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节:童年的画卷(2)(1 / 1)

加入书签


水势稍退之时;“只见岸上大人们脱去外衣”,孩子们;“则是干脆一丝不挂一个个前赴后继纷纷跳入河中嬉戏打闹”。

当时不比现在,他们大多是江湖流派“狗刨式”的游泳姿势……哈!哈!哈!看似虽然娴熟,却也可笑滑稽……

再有的便是大人带着孩子在稍浅处游玩。我的二叔就是这样;“找个轮胎扔进水里”,他躺在上面、我骑在他身上倒也十分的兴奋与开心……

“后来直到我长大、父亲也从来没有过如此这般的待我”……!!!

除了男人外,不远处的另一节河道就成了村里部分女同志们的“专享之地啦”!

她们抱着盆子带着家里换洗的衣物在这里一顿的“捶捶打打”、“洗洗涮涮”……也有“豪爽胆儿大”的女同胞们……她们也会穿着简单的薄衫直接下河、来回的游上几个回合……“大有“侠客之风”女中豪杰之势”!

在这条蜿蜒悠长的河道里,岁月叠加,不知给我们带来多少欢愉?洗涤过多少灵魂?亦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忧伤与生命……!!!

通往的村子里有两条曲折的小路,也是我每天必不可缺要经过的。

一条通往学校,另一条则是通往河道,每天来来回回都要走上那么几趟……

放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解开缰绳领着“头羊”带着一群小幼崽向着河道奔去……

而我就是课本里讲到的,“那个放羊的孩子”……等到羊儿吃饱了,还得割上满满的几袋嫩草才能回家……

别人家的孩子骑自行车载着割来的草,或者是用轴承做的以三根木头为框架、订着木板、下窄上宽的三角手扶平板拉力车拉着,我则是抱着或是搭在羊背上走着,道也没咋觉得累!

但是我仍然为此拉着母亲磨了父亲好多天,他才决定给我做一辆。可能觉得我年龄小怕我会太辛苦的缘故?于是,父亲才利用闲暇时间,连夜又加上两个白天才勉强粗糙的也给我打造了一辆!!!

这也是我人生记忆里直到他去世,送我的唯一的礼物!

一辆用废弃的木材打造的三角轴承平板拉力车,我用它也不只是拉草,很多时候、也拉拉弟弟妹妹跑着玩儿……

这辆平板人力车不仅承载了我童年里最多的欢乐,也承载了我童年里最后的幸福时光!

在那个年代我们大都穿着自家用废弃布料纳的“千层底布鞋”,鞋面上大都带有补丁。

条件稍好的也会买双白色帆布做的橡皮底球鞋,谁要穿上这样的鞋子;“走路都是挺胸昂首的傲娇”……

在这条承载了多少人记忆的乡野小道上,平时尘土伏于地面表层。

时有行人骡车经过;“便是的尘土弥漫”、“随风扬起”,“在空气中四散飞荡”……若走上一个来回、只见袜子上清晰可见的一圈圈黑色微黄的汗污渍,所以我们小时候都很少穿袜子。

如逢雨天,便是泥泞不堪……穿上鞋子更是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鞋子就会被地面上的泥水像吸盘一样吸附在地面上,每抬一脚鞋子便脱落在水泥坑里,“好似久别重逢、贴合相拥、难解难分”,“苦心孤诣依旧回天乏术”……!!!

无奈之时,我们常常也都光着脚丫踩着泥水,啪啦!啪啦!往前走……

这两条泥泞的乡野小路、我给它取名;梦幻里,“荆棘弥漫的康庄大道”……

后来确也成了我日后跟外界人们吹捧最多的往事之一。

回到村里,我家门前的大麦场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园”……麦场很大,约有一亩地的样子。

我们总是最先被派往这里的“先遣队”……

主要任务就是两三个人提一桶水,“使用水攻的计谋”捣毁“屎壳郎”和“马蛣蟟”的巢穴……

“必须尽最大可能的赶尽杀绝”……“攻打屎壳郎马蛣蟟”的目的就是方便用石墨滚把这片空地给夯瓷实,除了晾晒和收装粮食,也为了防止粮食漏到洞穴里。

村里人质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回想当年家家青菜叶充饥尚不饱腹,今时今日顿顿鱼肉反而感怀那时“烈火青春”……当真是感动了我的国……!!!

直到那件我永生都不愿提及的事件的发生;“之后接二连三环环相扣的呃难接踵而来”……

从此,我的童年时光渐渐的失去了色彩,日复一日、慢慢的被黑暗所侵蚀,一点点啃食着……等待生命的终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