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1)

加入书签


安排完了安防公司的改制路线,李砚良问刘伟龙道:“那两亿还剩多少?”之前马来西亚项目前期结款,李砚良从中截了两亿三千多万美元下来,刘伟龙通过各种中介、安置、设备租赁等手段,走了十几道繁琐手续把钱分流再集中,扣掉各种中介手续费,最后拿到手里还剩两亿美元出头。

刘伟龙从口袋掏出另外一个存储器递给李砚良,说道:“一共还剩一亿五千多万,能动用的还有一亿一千万左右。收购nsc前期已经支付了一千万,一个季度后完成收购要支付两千万的进度金,最后剩下两百多万美元可以慢慢支付。交给马来西亚政府的信用保证金需要一千万美元,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修缮费用,土地租金,公司新办公地点的租金装修,预留的备用金,新装备的购置费用预估需要四百万左右,要在完成收购时到账。”刘伟龙拢了拢头上的地中海,继续说道:“国内直接转回了4500万刀用来建立国内的训练基地,按当时的汇率差不多是3亿人民币,具体账目您那应该有,常文昌那里还有一百万的备用金。所有的账都平了,很稳妥。”对资金这一块李砚良还是很放心刘伟龙的,他脑子里总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方法能做平账目,在国内被抓现行妥妥的要踩一辈子缝纫机。

李砚良把两块存储器装起来,对刘伟龙说道:“nsc那边我就不去了,还不是时候。以防万一文昌我也不见了,这边有你们负责就行。这些钱等国内队伍出来估计也用不了多久。”李砚良不缺钱,只要他张口要,华能国际肯定会想办法把钱挪给李砚山。但是目前阶段华能国际这边的收入来源还太单一,大资金转账很容易被人盯着。

“看来明年就差不多要把国内公司的收入拿出来一部分使用了。”

李砚良算下来只单人就持有整个集团29的股份,加上爷爷和母亲的超过34。国内公司的能源建设投入高峰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早就进入了平稳的收获期。扣除每年公司的贷款,研究院的投入,剩余的分红也非常惊人,这些分红分别由几家投行和基金持有做着一些短线的投资操作。

现阶段安防公司刚成型,规模很小,一到开始正式发展,规模就会像滚雪球一般长大,就好比马来西亚电站的安防项目,哪怕只承接外围安保工作,都需要好几百人轮换。国际上一些巨头安保公司都拥有上万人的体量,美国的战争雇佣公司雇员甚至超过十万人。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等到这个公司成长起来,说不定李砚良也不需要这么偷偷摸摸花钱了。

之后,两人又对之前安排进行了讨论,尽量完善细节问题。作为领导者,自然不能只有一套计划,需要能提前布置一些手段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在这一点上,李砚良是幸运的,家人们已经为他提前铺好了路,背后也有力量支持他,手下能人很多,选择也多,给他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自己只需要规划方向、提出预期,就可以看着这部机器运作下去,不需要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做完这些,夜已深,李砚良也放下心来好好休息。

接下来几天,对电站项目的视察李砚良没有太重视,对他来说,来这连地基都没打好的工地实在没什么看的,只是恰到好处的表示出了一个股东对自己公司业务的关心——照马来西亚的这个工程进度,怕是华能国际能收取到马方的合同违约金了。这让陪同的马方代表有些尴尬,当初还是马来西亚那边要求把项目进度时限写进合同的,毕竟早一点完工,吉隆坡就能早一些舍弃传统的发电站用上便宜、清洁的能源。这对没有核电站,还在使用传统火电站,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储备进口化石能源的马来西亚来说意义重大。

看过工地的围墙和挖机挖坑作业后,李砚良就告别了驻马项目负责人和马方负责人。他准备做点符合他富二代身份和年龄的人该做的事——大把花钱。去会展祭奠的行程安排到了离开马来西亚的前一天,这几天都没啥事了。李砚良需要在马来西亚借着这次机会彻底消失在幕后黑手的视线里。

之后几天李砚良大手大脚到处花钱,甚至包下了一艘巨型游艇出海海钓,虚度了剩下时间。

回国前一天,李砚良按照计划前往了暴恐发生的会场。很久没来这里了,马来西亚把场地改造成了公园,新会场搬到了旁边,清除了危楼,只留下了受损最严重的主会馆像世人证明这个世界没有表面那么和平。一进入公园,就摆满了各种受害者的纪念碑,碑上记录者逝者的信息。

李砚良来到了属于父亲那座碑下,碑下已经被华国游客摆满了鲜花。李砚良走上前,轻轻放下鲜花,转身离开公园。

现在的李砚良已经能做很多事。李家的男人,从来只看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