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马,安民(1 / 1)

加入书签


当马儿穿过幽暗的城门楼时,突然仰起脖子,发出一声惨烈的嘶鸣。“扑嗵!”唐清舟还没反应过来。已人仰马翻,撂倒在地。突如其来的意外令众人大吃一惊,站在最近处的王副丞迅速冲上前去。一把扶起落马的唐清舟,趁机将击中马腿的暗器拔下塞进袖口中。“钦差落马了!快去请大夫!”王副丞故作紧张地大喊出声,看了一眼昏过去的唐清舟,嘴角噙起一抹讥嘲的笑意。若非唐清舟想急奏天子富阳秦家更改租契一事,他也不必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在马腿上做手脚。如今唐清舟落马,最近几日可以在唐府呆着,不问朝事了。“请钦差大人放心,卷宗一事我必定处置妥善。”王副丞当着众人的面保证着。至于他的妥善处置是如何处置?必然是配合董继祥的计划,在富阳传来秦小满抗旨的消息前,按兵不动。绝不能让天子知晓更改租契一事。“董继祥,此事我已拼尽全力,剩下的就看你中不中用了。”他让人安排在旁守候的大夫,让守城士兵拉了过来。为唐清舟诊断伤势。“不好,钦差大人落马伤到了骨头,草民先将钦差大人移位的骨头接上,稍后要用软物抬至床榻上,卧床休息十日左右才能下床,否则会落下终身的病痛。”大夫此话一出。后面押运粮食的兵队头领,面色剧变。带头的钦差落马受伤,他们要如何交接?直接去长公主府?可他们这些小兵哪里有这么大的脸面?“赵校尉,钦差大人受伤,交接粮食一事暂时由本官来接手,稍后本官会替你奏明天子此事的前因后果。”王副丞善解人意地揽下此事。“可副丞相您还要打理卷宗……”“无妨,粮食事大。”王副丞看了一眼车队长龙,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长公主看到这些募粮一定很高兴。”虽说他无法亲自募得这么多粮食,但能够一见乾瑞的笑颜,也不枉费特意前来这一趟。“将钦差大人抬回唐府!把惊马拉去埋了!”王副丞麻利地翻身上马,对着接收卷宗的手下使了一个眼色后,扬声大喊。“前往长公主府!”……县衙门前。张县令一言不发地面对着在地上撒泼打滚的“流民”。饶是他们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甚至想要冲过衙役们的阻挡,张县令依旧勒紧缰绳,稳稳地坐于马上。这样泰然自若的气势,令围观的百姓们逐渐安静下来。直到“流民”们真的累了,瘫坐在地上不再扑腾,张县令才翻身下马,朝着其中领头的“流民”走去。“大人不可!”衙役头领伸手阻拦在二人之间,避免“流民”由于一时激愤伤害到新的县令大人。“无妨。”张县令淡定地压下衙役的手,站在“流民”领头的两步开外。还未说话,便先拱手一拜。“还未请教你的尊姓大名。”“哼!我就是一个贱民,用不着你高高在上的县令大人惺惺作态的问我姓名。”领头人趾高气昂的语气配上卑微的话语,显得十分违和。也极具挑衅的意味。然而张县令仿佛没有听出来似的,站直身体后,看向领头者身后的一个妇女。“还未请教这位夫人出自哪门哪户,洛阳何地,受灾农田几亩?”“俺……俺……”妇女腔调怪异地支吾着,“俺”了半晌没回答上来。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前方的领头人。她拿钱的时候,对方只告诉她往地上一坐,然后像平时替人哭丧一样,拍地大哭就行。怎地还查她身份来路呢?“姓张的,你啥意思,你还想知道我们姓甚名谁,然后好报复我们?”领头人手指着张县令后,朝着左右的围观百姓看去,嘶吼一声。“你们看清这位张县令大人的真面目没有!他是一个贪污赈灾粮的贪官,本该以死谢罪却苟活于世,还跑来富阳当县令,祸害你们!”“你们要是不服从他,日后他也会报复你们!不如趁着他还没坐稳位置,去府衙找刺史大人换人,富阳不需要这种贪官县令!”领头人的话极具恐吓力和煽动性。毫不知情的围观群众,看向张县令的眼神,已没有开始的探究,而是变得小心翼翼里,带着一丝憎恨。没有人开口说话。但谁也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秦小满站在人群中,感受到这股压抑的情绪,看向依然如同一根竹子般站定在当场,纹丝不动的张县令,嘴角微扬。“只差再加一把火,点燃大家的忧虑意识,此事便一发不可收拾,县令大人还不出手吗?”他正想着。就见张县令又往前走了一步,与领头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朝廷断我是贪官,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无话可说。”“大家听到没有,姓张的自己都承认是贪官!”领头人没料到张县令会亲口承认,脸上的神情更加猖狂。可紧跟着,张县令的一席话令他哑口无言。“可我断定你不是真的流民,而是假冒流民来闹事,你也无话可说。”“我问你们姓甚名谁,来自何处,不是想报复你们,而是我管辖内的三万五千八百一十九位流民,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所从何事,我都记在这里。”张县令手指轻点着自己的心口,看向领头人的眼神,逐渐变得冷漠。“我、我是洛阳城东的佃户吴大根……”领头人错愕一瞬,马上现编。他不信张县令真的记得住三万多口人的所有来路!“洛阳城东多是养鱼虾的人家,大姓为林,吴姓也有,但只有七户人家,其中并未有叫吴大根的人。”张县令扫了眼因为他的话目瞪口呆的领头人,傲然一笑。“我三岁能文,五岁能诗,永瑞三年的探花郎,过目不忘。”“你若觉得我说错了,可以让你的主子回洛阳去查证我的话是真是假,另外,下次再假扮流民,记得把脸抹黑一些,少吃几顿,像你们这种油光满面的流民,我见所未见。”经过张县令的提醒。围观的民众才发现这些“流民”比他们这些没有奔波千里的当地人还要白嫩不说。嘴上有油、脸上有光,还有几个吃得大腹便便。别说是流民,比普通人家过得还滋润。众人用谴责的眼神瞪着这些“流民”们。领头人在目光的逼视下,无法反驳张县令的话,只能拉起还坐在地上的妇人,慌不择路地冲出人头。闹事的人虽然离开。但之前冤枉张县令的人们,留在当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出声说话。氛围一时间变得压抑无比。张县令见状,微微摇头,苦涩一笑。正要转身进县衙,暂停今日的上任仪式,人群里有人呐喊出声。“能够把所有流民放在心里的县令会是贪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