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6章 名不副实,汉道天下,庄不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道天下 经过反复权衡,张郃接受了辛毗的建议,与汝颍人化干戈为玉帛。 但他也有担心。 他和高览的人马都在城外,进城参加会议也只能带少数的亲卫,想从审配手中劫人是不可能的。就算他和高览投降朝廷,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家人也成为牺牲。 辛毗却胸有成竹。 他对张郃说,我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只要审配、田丰让你们表态时,你们表明和为贵的态度即可。至于城里的事,我会另想办法解决。 张郃很好奇。“你有什么办法?” “将军不要忘了,城里也不全是审配的亲信,他甚至不是城中之主。” 张郃突然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辛毗说得没错,城中名义上的主将还真不是审配,是袁熙。只不过袁熙过于无能,被审配控制,这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你要进城?” “我辛氏数十口在城中,不能不救。”辛毗无奈地叹息道:“只要能救他们,别说我一个人的生死,什么事我都可以做。” 张郃深感同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辛毗囚禁他的族人了。 他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会不择手段。 两人商量好相关事宜后,辛毗又主动要求去见高览。 高览虽然没有族人被囚禁,但他的想法和张郃差不多,没兴趣为审配陪葬。如果能够将功赎罪,他求之不得。 得到了高览的承诺,辛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分别之前,他还对高览说,将军多加保重。天子重实学,太医署集结了天下名医,华佗最擅长医治各种外伤。等战事平定,请华佗帮你看看,就算不能恢复如初,至少也能减轻你的痛苦,安享晚年。 高览大喜过望。 上次砀山遇伏受伤之后,他勉强保住了性命,却元气大伤,现在连激烈一点的活动都不行。不出意外的话,他的晚年将非常痛苦,还不如战死沙场。如果能有名医调整,有所恢复,他当然求之不得。 刘协正在接见苑珪。 接到天子诏书,苑珪其实并不想应诏。 早在益州的时候,他就听说天子并不喜欢儒生,更不喜欢党人,有不少非常刺耳的言论。虽然不知这些言论有多少真是天子所言,但是从长安太学诸堂的建设来看,天子重实学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让苑珪觉得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谈不到一起去,不如不见。 但袁术可不这么想,他不想让苑珪在洛阳待着,赖在苑珪家里,催他起程。 苑珪不想理袁术,可是他耗不过袁术。袁术赖在他家不走,其他人也不敢上门。最后搞得刘表都没办法,出面劝苑珪赴行在见驾。 哪怕见面之后,不接受任命也行啊。 苑珪无奈之下,只得起程。他甚至做了决定,如果天子不能约束袁术,他就不回洛阳了,直接回老家渤海。 他本来想半路开熘的,但袁术早有准备,派人一路护送,直到他走进御营,走到天子面前。 看到刘协的时候,苑珪满腹怨气,脸色也不太好看。 刘协的脸色也不太好看,皱着眉,一脸嫌弃。 在苑珪来之前,他已经了解过苑康的事迹,也大致知道这位苑珪除了是苑康之子以外,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 如果不是有苑康的遗泽,他也许早就死在哪个沟壑里了,哪能带着蜀锦从益州回来。 “你有兄弟几人?”刘协澹澹地说道。 “本有兄弟三人,一个早夭,一个死在洛阳兵灾之中,如今仅有臣孑然一人。” “早夭的那个,与当年党锢有关么?” 苑珪眼神微闪,打量了刘协一眼,沉吟片刻才说道:“陛下心思灵敏,耳目灵通,不愧是英主。” 刘协笑笑。 这并不难猜。苑康死于三十年前,苑珪现在五十上下,三十年前也就是十来岁。早夭一般是指婴儿,应该是他的弟弟,大概率与党锢有关。 苑康遭党锢事时,已经官至泰山太守,妻儿温饱还是有保障的。 当然,也不排除苑珪的弟弟就是病死的,他也只是随口猜一猜,猜不中也没什么问题。 “这么说,令尊只有你一个后嗣了?” “是。” “可惜。”刘协咂了咂嘴。“令尊行事虽粗疏,却是个勇于作事之人,也做一些实事。观你行事,儒雅倒是儒雅,却不能任事,怕是不能传承家风,只能放归故里,耕读自娱了。” 苑珪倒不担心放归故里,他本来也没想接受征召。可是刘协说他的父亲行事粗疏,他不能无动于衷。 “陛下评鉴人伦倒是自有机杼,令人耳目一新。”苑珪冷笑道:“难怪路中悍鬼袁术能为陛下心腹,委以重任。” 刘协忍不住笑了。“袁术不是君子,但他有心补过,委任他修复洛阳有何不可?人无完人,用人用其长即可,不必求全责备。如果只能用完人,天下还有人可用吗?” 刘协打量着苑珪,又不紧不慢地说道:“没有袁术收复庐江,擒获袁绍,你何时才能返乡?苑君批评袁术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又做了些干什么。” 苑珪的脸顿时胀红了。 他一向瞧不起袁术,被袁术逼着来行在,他更是憋了一肚子气。现在听天子这么一说,好像他能返乡还要感激袁术的丰功伟绩,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臣以为益州甚好,至少不会有什么人以明主能臣自居,妄生是非。” 刘协笑了,摆摆手。“你若想回益州去,我可以资助你一点盘缠。不过我要劝你一句,平定益州之后,我会移师益州,你我不免又要碰面。为足下计,你还是回渤海吧,至少那里已经平定了,不会再有战事。” “感激不尽。”苑珪拱拱手,起身就要走。 “等等。”刘协叫住了苑珪,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举你为孝廉的人是谁?” 苑珪一愣。“陛下意欲何为?” “他所举非人,朝廷要追究他的责任。” 苑珪的脸顿时胀得通红。“敢问陛下,臣有何不孝之举,不合乎孝廉之名?” “这与你孝不孝无关。”刘协平静地说道:“孝廉是为国抡才,不是你们互相标榜的名号。你不满朝廷所为,也不想为朝廷效力,助朝廷做出改变,又何必接受举荐,侵占名额?渤海一年才六个名额,不应该浪费在你这样的人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