吗?”川朴说得很含蓄。来,就是来找茬的。秦小满浑然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连王家都不敢承担起耽误军服承制一事,区区天府刺史更不敢了。”“不过,东山那些飞上天的信鹰,是没办法让张刺史抓来玩了。”秦小满用木棍挑起一块肥肉,丢进笼子里。刚才还在扑腾的老鹰们,慢慢恢复了平静,歪着头翻动着眼珠,打量着给它们投喂的秦小满。谁也没有去抢那块肉。“饿了一上午,面对腥肉谁也不抢,确实难驯。”秦小满将木棍往笼子上一丢,若有所思地与这六只信鹰大眼瞪小眼。“呷呷!”不消片刻。它们再次扑腾起来。川朴伸手挥动着飘到面前的绒毛,用手拍了拍笼子。困于笼中的老鹰不仅不怕,还险些用鹰爪抓住川朴的手指叼一口。“公子,皇家想接手王氏一族的信鹰,想过许多方法,像这种简单的打一棒子赏一个甜枣,它们根本不会上当。”“据说王家的信鹰,刚开始训练,就教它们如何辨识主人。”对于川朴的提醒,秦小满早就知道。他可没打算,这么轻易就能驯服这些易主的信鹰。“看它们的体量,饿两天也没事。”秦小满又看了一眼不远处放在另一只笼子里的死鹰。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到饭点了,唐叔川朴,你们想吃啥,我去厨房点菜。”秦小满扔下六只信鹰,刚走出院门。梁宅管家跑了过来。“秦公子,富阳有客找您。”富阳?还是客?秦小满顿时好奇起来。跟着管家走到大门口时,便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形站在门前。门外还有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着。“快把谢礼抬进去!”“轻些轻些,谁叫你们动作那么快,秦公子不在秦家酒楼里,你们抬着箱子就往里头冲……”是方占河。以及吴老丈。秦小满快步迎了上去,连忙比划着门内。“我还好奇,富阳来的都是老乡,哪里来的客人,感情方叔拿自己当客人了。”面对他的揶揄,方占河也没回嘴,只是哈哈一笑。看得出,心情十分的愉悦。秦小满再看那些沉甸甸的红木箱子,还有一些包着布的金属器物。一箱一箱像不要钱似地往梁府里面抬。特别是吴老丈亲自登门,不用猜,也知道他们所来为何。“吴老丈、方叔,快里面请。”秦小满对着已经看呆了的梁宅管家介绍道。“这是富阳的方老爷。”“这位老丈,是承制皇家水转筒车的泸阳吴家当家人。”加上皇家两个字。身份一下子拔高了许多。梁宅管家赶紧作揖问好,对着秦小满问:“秦公子,贵客来了,今日午饭如何安排?”“他们是贵客也是自己人,让厨房炒些小炒,再去酒楼点几个硬菜……吴老丈,你说行不?”秦小满没有见外的安排,让吴老丈和方占河全都笑嘻了脸。“行,客随主便。”吴老丈指着还在往院子里抬的箱子。“这些都是我亲自挑的,还有一些小巧的物件,是我亲自打磨的,就当是谢谢秦公子你当初向天子举荐了吴家。”如今方俊杰都因此在京城都得到了官身。对于匠户和商户的吴家和方家而言,都是意外之喜。提及此事,方占河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旁敲侧击地打听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