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92章 志士,宋士,浮沉的命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时分,陕西,永兴军路,边塞重镇清涧城。
“祖宗在上,朝廷割弃两河之地,百姓民不聊生,水深火热。不肖子孙世辅欲四方游历,联络两河义士,共抗金人。愿祖宗保佑,世辅必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不负祖宗重望!”
要恢复北地,靠这南迁的大宋朝廷,无异于痴人说梦,与虎谋皮。
李世辅在灵位前磕了头,站起身来,轻轻打开房门,向外偷偷观望。
院中一片寂静。他蹑手蹑脚来到后院,早已在此等候的年轻白皙汉子,马上迎了上来。
“衙内,准备好了,可以走了。”
“小心点,别让我爹觉察!”
二人牵着马匹,偷偷从后门溜出,跨上战马,一路向东而去。
书房内,接到下人的禀报,李永奇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我李家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承袭国恩。如今两河之地,已经割让于给金人,实在让人不安啊!”
旁边的忠仆上来,轻声道:“员外,朝廷南渡,割舍两河,中国十去有三。衙内古道热肠,文武双全,见不得人间疾苦,与其在城中闷闷不乐,倒不如出去闯荡一番。”
李永奇点点头,轻声道:“老夫知道他闲不住,想要杀建功立业,所以才故意放他前去。望他二人一路平安,多杀番贼吧。”
儿子自视甚高,为人果勇,梦想着金戈铁马,征战天下。就给他一个机会,让他闯荡一番,看能不能增长些见识。
下人感慨道:“自王松在府州大破番贼后,陕西的各路子弟可都是热了心肠。王松虽然仙去,这西北之地投军的人数可是不少。衙内是想效仿王松,杀敌报国,成就一段传奇。”
李永齐叹道:“王松一介寒士,起于草莽,心怀忠义,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上达天听。武堪比项羽,文胜过曹子建,真可以说是我大宋的一个奇迹。只可惜天妒英才,要不然,大宋也不能如此被女真人蹂躏,以至于百姓饥寒交迫,生灵涂炭!”
李永齐摇了摇头。想起朝廷南迁,莫名心里一寒。难道说,这两河之地,还有那河外三州,朝廷就真的不要了?
君王保土安民守社稷,如何这大宋的官家,也开始求田问舍,趋利避害起来了
这还是君王所为吗?
清涧城屡遭战火蹂躏,早已是断垣残壁,城墙处处残破。李世辅二人自破墙而出,打马前行,顺着吐延水东岸一路狂奔,直到远远把清涧城抛在脑后,这才停了下来。
“张琦,咱们悄悄离开,我爹肯定会伤心,我这心里很是不安。”
看了看东边天地的一轮朝阳,李世辅眼神中莫名有一丝哀伤。
靖康元年,金人犯鄜延路,李世辅和张琦二人出外巡察。女真人夜宿山穴,李世辅攀着绳索,爬入山穴中,杀了两人,割下首级,得了两匹好马,然后斩断了其他战马的马蹄。
他二人打马离开,女真人暴跳如雷,因为马匹受伤,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扬长而去。
这也算是二人如风的少年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衙内,实话告诉你。”
张琦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看着滚滚南去的黄河,沉声道:“员外一直呆在书房里,并没有出去。他让我跟着你,就是怕你有个闪失。”
李世辅眼圈一红,马鞭指着远处的黄河渡口道:“张琦,咱们在渡口上船,一路南下。黎城乃是忠义军的大营,咱们先到那里,再做打算。”
到了黄河岸边的渡口,船家赶紧上来,牵马上船,一路南下,向河中府方向而去。
陕西河东兵祸不断,黄河两岸,到处都是拖家携口南下的难民,低矮的窝棚随处都是。沿着黄河南下,沿途的实体随不时可见,有的就漂在这黄河之中,或顺流而下,或滞留在河湾处,让人触目惊心,不忍卒视。
“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想不到竟成了这般景象。番子真是可恨、可杀!”
看到李世辅坐在船头,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正在奋力撑船的船夫苦笑着,劝起了这位衙内。
“小官人,谁说不是。自从这番子南下,祸害陕西、两河之地,百姓们这日子就更苦了。”
船老大叹道:“若不是王相公,这两河之地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王相公去了河北,这河东的强人们就又开始害起人来了。”
李世辅心头一震,不由得站了起来,大声道:“船老大,你是说王相公没死”
船老大黑黝黝的上身全都是汗水。他拿起肩头的破布,擦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汗珠,嘿嘿笑道:“小官人,看来你是不常出门,还不知这件事情。王相公自然没有死,他去了河北,占了大名府,继续招兵买马,杀番贼。不信你问船上的各位。”
一个生意人打扮的胖子,满脸都是汗水,大声说道:“小官人,船老大说的没错,王相公确实没有死。小人刚贩了一批粮食去太原城和解州,守城的卫士亲口告诉小人,王相公在河北抗敌,阵势弄得挺大,还杀了个什么番子的三太子,可不得了!”
李世辅和张琦对望了一眼,眼神之中都是起了兴奋之色。
这位李世辅,乃是历史上有名的抗金名将,后改名李显忠,而为世人所知,青史留名。
“李显忠生而神奇,立功异域,父子破家殉国,志复中原,中罹谗构,屡遭废黜,伤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