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大的颜面,死穴(1 / 1)

加入书签


以免不小心让口水掉下来。不用猜,来客们也知道这异香是何物散发出来的。他们早已听闻了秦氏卤肉的滋味绝妙。如今闻到这股异香,才知传言果然不虚。“好香啊!”“娘亲,我饿了!”大人还能克制得住。孩童们年龄大的,顾及礼仪强忍着咽口水。年纪小的已经开始吸手指头了。“请各位公子小姐们到亭台来,这里摆了糕点……”唐三小姐的话还没说完。异香更浓,近在咫尺。可是,长公主明明吩咐过厨房,要等客人来齐了,才能展示秦家的卤味……“大皇姐,你再给我一根鸭脖子嘛,求求你了。”“三妹,母后说了,你再胖下去就要病了,乖,少吃些。”唐三小姐循声望去。只见花丛里蹲着两个身穿宫女服饰的女子。身材高瘦、拥有晒成麦色肌肤,看上去英气飒爽的,正是当朝的大公主。而另一位十岁出头,身材圆滚滚的、憨态可掬的女孩,不是当朝三公主又是谁?“拜见公主殿下!”唐三小姐急忙见礼,心里惊讶。由于前段时日,三位公主受了风寒,天子便拘着三位公主在上书房读书,不再让她们胡闹。长公主应当不会邀请三位公主,她也未曾听母亲提及此事。再看大公主和三公主穿着不合身的宫女衣服,她还有何不明白的。“呀,是唐家三姐姐,你们也来了,你们快起来。”三公主见所有见礼的人都盯着她身上的衣服,急忙丢掉手里啃完的鸭脖子,肉乎乎的小手往身上一抹。“唐家三姐姐,我吃了一身的油,你快带我去换身衣服。”“……”唐三小姐想拒绝。换了衣服,等于默认了接待三公主。可对方是谁。天家的三公主,未来的皇储之一,她无法拒绝。“大殿下,可是皇后娘娘让你们来的?”三公主年纪太小,无法有效的沟通,唐三小姐便想请大公主带人离开。“不是,是姑姑上次说请我吃好吃的,本殿下听说今日姑姑家设宴款待,特来赴宴。”大公主说得理直气壮,挺直了胸膛。她可是打听到姑姑去了皇宫,和父皇商议要事。趁机打昏了两个宫女,偷溜出宫来玩的。除了姑姑和父皇,谁也别妄想把她抓回去!“……”唐三姑娘见大公主耍无赖,颇为头疼。她朝着左右张望。“三殿下,二殿下呢?”大公主很少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只知舞枪弄棒,上树掏鸟。倒是二殿下,还算知书达理。“二妹在学那个什么来着?”大公主愁眉不展。“知章国师的《谏言论》。”三公主趁机拿走她手里的鸭脖子,塞进嘴里。毫无形象的吃法,令在场的男客纷纷别过脸去。以免传扬出去,治一个不敬公主的罪名。“三妹!还我鸭脖子!”大公主使了个眼色。两人你追我赶,卷起长裙往前院的方向冲去。那边是长公主的院落。离着厨房近,外人又进不去。唐三小姐见人溜走,无奈一笑,对着客人们连声告罪,换了个丫环引路。自己连忙也朝前院方向而去。她知道追不上两位公主的脚程,她是要告诉母亲此事。公主代表的是皇家的颜面,前来赴宴还被众人看到,此事可大可小。“长公主是以私人身份来宣扬秦家之物,若是公主来访,很可能会被误以为是天子授意。”对于秦家而言,这种误会可是天大的颜面。可今日母亲代表着唐家接待宾客,若是让人误会,是唐家在偏帮秦家,难保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走快些。”唐三小姐催促着丫环,快步前行。刚走过一片箭竹林,她远远便看到两位公主止步于拐角处。“大殿下,三殿下,你们快随我一同……”她的话还没说完,看到一抹明黄之色,大吃一惊,连忙跪倒在地。“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唐三小姐这才发现,拐角的另一处,已跪倒了一大片。大家脸上都是震惊之色。任谁也想不到,此时本该在皇宫内议事的天子,居然出现在长公主府的私宴上。“哈哈,诸位爱卿平身。”“朕也是听闻长姐府上来了新厨,带来了剑南道新味,特来品尝一番。”天子目光落在嘴里还在咀嚼的两位公主身上,气得眼皮狠狠一抽,却也只能为她们善后。“朕让你们读完书再来,你们来得倒是挺快。”上次三位公主由于秦家香皂,泡在浴池里半天泡出了风寒,已是宫中的笑谈。若是今日再传出,大公主和三公主因嘴馋,跑到长公主府来偷吃。恐国祚不稳!“父皇,二妹在读。”“是啊父皇,有二姐呢。”大公主和三公主终于咽下嘴里的肉,讨好地笑着甩锅。天子气极反笑。“呵呵,幸好还有二公主,否则朕……”天子的话还没说完,便听到大门处传来呼声。“皇后娘娘驾到!”“二殿下到!”天子微愕,与长公主对视一眼。见长公主不解地摇了摇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连皇后和二公主都没忍住好奇,跑到了长公主府,想见识一下秦家名扬天下的卤肉和各种新奇物件。他再怪罪大公主和三公主,倒有些站不住脚。“去吧。”天子一挥手,眼不见心不烦。来的宾客们难得一见公主们,纷纷围聚上来。而由于长公主生人勿近的气场,天子周围反倒略显冷清。眼见四人无人,连皇后和二公主都被沈家姑娘团团围住了,天子适时开口。“长姐,我急着来抓人,还未吃早膳,你看……”“厨房在那边。”长公主望着闻声遁走的天子,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只觉得又可笑又欣慰。“没想到陛下也会来。”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但对秦家有莫大的好处。今日之后,秦氏所制之物,便彻底地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无论董家使出何等手段,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河南道,山门峡。王副丞坐在一艘大船的舷头,身披雁翎大氅,手握一根竹竿,听着细辛汇报京城的动向。“她竟真为秦家特意举办了一场赏秋宴,真是好大的面子。”王副丞冷嘲一笑。“董家当了十年的皇商,却不及半年的新起之秀,我原以为她对秦家也只是看重和利用,如今看来,是我小瞧了秦家。”乾瑞长公主此举,无疑是让董家雪上加霜。哪怕是以个人名义举办的宴席,请来的却都是权贵之家,替秦家铺平了立足于京城之地。“她未请董家赴宴,董家没有任何动静?”“是的。”“看来,董必达知道和秦家硬碰硬赢不了,这是暗中想找秦家的死穴,好一举克敌。”董家唆使司云雷,害得她丢了一部分兵权,这董家留着也无用。而秦家……若非荣州一脉的旧仇,他倒是愿意扶持。哪怕秦家小儿在天子面前参他一本,看在她的面子上,他也不会追究。可惜了。“这么僵持着也不行,我听说,今年北境恐有冻灾。”正说着,竹竿尖端往下坠动。王副丞冷冷盯着水面晃动却没有任何动作。“老爷……”“一条小鱼,切勿着急。”两家的死穴,他已找到,只待出手的时机。话落。竹竿剧烈地晃动起来。王副丞用力一挑,一条吞食着小鱼尾巴的大鱼甩到船上。鱼钩上,还挂着一条两指长的小鲫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