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来给谢家公子送见面礼(1 / 1)

加入书签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秦小满宝贝似地盯着手里的猪肝,冲着妇人神秘一笑。“猪肝不仅可以明目还能补血,这可是宝贝,等它变成香喷喷的肉食,保证你再也不会嫌弃它曾经臭过。”“当初大家也不爱吃鹅鸭,现在不照样抢破头?事实证明,只要厨艺好,啥肉都是宝。”说着,他把猪肝递到唐参的面前。“……”唐参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面对着眼前的猪肝,唐参还是有所怀疑。“公子,它真的能变香?”“能,卤料本身就是去除腥味的,你只要把其中几味材料调配好,加重这个作用,再放些材料抵消去腥导致的寒凉,卤出来的猪肝不比鹅鸭差。”秦小满信誓旦旦的保证着。唐叔没吃过,他可是吃过的。不过是由于厨房里买的肉都是去掉了猪下水的。看不到也就没能想到这一点。如今既然想到了,自然要利用起来。“不只是猪肝、肺叶、大肠还有猪心、猪腰、猪肚……这些都能卤了吃,而且都很美味。”秦小满说得很认真,太过投入甚至还咽了声口水。尤其是想到,猪下水根本没有人买的现状。卤制出来,一些自恃身份高贵的人们,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能够接受它们。猪下水也不会因为成为佃户桌上的盘中餐而身价倍增。这可是一个为普通人家加菜、改善大家体质的大好机会!“唐叔,这回的卤料,可以让川贝试着来调制。”秦小满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还打算利用这几天跟着唐叔修炼内功。再加上唐川贝从唐门请来那么多人,要给唐川贝一些奖励才行。猪下水怎么卤这件事,还是交给唐川贝来更合适。“公子做主即可,稍后我将卤料方子给川贝送过去。”唐参看了眼公子手里的猪肝。光是想象着将这腥臭味的东西制成美味,他便感觉到了压力。若非公子要求,他这个人是连饭都懒得煮的。正好川贝爱鼓捣厨艺,还期待秦家再出新菜式。他能够把下厨的事脱手,还能够满足川贝的期待,一举两得。“那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婶子,我还有事,先告辞了,过几日如果卤出香喷喷的猪肝,我先让秦宅给这些孩子们送来吃。”“喵呜”刚才被抢食的小橘猫出声提醒。秦小满连忙补充。“对了,还有你的。”卤过的猪下水只是一个开始。卤过的能吃,之后加上合适的调料,煎炒烹炸做出鲜香美味的菜品,自然不在话下。“让秦宅送来?公子可是姓秦?”妇人大吃一惊。“对,我就是富阳大名鼎鼎的败家子秦小满。”秦小满自我调侃一句。想到很快要让人去李家将猪下水全部买断,估计又有一群人骂他“败家子”了。“真的是秦公子,秦公子你别慌到走,我家昨日新摘了果子,还猎到一只兔子,我去给你拿……”妇人热情地返回屋子里去找吃的。秦小满轻轻将孩子们往堂屋方向推了一把。也不等妇人回来,抬步便朝着山坡爬去。“秦公子……”走出去老远,还能听到妇人在喊他。声音由远及近,秦小满扭头一看。妇人正沿着石子路要追上来。一只手揪着围裙里装得满满的野果子,另一只手还拎着一只扒了皮的兔子。“婶子,我吃饱喝足来的,吃不下,你分给孩子们吃吧!”秦小满扯着嗓子喊了一声。见妇人迟疑地停下脚步,他趁机开溜。扛着包袱跑出去二百米远,终于看到对面的山头站着穿着官服的衙役们。上百号人,正围着一处溪流比划着什么。还有人拿着铁锹在地上画线路。“动作倒是不慢,再来晚一步,指不定开始动工了。”秦小满加快了脚步往下山走。走到山脚下,便看到两个穿着统一靛色家丁服的小厮,正抡着铁锤在平坦的溪流边上钉木桩。“公子,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川朴伸长脖子看着两人,好奇不已。秦小满也是伸长了脖子在看,听到川朴的问题,指着自己的鼻尖,哭笑不得地反问:“你看我像是懂这个的吗?”他也看不懂这是在搞啥子。只知道钉木桩和拿铁锹划线路,一定不是在干同一件事。东陵镇一带的石头质地很是坚硬。两个小厮手上都起了泡,才将木桩按照预设的围成一个长方形。秦小满途经他们身边的时候,还能听到二人的抱怨。“七公子和九公子从洛阳赶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修水渠,一定捞不到好处。”“别提好处了,在洛阳修了两年河道,官府发的银钱都不够买鞋穿的,仗着谢家祖上福荫,否则两位公子每年往里贴钱这么干下去,早饿死了。”两个小厮嘴上抱怨。但脚步没停。又前往下一处公子预设的地方,继续打桩。“原来他们是谢家人。”秦小满只听他们谈论的内容,便能想象得到谢七公子和谢九公子在官场上的遭遇。别看兴修水利,利国利民。但实际上大乾在这方面的人才实在稀缺。可你说它稀缺吧,真正的技术人员,有时候连个九品小官都混不上,只是官府聘用的“苦力”。修得好了,功劳官府揽下,可能会发放些赏钱。修得不好,朝廷怪罪下来,可能脑袋都要不保。“像谢家两位公子这样明知升迁无望,还勇于奉献的人,一直能干这一行,不是热爱这门技术就是热爱大乾的百姓。”秦小满自认他做不到这样的大公无私。对于这样的人,他是十分的佩服。“走快些。”秦小满越发期待与谢家两位公子的碰面。他三步并做二步,再次加快了脚步。半刻钟后,终于追上了往溪流西边移动的张县令等人。“秦公子怎么来了?”张县令正在和两个身材高瘦、皮肤微黑的青年,核对着地形图。听到脚步声,看到是秦小满来了,急忙对着两个二十左右的青年比划着。“谢七公子、谢九公子,这位便是这片山头的主人秦公子。”“秦公子好。”谢七和谢九打了声招呼,便继续对照着地形图,在上面勾勾画画,低声商量着什么。根本没把秦小满的到来当作一回事。“秦公子,谢七和谢九公子除了要规划这里的水流以外,还要前往荣州其他开荒的山地,时间紧任务重。”张县令打了个圆场,生怕秦小满再怪罪二人失礼。“荣州这么大的地方,只来了两位大师?”秦小满错愕不已地望着衣袖内外两个颜色的谢七和谢九,再看他们穿着行动便利的窄腿裤子还绑了小腿,暗自啧舌。光凭这两个人,踏遍荣州开荒的全部水域,怕不是要跑断腿。而谢七和谢九听到秦小满称呼他们为“大师”,终于停下了一番争论,好奇地看着秦小满。他们来荣州的路上,就听闻了秦小满的诗作。原以为像秦小满这样的人,是瞧不上他们这些钻研奇工巧技的人。没想到,秦小满并没有轻视他们。“请秦公子放心,这里你不必亲自盯着,我们兄弟二人,必定想尽方法,争取将山下溪流的水调到半山腰来。”谢七作出保证。秦小满知道他们误会了自己的来意,笑着解释。“我不是不放心你们才追来的,我是来给你们两位送见面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