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5章 行政学堂,宋士,浮沉的命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占地百亩、设施齐全、看起来辉煌大气的“讲武堂”不同,位于大名府西城的几栋旧楼里的“华夏行政学堂”,则是要看起来破旧的多。

不过,看似破烂,门口守卫的卫士一样兵刃雪亮、肃穆笔挺,门匾上“华夏行政学堂”几个大字也是方方正正,令人肃然起敬。

校门口两侧的对联上,左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右边:鞠躬尽瘁、清正廉明,也是引人注目。

“华夏行政学堂”的成立,也引起了某些势力和阶层的担忧和反抗,相比于旧有的科举取士,“华夏行政学堂”则是打破了这一惯例。而且相对于科举取士面对的是官员,“华夏行政学堂”则主要专注于吏员的培训。

一大清早,尽管大雪纷飞,北风肆虐,路上的雪积了有半尺高,却也抵挡不住这些来自两河、陕西、山东、河南、两淮、以及荆湖多路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的热情。

这些透过招考遴选出来的2800多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报纸上的招生启事慕名而来。结果就是,3万多参加考试的考生,最后只选出来了2800多人。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2800多通过考试的吏员中,还有将近100位的年轻女性,尽管数量少,但也却是学堂的首创。

在这些学员中,大多数人都来自中上不与人家,而且都是城市家庭。不过,700余名寒门子弟的加入,也充分体现了考试甄选的公正性。

学员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聪明博学,雄心勃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许多人的心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改善国弱民贫,才是他们的平生之志。

学堂大门缓缓打开。学员们好奇地走了进去,打量着里面的一切。

跨过偌大的院子,却发现一个穿着棉袍的年轻人正站在楼前,身后是一群恭恭敬敬的士子打扮的人,人人身上落满了雪花。

“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当年借款随夏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

王松顿了一下,看着下面的一众学员,问道:“那么你们谁能回答,王文公的青苗法利弊为何”

青苗法在大宋诸路施行,以现钱贷给乡村民户,若有剩余则贷于城坊郭户。

民户贷请时,须五户或十户结为一保,由上三等户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前贷请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贷请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别于五月和十月随二税偿还,各收息二分。

“相公,青苗法十户为一保,进行借贷管理。下户急需借贷,但却无偿还能力,上户富裕,无需借贷。青苗法本意,上户保下户,以使下户借贷得到担保,进而能够获得救济。但因上户不需要,也不愿借贷,所以抑配乱象丛生。”

一个高大英挺的学员站了起来,满脸通红,看样子颇为紧张。

王松赞许地点了点头,大声道:“这位学员说的不错,看来是深有体会。你来自那里,可否报上姓名”

学员赶紧肃拜道:“相公,小人包师夏,河南府人氏。小人长于农家,常听家父唠叨,再加上亲眼目睹农人借贷之苦,是以感受颇深。”

王松摆摆手,让包师夏坐下,赞扬道:“包师夏同学说的不错!其他同学,你们可有意见”

“相公,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媚上欺下,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一来,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一位学员话音未落,另外一个学员马上站起来反驳道:“相公,王文公推行青苗法,是为了富民强兵,使得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国民富裕后,以便强兵。而青苗法确实使朝廷国库富裕,西北强兵皆由此生。况且,一些豪右官绅势弱之地,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农人也确实得利。不能因为青苗法被废,而一盘否定。”

王安石的青苗法,类似于后世各个银行都有的“农村小额信贷”。政府在春天贷款给农民从事生产,等到丰收后归还本金和利息。

两分的利息,放在后世,是很正常的利率范围,而在宋朝,说高也高,说低也低,因人的资产多寡而异。

正如这些学员们所说的,好好的经,虽然有缺陷,却被人唱歪了。

官员们中饱私囊,利用手中权力增加利息,百姓深受其害。官员为了应付考核,做出政绩,强制百姓借贷,不需要的富户也不能幸免,官员愈富,百姓愈穷。

官员营私舞弊,欺上瞒下,有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贷款只是一个前端,青苗法后,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去支持。官员如何操作,有无监督人员去审核,这都是问题。

看到王松频频点头,学员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相公,以小人看来,王文公的青苗法注定要失败。我大宋开国以来,土地兼并严重,官府放任自流,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匿税逃避田赋,贫者百姓却要无田纳税。青苗法再好,与富者有何相干!依旧是富者愈富,贫者更贫。所以无论何种律法,重在实施,而非表面文章。”

王松心头一震,想不到这些年轻学员中,竟然也有如此睿智豁达之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