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河泱泱(1 / 1)

加入书签

泱泱大国,若国泰民安,自山河无恙,生生不息!

天下十三州,自燕祖皇帝揽入囊中后已然兴盛了几百年,如今的燕朝看似依然强盛无比,可早已内忧外患。

朝堂内外,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边州关外,蛮夷之地,虎视眈眈!

如今天下局势初具乱世之象,且不说各州藩王诸侯蠢蠢欲动,光是各地已经举兵蜂起的山贼便让百姓们怨声载道,可那朝堂之上,当今陛下还在酒池肉林里寻欢作乐…

帝尊号灵,皇尊姓刘,燕灵帝刘灵可谓是和其父亲先帝燕盛帝刘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样的好高骛远,同样的碌碌无为,同样的残暴不仁。

若无燕盛帝在位时干的“好事”,可能燕朝也不会这么快的狼烟四起。

老事尚且不提,就说如今的内忧外患在何处。

内忧,即百姓缺衣少食,贼患四起,朝堂百官视若无睹,世家大族稳如渔翁。

大燕开国时曾有高人说大燕不过四百年国运,如今已去三百年,却已可见岌岌可危之势。

外患,即盛帝在位时,举百万之兵北伐蒙国,导致大燕近八十万大军葬于国门之外,所剩不过四十万兵马,使得北蒙、西疆之外的蛮族虎视眈眈,便是那些小国也想打入大燕分一杯羹。

好在当年有盛帝胞弟齐王刘齐,皇后兄长大将军翟萧各自坐镇西北边疆,才使大燕有了数年修养生息的时间。

……

凉州

当年的翟萧坐镇于蜀州,刘齐则在幽并二州,而凉州则是由西凉都护,李梧坐镇,李梧当年一边压制着燕蒙边疆的草原部落,一边支援着蜀幽战场。

而如今的西凉都护府中,只有一位少年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

少年面容青涩,可眉宇间缺透露着一股坚毅,样貌不说英俊非凡,却也称得上俊美,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窗外,风带着雪来看望院子中的落叶,此时深秋刚过,院子里的落叶还未清扫,冬雪便悄悄的来了。

少年站起身来,书桌上泛黄的纸张写着几个清秀的字:“李泱,父生前冠以字凉安。”

是的,曾经以西凉铁骑镇压草原,还可驰援刘翟的西凉大都护李梧,于年初率领西凉十八万铁骑支援大将军翟萧,二人先后战死沙场。

原因是蒙蛮达成了短暂的联盟协议,北蒙可汗聚三十万兵马于蜀州边关与西蛮部落二十万将士兵临城下,而翟萧的蜀州兵马在数年间屡战屡消,如今不过八万。

可若是按兵不动,死守关门,那翟萧也不至于战败,可蜀州本就是群山万壑之地,那蛮族不知从何处绕到蜀州腹地,以合围之势包围了翟萧,无奈求援于西凉,便有了之后:

翟萧三万兵马乱蛮营,李梧十万铁骑绞敌首;

北蒙数个时辰破关门,翟萧李梧先后死沙场。

……

那场战役,翟萧八万兵马尽失,李梧十八万铁骑余四万,蛮族二十万兵马尽失,北蒙三十万兵马余十三万。

那一战,李梧和他的西凉铁骑打出了属于他们的神话,为首一人黑甲银枪,率十八万铁骑冲锋,如利剑一般横穿战场。

若不是北蒙主帅当机立断,亲自与六位大将缠住李梧,可饶是以一敌七,李梧也先后斩下其四位大将,最终力竭而亡,否则蒙军可能也走不出蜀州了。

说回李泱,其父出征前通常会留一封书信,上面寥寥数语都与以往相同,不同的是,结尾处给李泱冠了字,凉安…

“父亲,您常说母亲走的早,您也时常不在家中,要孩儿懂事,可孩儿自懂事起,每日读书写字,习武强身,您还说等孩儿过了十六生辰便让我入伍随军…但为何连您也离我而去了啊!?”李泱打开门,坐于阶上,眼睛红肿,轻声自语道。

“咚咚咚”

“小泱子!”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及一声清脆的小泱子。

李泱揉了揉眼睛,起身打开府门。

门外站着一位姑娘,貌似与李泱同年。

“初鸢,何事唤我?”李泱温柔的声音传来。

“我父亲与诸位叔叔伯伯在太守府等你呢!”

“好,我这就过去。”

西凉与别的州郡有所不同,天下十三州,大致都是设一州府、太守府与将军府。

而西凉则是将州府与将军府合为都护府。

此时的西凉太守也就是安初鸢的父亲,安枫。说起来,安家祖上曾是大燕国公之一,自盛帝之后,这些国公大都远离朝堂与都城了。

太守府中,首位空着,西侧坐着安枫和太守府中的文员,东侧则站着清一色将甲的武官。此时两边的人似乎是在争吵着什么。

“好了各位,与其在此争吵,不如等少将军来了再一并说于少将军听!”西侧首位的安枫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其余人便逐渐安静了下来。

半柱香后,李泱与安初鸢并肩走进了大殿。

“末将(我等)拜见少将军。”见李泱入殿,众人起身齐声拱手道。

“各位都是我的叔叔伯伯,亦是朝廷封的将军,凉安担不起诸位这一礼。”李泱也是朝着诸位拱手,随后坐上了首位,而安初鸢则是站在了安枫身后

“哼!朝廷?那昏君至今还在他那后宫花天酒地罢了!”一位健硕的将军冷哼一声,这是许孟,武力于西凉只在李梧之下的虎将,当初若不是他领兵断后,剩下的四万将士怕也是回不来了。

“确实,如今的大燕早已不复以往了,少将军,我等追随大都护数十载,大都护终其一生,至死都要守护边关,可大都护战死,朝廷却不闻不问,就连那太后兄长翟萧将军战死,数月也不见都城有任何消息传出…”

“是啊少将军,我等昨日彻夜长谈,皆是想让少将军拥兵自立,反了他这大燕,可安大人等方才却是阻拦我等,少将军你来说说如何是好。”方才那人话未说完,李梧副将燕吟长抢过话茬大声吼道。

燕吟长是最早跟随李梧的老将,往常从未有过如此吼过,由此可见西凉将士的怒气。

“各位叔伯,我知道你们的心中有一口气憋不下去,可凉安心中的那一口气一定是比各位要沉重的!”

“凉安一谢各位将父亲的尸首、兵甲和阿黄带了回来,二谢你们愿意护我之心。”李泱站起身来,朝着下方躬身一拜,下方的人一愣。

“只是此时还不到反燕的时候!”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李泱的语气由刚才的诚恳变成现在的愤怒,这句话几乎是他咬着牙说出来的。

“为何?少将军你要是不给末将说个由头,末将便一人一骑杀入京都!”许孟是个急性子,不等李泱说完便急冲冲的吼了一句。

“许叔莫急,听凉安说完。”

“燕叔,拿地图来,安伯父,可否待我说完您再阻拦我?”李泱指了指一旁的地图,又看向安枫说了一句。

“好。”

“叔伯们看,如今大燕的十三州,凉州是我们的地盘,蜀州自翟将军战死便由蜀州太守杨轩把控,而蜀州拥有数座大山为依,蒙蛮二国更是被我父一战,兵力损失惨重,暂时可保大燕江山无恙,可北蒙毕竟也是大国,损失的二十万兵力最多就是伤筋动骨,而正面迎接北蒙的并幽二州有齐王坐镇,虽然齐王如今闲赋在家但也暂时不会丢失二州,剩下的冀州牧林樟,兖州牧曹源,青州牧司马巡,徐州牧徐图,豫州牧孔余,扬州牧项籍,荆州牧孙运,还有最南方的交州牧秦晓及京州京都刘灵!”

“其中京都拥有一万禁军,燕云军十二万,燕骑军五万,共计十八万兵马。”燕云军是步兵,因一身白甲白袍,行军时如云一般,加上燕字大旗,故号燕云,是大燕的王牌步兵,最强时足有八十万人!

而燕骑军则是骑兵,也是一身白甲白袍,分为轻骑与重骑,轻骑四万,重骑一万,重骑是清一色的白马,而轻骑则拥有远射能力。

幽并齐王,二十万燕云军,八万燕骑军,轻六重二,精锐弓手二万,共计三十万。

蜀州新生军四万。

其余州郡各有六万兵力。

“除却齐王坐镇的二州,还余十州太守尚可拥兵自重,比较他们手上的兵力,我西凉除了父亲当年还剩下的四万铁骑,就只有六万预备兵力,总计虽可号称十万,可也只有四万人是善战之兵,此时举旗反燕只不过会被他人打着勤王的名号剿灭罢了。”李泱比较着天下兵马,缓缓说道。

“而且我西凉因父亲生前东征西讨,导致各地民生治安多有怨载,所以我们此时更应该治理西凉,同时厉兵秣马,以王天下!”众人看向中央的那位少年,隐隐觉得他与一道他们所熟悉的身影相合。

是啊,他的父亲,当年也是如此的意气风发,只不过因他老师一句为国为民,致使他一生都为了这西凉,这大燕征战沙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